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开关的电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656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开关的电插座,包括与电源相连的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及至少一插接模块。该插接模块包括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及开关装置,该第一接线柱是自第一电极片的一侧缘弯折而成,该开关装置包括一内部设有容置腔的开关座、一枢设于开关座顶部的按钮、一横设于容置腔内且与第二接线柱电性连接的金属弹片、一接电片及一传动片。其中,该金属弹片包括一接触部及两弹性扭曲变形的弹性臂,且该接触部具有可切换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该接电片自该第二电极片的一侧缘弯折延伸穿过开关座容置腔的侧壁并位于金属弹片接触部下方。通过将接线柱、开关装置组合成插接模块来组装于插座内,而具有结构简单、组装便捷制造成本较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开关的电插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插座,尤其涉及一种带开关的电插座。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插座从安全角度以及使用便捷性方面考虑,通常会在电插座上增设有一开关,用来控制电插座的通电、断电,一方面可以在不需使用该电插座时断电而避免发生意外触电;另一方面对于通过插头与电源插接的电插座而方,也避免了多次地插拔与电源相连的插头,使用更方便。现有的的电插座内的开关通过是在电插座的电路中接入一个标准的电开关元件来实现通电、断电的控制。这种方式虽然有组装方便的优点,然而,由于一个电插座上的通常会有多组插孔,为了使用安全,需要为每一组插孔设一开关,这样一个电插座需要的电开关元件就会较多,组装也不便,使得相对成本升高不少,导致目前市面上的多组插孔类型的电插座价格不菲,使得普通消费者常常退而求其次,购买一些安全无保障的电插座,而常常因为电插座的缘故引发一些用电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开关的电插座,其结构简单、组装便捷、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带开关的电插座,该电插座的壳体内设有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的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及至少一插接模块,该插接模块包括一第一接线柱、一第二接线柱及一开关装置,该第一接线柱是自第一电极片的一侧缘一体弯折而成,该开关装置包括一内部设有容置腔的开关座、一枢设于开关座顶部的按钮、一横设于容置腔内且与第二接线柱电性连接的金属弹片、一接电片及一传动片。其中,该金属弹片包括一接触部及自接触部的一侧缘靠两边处延伸而出且弹性扭曲变形的两弹性臂,且该接触部翘曲变形而具有可相互切换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该接电片是自该第二电极片的一侧缘弯折延伸而成,其穿过开关座容置腔的侧壁并位于金属弹片接触部下方;该传动片连-->接于该按钮与金属弹片的接触部之间。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接线柱、开关装置组合成一插接模块,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由于标准模块化,组装便捷而且使用方便,制造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带开关的电插座内部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带开关的电插座的金属弹片在未组装时的仰视图;图3及图4分别为本技术带开关的电插座的金属弹片在组装后的仰视图及主视图;图5及图6为本技术带开关的电插座的开关座盖上盖板后的不同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开关的电插座,该电插座内设有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的第一电极片81、第二电极片82以及至少一插接模块,该插接模块包括用来与插入的插头电性连接的第一接线柱91、第二接线柱92及一开关装置。其中,该第一接线柱是自第一电极片的一侧缘一体弯折而成的。而且,该第一接线柱91及第二接线柱92的底端还分别弯折形成有一插孔911、921,以供对应的插头(图未示出)插入。该开关装置包括一开关座1、一按钮2、一金属弹片3、一接电片4、一传动片5及一盖板6。该开关座1顶部设有一凹槽11,在凹槽11的侧壁上设有一凸轴111,且开关座1内部还设有一与凹槽11贯通的容置腔12,在容置腔12中部还凸设有一横肋121,且在该容置腔12的一侧壁上设有一嵌槽122。另外,在该开关座1上还设有两容置槽131、132,该电插座的第一接线柱91、第二接线柱92的顶端分别嵌设于对应的一容置槽131、132内。该开关座1是由塑胶材料一体注塑成型而成。该按钮2枢设于开关座1顶部凹槽11的凸轴111上。该按钮2的一端底面设有一挂钩21。为方便使用,可在该按钮2的上表面的两端分别标设“on”、“off”字样,其中,该“on”标设于设有挂钩21的一端,“off”标设于另一端。该金属弹片3横设于开关座1的容置腔12内,且该金属弹片3的中部恰好架-->设于该容置腔12内的横肋121上,另外,该金属弹片3与第二接线柱92电性连接。