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刺破型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51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SATA刺破型连接器结构,是包含有一SATA排线、一接头、一卡座、一次卡座,是通过将SATA排线容置在所述的次卡座的沟槽中,通过所述的接头的端子针脚将SATA排线一端做刺破后再与所述的卡座结合,使所述的接头与所述的SATA排线可稳固结合并呈电连接以达到组合快速节省成本,进者防止拉扯脱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SATA刺破型连接器结构,尤指一种可使连接器与SATA排线达到还为快速结合与节省成本的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SerialATA是继UltraATA100/133的后的储存标准。相较在目前储存装置的平行式(parallelATA)接口,SerialATA不只提供还高的传输率(目前以达150MB/s),而且也还为简单好用。例如,点对点功能让SerialATA硬盘不必再需要跳电器(jumper),相较的下现有的硬盘机都必需设定跳电器。此外,其脚位也较少,因此接头与现有的排线相较的下也简单许多,长达一米的细长缆线,相较在复杂的排线可节省大量的机壳内的空间,改善计算机机壳内的空间对流。热插拔功能也让SerialATA装置可以在计算机不关机下,进行装置的还换与升级。而且,这样的接口与现有的PC软件完全兼容。请参阅图1、图2,如图所示在现有技术中SerialATA装置排线1在设计上需先个别在信号传输线材10上纵向包覆一内绝缘层11以避免信号传输线材10相互导通触接,而后再在绝缘层11上布置一金属层12或金属网线以屏蔽内部信号传输线材10,以防止外界电磁波干扰信号传输线材10而造成信号传输错误,最后再以一外绝缘层13包覆以隔绝电力,当SerialATA装置排线1与连接器2作连接时,是通过打端子式与焊接式两种方式做连接,两种连接都需预先将SerialATA装置排线1一端披覆在信号传输线材10上的内绝缘层11、金属层12、外绝缘层13除去,使内部信号传输线材10裸露,其中焊接式是将裸露的信号传输线材10与设有复数个金属端子21的连接器2相互连接,并以点焊方式将信号传输线材10与金属端子21两者固定(如图1所示),另者,打端子式是通过将连接器2上的复数个金属端子21末端制成扁平状或爪状(如图2所示),当金属端子21与信号传输线材10接合欲作固定时,是将金属端子21末端两侧挤压使金属端子21末端将信号传输线材10以夹持或包覆方式固定,以使连接器2-->与SerialATA装置排线1得以做结合;上述现有技术虽可使连接器与SerialATA装置排线两者做结合,但需耗费较长工时以及耗费较多线材使得生产成本提高;故上述现有技术具有下列的缺点:耗费过多线材;耗费工时;成本过高。本技术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缺陷,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与考虑,并以从事在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与修改,始设计出此种SATA刺破型连接器结构的新型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SATA刺破型连接器结构,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是提供一种SATA刺破型连接器结构,是包含有一SATA排线、一接头、一卡座、一次卡座,是通过将SATA排线容置在所述的次卡座的沟槽中,通过所述的接头的端子针脚将SATA排线一端做刺破后再与所述的卡座结合,使所述的接头与SATA排线可稳固结合并呈电连接,以达到结合快速且节省成本,进者可防止拉扯脱落。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使SATA排线与连接器结合可还为快速结合并节省成本,进者可防止拉扯脱落的连结器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5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组合剖面图;第5A图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组合剖面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附图标记说明:3-接头;31-端子针脚;32-凸块;4-SATA排线;41-->-前端;42-外绝缘层;43-内绝缘包覆层;44-导线线材;45-弯曲部;46-接触点;5-卡座;51-凹槽;52-第一凹部;53-第二凹部;6-次卡座;61-沟槽;62-凸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