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9857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该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至少一组导电端子及盖合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绝缘本体上开设有数个导电端子槽。导电端子包括环状的固持部,固持部包括平板状的内嵌部,连接于内嵌部两端呈平板状的第一连接部,从第一连接部末端先斜向下延伸再斜向上延伸形成的弹性部,弹性部末端连接有平板状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内侧缘中部向内向上倾斜延伸形成弹抵部;内嵌部和两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型于导电端子槽内缘,两弹性部收容于导电端子槽内且其末端向上伸出底壁上表面,第二连接部收容于导电端子槽内且向上伸出于底壁上表面,弹抵部收容于导电端子槽内并向上伸出于底壁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卡连接器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减小体积的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技术介绍
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各种电子产品也正向着大容量、高速度、小体积的方向发展,连接器也越来越趋向于微型化。其中,用于手机上安装各种电子卡的卡连接器,其承载的电子卡,例如S頂卡顺应需求由S頂标准卡发展为Micro S頂卡,到目前发展为Nano-s頂卡。相应的连接器也须设计为微型。但是,体积减小,连接器上的端子的弹性变形空间受到限制,因此,如何通过结构上的设计,能满足占用空间小,且确保端子的弹性变形行程,已成为本领域人士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能确保导电端子弹性变形行程且体积小的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卡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组导电端子及一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开设有多个导电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上,包括一呈环状的固持部,所述固持部具有平板状的内嵌部,连接于所述内嵌部两端呈平板状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末端先斜向下延伸再斜向上延伸形成的弹性部,两所述弹性部末端连接有平板状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内嵌部、两所述第一连接部、两所述弹性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围成所述呈环状的固持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内侧缘中部向内向上倾斜弯折延伸形成弹抵部;所述内嵌部和两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型的固定于所述导电端子槽内缘,所述两弹性部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槽内且其末端向上伸出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部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槽内且向上伸出于绝缘本体的上表面,所述弹抵部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槽内并向上伸出于绝缘本体的上表面;所述遮蔽壳体盖合于绝缘本体上。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连接部外侧缘中部设置一弧形缺口。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持部的内嵌部内侧缘中部向下弯折后水平延伸形成焊接部,所述焊接部则向下伸出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下表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持部的内嵌部外侧缘的中部向外水平延伸形成一补强部,所述补强部和所述内嵌部、两所述第一连接部一起一体成型的固定于导电端子槽内缘。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卡连接器还包括另一组导电端子,其每一导电端子包括一呈环状的固持部、从固持部的侧缘向上延伸的弹抵部及从固持部的侧缘向下延伸的焊接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底壁,从底壁的后侧缘向上凸伸形成一后壁,以及从所述底壁的一侧缘向上凸伸形成一侧壁;所述绝缘本体的侧壁开设有一滑动槽,所述卡连接器还包括一退卡机构,所述退卡机构装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侧壁的所述滑动槽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包括一呈环状的固持部,所述固持部包括平板状的内嵌部,连接于所述内嵌部两端呈平板状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末端先斜向下延伸再斜向上延伸形成的弹性部,两所述弹性部末端连接有平板状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内嵌部、两所述第一连接部、两所述弹性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围成所述呈环状的固持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内侧缘中部向内向上倾斜弯折延伸形成弹抵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连接部外侧缘中部设置一弧形缺口。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持部的内嵌部内侧缘中部向下弯折后水平延伸形成焊接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持部的内嵌部外侧缘的中部向外水平延伸形成一补强部。