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44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腰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腰靠,包括靠背(1),靠背(1)包括背部贴合区(2)、臀部贴合区(3)、散热凝胶区(4)和独立支撑区(5),背部贴合区(2)设在散热凝胶区(4)的两侧且对称设置,独立支撑区(5)位于背部贴合区(2)、散热凝胶区(4)的下侧,臀部贴合区(3)位于独立支撑区(5)的下侧,独立支撑区(5)上设有垫芯(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腰靠设计符合人体背面曲线,加强了人体背部的支撑作用,提高人体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中的舒适度。中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靠


[0001]本技术涉及腰靠
,尤其涉及了一种腰靠。

技术介绍

[0002]腰靠贴合人体腰部,给予人体良好的支撑,有效缓解腰部劳累和疲倦,对人体没有压迫点,对腰椎疼痛有着很好的缓解作用。如申请号CN201920304712.0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腰靠,包括记忆棉腰靠内芯和透气外套,还包括包覆于所述记忆棉腰靠内芯外周的透气内套,在所述记忆棉腰靠内芯的背面设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填设有纳米矿晶颗粒,在所述记忆棉腰靠内芯的正面与透气内套之间设有负离子织物,所述透气外套包覆于透气内套的外周。上述专利的汽车座椅腰靠,不仅能够吸附车内空气中的甲醛、苯、氨等有毒有害的气体、具备超强的分解能力、具有清除异味的能力,同时还具有远红外、净化空气、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长途不适的功能,内部填充物拆装更换方便、不易散落出来、还可重复循环使用,透气性好、使用更舒适。但是这种腰靠对人体背部支撑较弱,本技术腰靠设计符合人体背面曲线,加强了人体背部的支撑作用,提高人体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腰靠使用不舒适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腰靠。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一种腰靠,包括靠背,靠背包括背部贴合区、臀部贴合区、散热凝胶区和独立支撑区,背部贴合区设在散热凝胶区的两侧且对称设置,独立支撑区位于背部贴合区、散热凝胶区的下侧,臀部贴合区位于独立支撑区的下侧,独立支撑区上设有垫芯。散热凝胶区使用热压工艺覆盖凝胶,贴合人体背部核心散热区,辅助散热,垫芯可在独立支撑区内上下调节3cm,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背部贴合区和臀部贴合区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提高使用舒适度。
[0006]作为优选,靠背的背面设有绳套和调节扣,绳套、调节扣与靠背的背面固定连接,绳套上设有凸柱,凸柱与靠背之间围成通孔。
[0007]作为优选,垫芯连接有调节挂绳,调节挂绳沿散热凝胶区和背部贴合区的连接处经过靠背的背面穿过通孔和调节扣。垫芯通过调节挂绳调节高度,调节扣用来固定调节挂绳。
[0008]作为优选,背部贴合区上设有第一凸块,背部贴合区上侧的高度大于散热凝胶区的高度,背部贴合区的外侧为弧形。第一凸块与人体背部肌群贴合,第一凸块与散热凝胶区高度差的设计,符合人体背部曲线,有很好的支撑效果。
[0009]作为优选,独立支撑区包括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连接,垫芯设在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内。
[0010]作为优选,臀部贴合区两侧设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为弧形的第二凸块,两侧的第二凸块之间设有凹部。符合人体腰部与臀部连接处的曲线,增加人体使用的舒适度。
[0011]作为优选,靠背内填充聚氨酯材料。
[0012]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散热凝胶区使用热压工艺覆盖凝胶,贴合人体背部核心散热区,辅助散热,垫芯可在独立支撑区内上下调节3cm,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背部贴合区和臀部贴合区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提高使用舒适度。本技术腰靠设计符合人体背面曲线,加强了人体背部的支撑作用,提高人体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
[0015]图3是绳套和调节扣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5是散热凝胶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垫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9]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靠背、2—背部贴合区、3—臀部贴合区、4—散热凝胶区、5—独立支撑区、6—垫芯、7—调节挂绳、8—绳套、9—调节扣、10—通孔、11—第一凸块、12—第一槽体、13—第二槽体、14—第二凸块、15—凹部、16—凸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腰靠,如图1

