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KMW专利>正文

复合型滤波器组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51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复合型滤波器,尤其,上述复合型滤波器包括:空腔滤波器,设置于多个空腔中的一个(以下,称为“基准空腔”),上述多个空腔以朝向一侧开口的方式形成于外壳;以及介质谐振滤波器,分别设置于与上述基准空腔相邻的至少两个空腔(以下,称为“相邻空腔”),以根据上述基准空腔与上述相邻空腔之间的隔板的一部分切开而相互连通的窗口来调节上述空腔滤波器与至少两个上述介质谐振滤波器之间的凹口波特性的方式使得上述窗口设计在不同的位置,从而提供无需设置单独的用于形成凹口波的金属横杆等也可非常容易地设计交叉耦合的优点。属横杆等也可非常容易地设计交叉耦合的优点。属横杆等也可非常容易地设计交叉耦合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复合型滤波器组装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型滤波器组装体(MULTI TYPE FILTER ASSEMBLY),更详细地,涉及可在提供滤波器配置设计的标准的同时使凹口波特性最大化的复合型滤波器组装体。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应用于基站设备的滤波器以空腔滤波器(Cavity Filter)和介质谐振滤波器(DR Filter,Dielectric Resonator Filter)为代表。
[0003]作为空腔滤波器的代表性例,可例举凹口波滤波器,其为利用凹口波(Notch)的带通滤波器(Bandpass Filter),其为用于各种无线通信基站及射频(RF,Radio Frequency)频带的部件,是具有仅通过特定频带的频率且衰减剩余频率信号的特性的无源元件。在如上所述的的带通滤波器的重要性特性中,通带中的插入损耗和阻带中的衰减特性等为表示滤波器的性能的重要因素。尤其,为了减少这种衰减特性中的相邻信道或收发频带之间的干扰,特定频带中的衰减特性必须良好。
[0004]另外,与空腔滤波器相同地,介质谐振滤波器具有通过其特有的高品质因数(Quality Factor)值以最小的损耗对输入的频率进行滤波来向输出端子仅输出期望的特定频带的频率的功能。在介质谐振滤波器中,通过调整设置在每个腔体的介质谐振器与配置于其上部的调谐螺钉之间的间隔、在位于腔体与腔体之间的隔板形成的窗口以及设置于窗口上部的调谐螺钉与窗口之间的间隔等来调节上述腔体的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特性,从而调节谐振特性(即,中心频率)及耦合特性(即,频带)。
[0005]如上所述的介质谐振滤波器由于其小型、低损耗而得到更多的发展。
[0006]但是,迄今为止,加强空腔滤波器和介质谐振滤波器的各裙边特性的方法不同,因此无法复合性地应用于单一的滤波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复合型滤波器组装体:复合应用空腔滤波器和介质谐振滤波器,可设计各滤波器所在的空腔之间的窗口的打开方向。
[0009]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复合型滤波器组装体:无需设置用于加强空腔滤波器之间的裙边特性的单独的金属横杆也可实现期望的裙边特性。
[0010]技术方案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型滤波器组装体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复合型滤波器组装体包括:空腔滤波器,设置于多个空腔中的一个(以下,称为“基准空腔”),上述多个空腔以朝向一侧开口的方式形成于外壳;以及介质谐振滤波器,分别设置于与上述基准空腔相邻的至少两个空腔(以下,称为“相邻空腔”),以根据上述基准空腔与上述相邻空腔之间的隔板的一部分切开而相互连通的窗口来调节上述空腔滤波器与至少两个上述介质谐振滤波器之间的
凹口波特性的方式使得上述窗口以中间为中心偏心地设计在左右不同的位置。
[0012]其中,上述窗口可以距上述基准空腔及上述相邻空腔的底面具有规定高度。
[0013]并且,假设设置两个上述介质谐振滤波器且相邻设置,当将上述介质滤波器分别定义为第一介质滤波器及第二介质滤波器时,上述窗口可包括:第一窗口,形成于上述空腔滤波器与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之间的隔板;以及第二窗口,形成于上述空腔滤波器与上述第二介质滤波器之间的隔板。
[0014]并且,为了在上述空腔滤波器与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之间生成C

凹口波,上述第一窗口能够以朝向作为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与上述第二介质滤波器的边界部位的内侧偏心的方式切开形成。
[0015]并且,为了在上述空腔滤波器与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之间生成L