如图2所示,该金属弹片3包括一接触部31及自接触部31的一侧缘靠两边处分别平行延伸而出的两弹性臂32,该接触部31上设有一接电凸台311。组装前,该金属弹片3的接触部31及两弹性臂32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两弹性臂相互平行;而在组装到开关座1上时,如图3所示,是压迫该两弹性臂32的自由端使两者相互靠近并铆压固定到第二接线柱92的顶端上然后再嵌入到开关座的容置腔12侧壁的嵌槽122内,由于两弹性臂32的另一端是与接触部31固定连接的而无法相应的靠近,这就使得该两弹性臂32会发生弹性扭曲,并进而使得接触部31产生翘曲而偏离组装前的水平位置,而且可能是向水平位置上方翘曲(称之为第一位置),也可能是向水平位置下方翘曲(称之为第二位置,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且该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是关于接触部31原来的水平位置对称,该接触部31可在外力作用下从该第一位置变换到该第二位置,并且能分别在该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保持平衡。该接电片4设于开关座1的容置腔11内并位于该金属弹片3的接触部31的正下方,且在接电片4上也凸设有一与金属弹片3的接触部31上的接电凸台311对应的接电凸台41。而且,该接电片4还与第二电极片82电性连接。该接电片4可以是由该电插座的第二电极片82的一侧缘弯折延伸并穿过开关座1的侧壁而伸入开关座1的容置腔11内而形成的。该传动片5连接于该按钮2与金属弹片3的接触部31之间,其顶端开设有一与该按钮2的挂钩21相钩挂的卡槽(图未标示)。且该传动片5的底端设有一与该金属弹片3的靠接触部31一端相卡嵌的卡口(图未标示)。如图5及图6所示,该盖板6是盖合于开关座1上,其主要是用来遮蔽开关座1的容置腔11内的各元件。此外,还可在该开关座1内设一指示灯7,用来指示该插接模块的通断电状态,其在通电时亮灯,而断电则熄灯,从而对通电状态一目了然,可以避免意外带电操作。在使用时,只需按压按钮2的标有“on”的一端使其带动传动片5向下运动,并进而将金属弹片3的接触部31向下压而使接触部31从位于水平位置上方的第一位置变换到水平位置下方的第二位置,而且由于金属弹片3的弹性臂32的扭曲而能保持平衡,这样,接触部31的接电凸点311与接电片4上的接电凸点41对应保持抵接状态,而实现电路导通。-->而需断电时,只需按压按钮2的标有“off”的另一端,使按钮2带动传动片5向上运动,而将金属弹片3向上拉,金属弹片3又从第二位置变换到第一位置,金属弹片3的接电凸点311与接电片4的接电凸点41脱离接触而断开电路。在本技术的带开关的电插座内,可以组装多个插接模块,每个插接模块中的开关装置可分别控制相应的一组接线柱的通断电,使电插座的使用更为方便,安全,而且组装时也很便捷,相应制造成本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开关的电插座,该电插座的壳体内设有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的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其特征在于:该带开关的电插座还包括至少一插接模块,该插接模块包括一第一接线柱、一第二接线柱及一开关装置,该第一接线柱是自第一电极片的一侧缘一体弯折而成,该开关装置包括一内部设有一容置腔的开关座、一枢设于开关座顶部的按钮、一横设于容置腔内且与第二接线柱电性连接的金属弹片、一接电片及一传动片,其中,该金属弹片包括一接触部及自接触部的一侧缘靠两边处延伸而出且弹性扭曲变形的两弹性臂,且该接触部翘曲变形而具有可相互切换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该接电片是自该第二电极片的一侧缘弯折延伸而成,其穿过开关座容置腔的侧壁并位于金属弹片接触部下方;该传动片连接于该按钮与金属弹片的接触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开关的电插座,该电插座的壳体内设有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的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其特征在于:该带开关的电插座还包括至少一插接模块,该插接模块包括一第一接线柱、一第二接线柱及一开关装置,该第一接线柱是自第一电极片的一侧缘一体弯折而成,该开关装置包括一内部设有一容置腔的开关座、一枢设于开关座顶部的按钮、一横设于容置腔内且与第二接线柱电性连接的金属弹片、一接电片及一传动片,其中,该金属弹片包括一接触部及自接触部的一侧缘靠两边处延伸而出且弹性扭曲变形的两弹性臂,且该接触部翘曲变形而具有可相互切换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该接电片是自该第二电极片的一侧缘弯折延伸而成,其穿过开关座容置腔的侧壁并位于金属弹片接触部下方;该传动片连接于该按钮与金属弹片的接触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开关的电插座,其特征在于:该开关座上设有两容置槽,该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的顶端分别嵌设于一对应的容置槽内。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开关的电插座,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弹片的弹性臂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子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镒胜制品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