3、图4、图5、图5A所示,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立体组合图与结构组合剖面图与结构组合剖面局部放大图,本技术的SATA刺破型连接器结构,是包含有一SATA排线4、一接头3、一卡座5、一次卡座6;接头3上是设有复数个端子针脚31,所述的端子针脚31是呈一倒V字形且彼此间互成平行设置,另在接头3后端两侧各设有一凸块32;SATA排线4内是具有复数条具导电性质的导电线材44,并在导电线材44外缘包覆有一内绝缘包覆层43,在内绝缘包覆层43外另包覆有一外绝缘层42;卡座5前端开设有一凹槽51可供SATA排线4的前端41与接头3的一端容置,凹槽51两侧是各自开设有一第一凹部52可供凸块32嵌入,另在所述的卡座5后端两侧各开设有一第二凹部53;次卡座6前端中央部位是开设有一沟槽61可供SATA排线4容置,并在沟槽61两侧各自延伸设有一凸柱62,凸柱62是可嵌入第二凹部53中使次卡座6可与卡座5结合,通过将SATA排线4弯曲部45的一端容置在所述的次卡座6的沟槽61中,并通过次卡座6与卡座5结合,将SATA排线4稳固挟持在沟槽61中,并通过接头3的端子针脚31对SATA排线4前端41做刺破后使SATA排线4与接头3两者电连接,再将接头3的凸块32嵌入第一凹部52中,令SATA排线4与接头3与卡座5三者结合,使所述的接头与SATA排线可稳固结合并呈电连接,以达到快速结合且节省成本,进者可防止拉扯脱落者;故本技术可解决现有技术耗费工时与成本过高的问题。当接头3是与SATA排线4结合时,通过接头3上所设的端子针脚31将SATA排线4内导电线材44外部之内绝缘包覆层43与外绝缘层42做穿刺并破坏,其后使端子针脚31与导电线材44两者在接触点46位置处接触并呈电连接(如第5A图所示),进而使接头3与SATA排线4两者间呈电连接。请参阅图6、图7所示,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立体组合图,是包含有一SATA排线4、一接头3、一卡座5;接头3上是设有复数个端子针脚31,所述的端子针脚31是呈一倒V字形且彼此间互成平行设置,-->另在接头3后端两侧各设有一凸块32;卡座5前端开设有一凹槽51可供SATA排线4与接头3的一端容置,凹槽51两侧是各自开设有一第一凹部52可供凸块32嵌入,通过接头3的端子针脚31对SATA排线4做刺破后使SATA排线4与接头3两者电连接,再将接头3的凸块32嵌入第一凹部52中,令SATA排线4与接头3与卡座5三者结合,使所述的接头与SATA排线可稳固结合并呈电连接,以达到快速且稳固的结合效果。以上说明对本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SATA刺破型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SATA排线;一接头,在所述的接头上设有复数个端子针脚;一卡座,所述的卡座前端开设有一凹槽供所述的SATA排线容置并可与所述的接头作结合;一次卡座,所述的次卡座前端接设在所述的卡座的后端,并在次卡座上开设有一沟槽供所述的SATA排线容置;将SATA排线容置在所述的次卡座的沟槽中,通过所述的接头的端子针脚将SATA排线做刺破后再与所述的卡座结合,使所述的接头与所述的SATA排线稳固结合并呈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ATA刺破型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SATA排线;一接头,在所述的接头上设有复数个端子针脚;一卡座,所述的卡座前端开设有一凹槽供所述的SATA排线容置并可与所述的接头作结合;一次卡座,所述的次卡座前端接设在所述的卡座的后端,并在次卡座上开设有一沟槽供所述的SATA排线容置;将SATA排线容置在所述的次卡座的沟槽中,通过所述的接头的端子针脚将SATA排线做刺破后再与所述的卡座结合,使所述的接头与所述的SATA排线稳固结合并呈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ATA刺破型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两侧各自开设有一第一凹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ATA刺破型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座后端两侧各开设有一第二凹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ATA刺破型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沟槽两侧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裕刘大源
申请(专利权)人:高位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