6所示,包括靠背1,靠背1包括背部贴合区2、臀部贴合区3、散热凝胶区4和独立支撑区5,背部贴合区2设在散热凝胶区4的两侧且对称设置,独立支撑区5位于背部贴合区2、散热凝胶区4的下侧,臀部贴合区3位于独立支撑区5的下侧,独立支撑区5上设有垫芯6。散热凝胶区4使用热压工艺覆盖凝胶,贴合人体背部核心散热区,辅助散热,垫芯6可在独立支撑区5内上下调节3cm,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背部贴合区2和臀部贴合区3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提高使用舒适度。
[0023]靠背1的背面设有绳套8和调节扣9,绳套8、调节扣9与靠背1的背面固定连接,绳套8上设有凸柱16,凸柱16与靠背1之间围成通孔10。
[0024]垫芯6连接有调节挂绳7,调节挂绳7沿散热凝胶区4和背部贴合区2的连接处经过靠背1的背面穿过通孔10和调节扣9。垫芯6通过调节挂绳7调节高度,调节扣9用来固定调节挂绳7。
[0025]背部贴合区2上设有第一凸块11,背部贴合区2上侧的高度大于散热凝胶区4的高度,背部贴合区2的外侧为弧形。第一凸块11与人体背部肌群贴合,第一凸块11与散热凝胶区4高度差的设计,符合人体背部曲线,有很好的支撑效果。
[0026]独立支撑区5包括第一槽体12和第二槽体13,第一槽体12与第二槽体13连接,垫芯6设在第一槽体12与第二槽体13内。
[0027]臀部贴合区3两侧设有第二凸块14,第二凸块14为弧形的第二凸块14,两侧的第二
凸块14之间设有凹部15。符合人体腰部与臀部连接处的曲线,增加人体使用的舒适度。
[0028]靠背1内填充聚氨酯材料。
[0029]工作原理:散热凝胶区4使用热压工艺覆盖凝胶,贴合人体背部核心散热区,辅助散热,垫芯6可在独立支撑区5内上下调节3cm,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背部贴合区2和臀部贴合区3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提高使用舒适度。本技术腰靠设计符合人体背面曲线,加强了人体背部的支撑作用,提高人体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
[0030]实施例2
[0031]一种腰靠,如图1所示,包括靠背1,靠背1包括背部贴合区2、臀部贴合区3、散热凝胶区4和独立支撑区5,背部贴合区2设在散热凝胶区4的两侧且对称设置,独立支撑区5位于背部贴合区2、散热凝胶区4的下侧,臀部贴合区3位于独立支撑区5的下侧,独立支撑区5上设有垫芯6。散热凝胶区4使用热压工艺覆盖凝胶,贴合人体背部核心散热区,辅助散热,垫芯6可在独立支撑区5内上下调节3cm,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背部贴合区2和臀部贴合区3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提高使用舒适度。
[0032]实施例3
[0033]一种腰靠,如图1

4所示,包括靠背1,靠背1包括背部贴合区2、臀部贴合区3、散热凝胶区4和独立支撑区5,背部贴合区2设在散热凝胶区4的两侧且对称设置,独立支撑区5位于背部贴合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靠,包括靠背(1),其特征在于:靠背(1)包括背部贴合区(2)、臀部贴合区(3)、散热凝胶区(4)和独立支撑区(5),背部贴合区(2)设在散热凝胶区(4)的两侧且对称设置,独立支撑区(5)位于背部贴合区(2)、散热凝胶区(4)的下侧,臀部贴合区(3)位于独立支撑区(5)的下侧,独立支撑区(5)上设有垫芯(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靠,其特征在于:靠背(1)的背面设有绳套(8)和调节扣(9),绳套(8)、调节扣(9)与靠背(1)的背面固定连接,绳套(8)上设有凸柱(16),凸柱(16)与靠背(1)之间围成通孔(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靠,其特征在于:垫芯(6)连接有调节挂绳(7),调节挂绳(7)沿散热凝胶区(4)和背部贴合区(2)的连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彬陈美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丝里伯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