凹口波,上述第一窗口能够以朝向作为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与上述第二介质滤波器的边界部位的相对侧的外侧偏心的方式切开形成。
[0016]并且,假设设置三个上述介质谐振滤波器且在上述基准空腔的周围相邻设置,当将上述介质滤波器中的位于中间的介质滤波器定义为第一介质滤波器且将位于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的一侧的介质滤波器定义为第二介质滤波器以及将位于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的另一侧的介质滤波器定义为第三介质滤波器时,上述窗口可包括:第一窗口,形成于上述空腔滤波器与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之间的隔板;第二窗口,形成于上述空腔滤波器与上述第二介质滤波器之间的隔板;以及第三窗口,形成于上述空腔滤波器与上述第三介质滤波器之间的隔板。
[0017]并且,为了生成上述空腔滤波器与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之间的多C

凹口波,上述第一窗口能够以朝向作为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与上述第三介质滤波器的边界部位的内侧偏心的方式切开形成,上述第二窗口能够以朝向作为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与上述第二介质滤波器的边界部位的内侧或外侧偏心的方式切开形成。
[0018]并且,为了生成上述空腔滤波器与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之间的多L

凹口波,上述第一窗口能够以朝向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与上述第三介质滤波器的边界部位相对侧的外侧偏心的方式切开形成,上述第二窗口能够以朝向作为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与上述第二介质滤波器的边界部位的内侧或外侧偏心的方式切开形成。
[0019]并且,上述第三窗口能够以朝向作为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与上述第三介质滤波器的边界部位的内侧或外侧偏心的方式切开形成。
[0020]并且,假设设置三个上述介质谐振滤波器且在上述基准空腔的周围相邻设置,当将上述介质滤波器中的位于中间的介质滤波器定义为第一介质滤波器且将位于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的一侧的介质滤波器定义为第二介质滤波器以及将位于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的另一侧的介质滤波器定义为第三介质滤波器时,上述窗口可以不形成于上述空腔滤波器与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之间,上述窗口可包括:第二窗口,形成于上述空腔滤波器与上述第二介质滤波器之间的隔板;以及第三窗口,形成于上述空腔滤波器与上述第三介质滤波器之间的隔板。
[0021]并且,为了生成上述空腔滤波器与上述第二介质滤波器之间的C

凹口波,上述第二窗口能够以朝向设置有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的内侧偏心的方式切开形成。
[0022]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型滤波器组装体的一实施例,可实现如下的各种效果。
[0024]第一,具有可将空腔滤波器和介质滤波器复合应用于一个滤波器的效果。
[0025]第二,具有当形成设置有空腔滤波器和介质滤波器的各空腔之间的交叉耦合时,无需设置如单独的金属横杆的结构的效果。
[0026]第三,具有可通过改变形成于空腔之间的隔板的窗口位置来实现设计人员所要的裙边特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复合型滤波器组装体的立体图及部分放大图。
[0028]图2为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复合型滤波器组装体的俯视图及部分放大图。
[0029]图3a至图3d为用于说明每个交叉耦合(Cross Coupl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复合型滤波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腔滤波器,设置于多个空腔中的一个,即,基准空腔,上述多个空腔以朝向一侧开口的方式形成于外壳;以及介质谐振滤波器,分别设置于与上述基准空腔相邻的至少两个空腔,即,相邻空腔,以根据上述基准空腔与上述相邻空腔之间的隔板的一部分切开而相互连通的窗口来调节上述空腔滤波器与至少两个上述介质谐振滤波器之间的凹口波特性的方式使得上述窗口以中间为中心偏心地设计在左右不同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滤波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窗口距上述基准空腔及上述相邻空腔的底面具有规定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滤波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假设设置两个上述介质谐振滤波器且相邻设置,当将上述介质滤波器分别定义为第一介质滤波器及第二介质滤波器时,上述窗口包括:第一窗口,形成于上述空腔滤波器与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之间的隔板;以及第二窗口,形成于上述空腔滤波器与上述第二介质滤波器之间的隔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滤波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为了在上述空腔滤波器与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之间生成C

凹口波,上述第一窗口以朝向作为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与上述第二介质滤波器的边界部位的内侧偏心的方式切开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滤波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为了在上述空腔滤波器与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之间生成L

凹口波,上述第一窗口以朝向作为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与上述第二介质滤波器的边界部位的相对侧的外侧偏心的方式切开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滤波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假设设置三个上述介质谐振滤波器且在上述基准空腔的周围相邻设置,当将上述介质滤波器中的位于中间的介质滤波器定义为第一介质滤波器且将位于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的一侧的介质滤波器定义为第二介质滤波器以及将位于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的另一侧的介质滤波器定义为第三介质滤波器时,上述窗口包括:第一窗口,形成于上述空腔滤波器与上述第一介质滤波器之间的隔板;第二窗口,形成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权远金成均李畅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KMW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