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54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酸检测试剂盒,包括:主壳体,具有多个容纳仓及至少一个一端开口的柱塞腔,主壳体还开设有分别连接柱塞腔的注液孔和排气孔;柱塞组件,可拆卸地插设于柱塞腔;反应仓,可拆卸地安装于主壳体,反应仓具有检测腔及分别连通检测腔的注液通道和排气通道,当反应仓配接于主壳体时,注液通道可选择地连通注液孔,排气通道可选择地连通排气孔;其中,当柱塞组件插入柱塞腔时,柱塞组件与柱塞腔共同形成使柱塞腔内的液体经过注液孔流入注液通道内的正压。上述核酸检测试剂盒,核酸样本无需经过离心处理即可注入反应仓中,从而简化了核酸提取步骤,提高了核酸提取效率。提高了核酸提取效率。提高了核酸提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酸检测试剂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学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核酸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0002]核酸是生命体遗传信息的载体,是所有已知生命形式必不可少的组成物质。核酸DNA和RNA两类,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并以与蛋白质结合的状态存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对于核酸的研究与分析在临床诊断、食品安全、环境检测、农林畜牧等领域不断得以推广和应用。
[0003]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是一种体外快速扩增DNA的技术,该技术可用于基因分离、克隆和核酸序列分析等基础研究,此外还可用于其他任何含有DNA或RNA的地方,例如疾病诊断过程中。
[0004]然而,目前的PCR反应管与试剂条为两个独立的零件,在试剂条中完成核酸提纯工序后,需要将核酸样本加入PCR反应管内,由人工盖上密封盖后放入离心机内高度离心后,核酸样本才能被注入PCR检测腔体内,因此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操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核酸提取操作较为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核酸检测试剂盒,该核酸检测试剂盒可以达到简化核酸提取操作的技术效果。
[000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核酸检测试剂盒,包括:
[0007]主壳体,具有多个容纳仓及至少一个一端开口的柱塞腔,所述主壳体还开设有分别连接所述柱塞腔的注液孔和排气孔;
[0008]柱塞组件,自所述柱塞腔的开口端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柱塞腔;以及
[0009]反应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壳体,所述反应仓具有检测腔及分别连通所述检测腔的注液通道和排气通道,当所述反应仓配接于所述主壳体时,所述注液通道可选择地连通所述注液孔,所述排气通道可选择地连通所述排气孔;
[0010]其中,当所述柱塞组件插入所述柱塞腔时,所述柱塞组件与所述柱塞腔共同形成使所述柱塞腔内的液体经过所述注液孔流入所述注液通道内的正压。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柱塞组件插入所述柱塞腔时,所述柱塞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0012]当所述柱塞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注液孔和所述排气孔均连通所述柱塞腔;
[0013]当所述柱塞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柱塞组件封闭所述注液孔和所述排气孔。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液孔相对所述柱塞腔的开口端的距离大于所述排气孔相对所述柱塞腔的开口端的距离。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柱塞腔包括沿所述柱塞组件的插设方向依次设置的第
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径,所述排气孔连接所述第一腔体,所述注液孔连接所述第二腔体;所述柱塞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密封段与第二密封段,所述第一密封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密封段的外径;
[0016]当所述柱塞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密封段与所述第一腔体远离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间隙配合;当所述柱塞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密封段与所述第一腔体远离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密封段远离所述第一密封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过盈配合。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柱塞组件包括柱塞主体及柱塞包覆体,所述柱塞主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与密封部;
[0018]所述柱塞包覆体包覆于所述密封部外以形成所述第一密封段和所述第二密封段,所述柱塞包覆体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可恢复的形变以与所述柱塞腔过盈配合。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核酸检测试剂盒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
[0020]所述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注液通道的入口端,所述第一密封件能够根据外部压力大小开启或关闭以连通或断开所述注液通道与所述注液孔;
[0021]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排气通道的出口端,所述第二密封件能够根据外部压力大小开启或关闭以连通或断开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排气孔。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反应仓包括反应仓主体及反应仓卡持臂,所述检测腔设于所述反应仓主体,所述反应仓卡持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反应仓主体一侧,所述反应仓卡持臂的另一端可拆卸地卡接所述卡接孔。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仓主体由透明材料注塑成型。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容纳仓和所述柱塞腔围绕一轴线间隔排布。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容纳仓和所述柱塞腔沿一直线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柱塞腔位于所有所述容纳仓的同一侧。
[0026]上述核酸检测试剂盒,反应仓可拆卸地安装于主壳体,核酸检测试剂盒可与移液枪配合,将待测样本在多个容纳仓中处理得到所需的核酸样本,然后通过移液枪头将核酸样本注入柱塞腔中,之后通过柱塞组件将核酸样本压入反应仓内。在核酸样本压入反应仓的过程中,反应仓中的气体可通过排气孔排出,从而使核酸样本可顺利进入反应仓中。因此,柱塞组件将核酸样本压入反应仓的过程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离心过程,因此核酸样本无需经过离心处理即可顺利注入反应仓中,从而简化了核酸提取步骤,提高了核酸提取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所示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分解示意图;
[0029]图3为图1所示核酸检测试剂盒的主壳体的剖视图;
[0030]图4为图1所示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柱塞组件的剖视图;
[0031]图5为图1所示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反应仓的剖视图;
[0032]图6为图1所示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柱塞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示意图;
[0033]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8为图1所示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柱塞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示意图;
[0035]图9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1为图10所示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分解示意图;
[0038]图12为图10所示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剖视图。
[0039]附图标号说明:
[0040]100、核酸检测试剂盒;10、主壳体;11、壳体底壁;13、壳体顶壁;15、壳体侧壁;152、注液孔;154、排气孔;17、容纳仓;19、柱塞腔;192、第一腔体;194、第二腔体;20、柱塞组件;21、柱塞主体;212、连接部;214、密封部;23、柱塞包覆体;232、第一密封段;234、第二密封段;30、移液枪头;40、反应仓;41、反应仓主体;412、检测腔;414、注液通道;416、排气通道;43、反应仓卡持臂;50、第一密封件;60、第二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酸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具有多个容纳仓及至少一个一端开口的柱塞腔,所述主壳体还开设有分别连接所述柱塞腔的注液孔和排气孔;柱塞组件,自所述柱塞腔的开口端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柱塞腔;以及反应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壳体,所述反应仓具有检测腔及分别连通所述检测腔的注液通道和排气通道,当所述反应仓配接于所述主壳体时,所述注液通道可选择地连通所述注液孔,所述排气通道可选择地连通所述排气孔;其中,当所述柱塞组件插入所述柱塞腔时,所述柱塞组件与所述柱塞腔共同形成使所述柱塞腔内的液体经过所述注液孔流入所述注液通道内的正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柱塞组件插入所述柱塞腔时,所述柱塞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当所述柱塞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注液孔和所述排气孔均连通所述柱塞腔;当所述柱塞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柱塞组件封闭所述注液孔和所述排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相对所述柱塞腔的开口端的距离大于所述排气孔相对所述柱塞腔的开口端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腔包括沿所述柱塞组件的插设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径,所述排气孔连接所述第一腔体,所述注液孔连接所述第二腔体;所述柱塞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密封段与第二密封段,所述第一密封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密封段的外径;当所述柱塞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密封段与所述第一腔体远离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间隙配合;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亚平吴常戴立忠
申请(专利权)人: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