如上所述,本技术卡连接器通过一组导电端子的弹性部和弹抵部共同承担上下运动方向上的弹性变形,使得导电端子在较小的弹性变形空间内可确保端子的弹性变形行程,可以缩小卡连接器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卡连接器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卡连接器的去掉遮蔽壳体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卡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1所示的卡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5为图1所示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图1所示卡连接器的侦测端子的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卡连接器100绝缘本体10底壁11导电端子槽111开关端子槽112后壁12侧壁13滑动槽131滑动空间132卡持块14导电端子20、20’ 固持部21、21’内嵌部211第一连接部212弹性部213第二连接部214缺口2141弹抵部22、22’焊接部23、23’补强部24开关端子组30侦测端子31第一固定部311第一搭接部312第一焊接部313接地端子32第二固定部321第二弯折部322第二抵接部323第二延伸部324凸肋325凸包326退卡机构40滑块41主体部411附属部412凸块413凸柱414轨迹曲线槽415导杆42弹性件43挡片44凸点441遮蔽壳体50顶板51舌片511后板52侧板53卡口 54插接槽60。【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及功效,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请参阅各附图所示,本技术卡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0、数个导电端子(图中未标不)、一开关端子组30、一退卡机构40及一遮蔽壳体50。请参阅第图1、图2和图3,所述绝缘本体10为一体成型部件,包括一底壁11、从底壁11的后侧缘向上凸伸形成一后壁12,以及从底壁11的一侧缘向上凸伸形成一侧壁13。绝缘本体10的底壁11前端开设有数个导电端子槽111,绝缘本体10的底壁11后端与后壁12连接处开设有一开关端子槽112。绝缘本体10的侧壁13开设有一滑动槽131 (如图5所示)。绝缘本体10的四周向外凸设有数个卡持块14。请参阅图3、4所示,所述数个导电端子包括两组导电端子。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其中第一组的导电端子20的每一导电端子20包括固持部21、弹抵部22、焊接部23及补强部24。其中固持部21具有呈平板状的内嵌部211,连接于内嵌部211两端呈平板状的第一连接部212,第一连接部212末端先斜向下延伸再斜向上延伸形成弹性部213,即该弹性部213从侧面观之略呈V字状,两弹性部213末端连接有平板状的第二连接部214。内嵌部211、两第一连接部212、两弹性部213和第二连接部214围成呈环状的固持部21。第二连接部214内侧缘中部向内向上倾斜延伸且末端向下斜向弯折延伸形成弹抵部22。第二连接部214外侧缘中部设置一弧形缺口 2141。固持部21的内嵌部211内侧缘中部向下弯折后水平延伸形成所述焊接部23。固持部21的内嵌部211外侧缘的中部向外水平延伸形成一补强部24,以补强导电端子20和绝缘本体10的固持力,确保弹性部213和弹抵部22的上下行程及弹抵力。第一组的导电端子20的固持部21的内嵌部211、两第一连接部212和补强部24一体成型固定于底壁11上的导电端子槽111内缘。两弹性部213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导电端子槽111内且其末端向上伸出于绝缘本体10的底壁11上表面。第二连接部214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导电端子槽111内且向上伸出于绝缘本体10的底壁11上表面。弹抵部22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导电端子槽111内并向上伸出于绝缘本体10的底壁11上表面用于与电子卡电性连接。焊接部23则向下伸出于绝缘本体10的底壁11下表面用于与外部电路板电性连接。另,第二组的导电端子20’中的每一导电端子20’包括一呈环状的固持部21’、从固持部21’的侧缘向上延伸的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至少一组导电端子及一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开设有多个导电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上,包括一呈环状的固持部,所述固持部具有平板状的内嵌部,连接于所述内嵌部两端呈平板状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末端先斜向下延伸再斜向上延伸形成弹性部,两所述弹性部末端连接平板状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内嵌部、两所述第一连接部、两所述弹性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围成所述呈环状的固持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内侧缘中部向内向上倾斜弯折延伸形成弹抵部;所述内嵌部和两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型的固定于所述导电端子槽内缘,所述两弹性部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槽内且其末端向上伸出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部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槽内且向上伸出于绝缘本体的上表面,所述弹抵部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槽内并向上伸出于绝缘本体的上表面;所述遮蔽壳体盖合于绝缘本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谦
申请(专利权)人:钜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