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双功能分子、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8630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双功能分子、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功能分子能抑制LNCap细胞的增殖,且部分化合物还具有抑制P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类双功能分子、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合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双功能分子、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前列腺癌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排在所有男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递增,预计到2020年前列腺癌将成为我国男性癌症死亡第三大疾病。目前,雄激素去势治疗(ADT)是早期前列腺癌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去势法和药物去势法。但ADT不能治愈前列腺癌,经过14-30个月的中位治疗时间后,几乎所有患者都会逐渐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患者对ADT不再敏感,中位生存期小于20个月。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R)的增殖或突变能使其对血清中较低含量的雄激素敏感,是前列腺癌恶化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CRPC的雄激素受体抑制剂代表药物有阿比特龙、恩杂鲁胺等。然而,15-25%的患者对阿比特龙和恩杂鲁胺等第二代激素治疗没有反应,大多数产生反应性的患者最终会产生严重的耐药性,导致预后不良。
[0003]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是细胞中蛋白降解的主要途径,参与细胞中80%以上的蛋白质的降解。UPS由泛素(Ub)、泛素活化酶(E1)、泛素结合酶(E2)、泛素-蛋白质连接酶(E3)、26S蛋白酶体及其目标蛋白组成。泛素活化酶系统负责活化泛素,并将其结合到待降解的蛋白上,形成靶蛋白多聚泛素链,即泛素化。蛋白酶体系统可以识别已泛素化的蛋白并将其降解。蛋白水解靶向嵌合分子(protein 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PROTACs)是一种杂合双功能小分子化合物,包括一个能够与目标靶蛋白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其合适位置上连接基团,再与一个能够与E3泛素连接酶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连接。PROTACs通过将目标靶蛋白和细胞内的E3拉近,形成靶蛋白-PROTACs-E3三元聚合体,通过E3泛素连接酶给目标靶蛋白加上泛素化蛋白标签,利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特异性地降解靶蛋白。
[0004]2018年,Arvinus公司披露了一类靶向雄激素受体的降解剂(US 2018/0099940A1),其代表药物ARV-110,目前处于临床I期用于治疗CRPC。临床I期数据结果也表明,ARV-110在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CRPC)患者身上安全且有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雄激素受体抑制剂结构单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与现有技术完全不同的一类双功能分子、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双功能分子能抑制LNCap细胞的增殖,且部分化合物还具有抑制PC-3细胞增殖的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07][0008]其中:
[0009]为C
4-C7亚环烷基或“被一个或多个C
1-C6烷基取代的C
4-C7亚环烷基”;为亚苯基或“杂原子数为1个、2个或3个,杂原子独立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的5-6元亚杂芳基”,a端与羰基相连,b端与X相连;
[0010]为亚苯基、被一个或多个R1取代的亚苯基、“杂原子数为1个、2个或3个,杂原子独立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的5-6元亚杂芳基”或“被一个或多个R2取代的原子数为1个、2个或3个,杂原子独立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的5-6元亚杂芳基”,c端与X相连,d端与Y相连;
[0011]R1为卤素、C
1-C6烷基或C
1-C6烷氧基;
[0012]R2为卤素、C
1-C6烷基或C
1-C6烷氧基;
[0013]X为O、S、CH2或NR3;R3为氢或C
1-C6烷基;
[0014]Y为CH或N,R

为氢或C
1-C6烷基;
[0015]n为0或1,当n为0时,Y不存在;
[0016]Z为O或S;
[0017]R为氢或C
1-C6烷基;
[0018]或,R和R

连接形成-(CH2)
m-结构,m为2、3或4。
[0019]在某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里,某些基团的定义可如下所述,其余基团的定义如上任一方案所述(针对此表述,以下简称为“在某一优选方案中”):
[0020]当为被一个或多个C
1-C6烷基取代的C
4-C7亚环烷基时,所述的C
1-C6烷基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更优选甲基;所述的C
4-C7亚环烷基优选亚环丁基、亚环戊基、亚环己基或亚环庚基,更优选亚环烷基优选亚环丁基、亚环戊基、亚环己基或亚环庚基,更优选最优选所述的多个为两个、三个或四个。
[0021]在某一优选方案中,当为被多个C
1-C6烷基取代的C
4-C7亚环烷基时,所述的被多个C
1-C6烷基取代的C
4-C7亚环烷基为
[0022]在某一优选方案中,当为C
4-C7亚环烷基时,所述的C
4-C7亚环烷基优选亚环丁基、亚环戊基、亚环己基或亚环庚基,更优选环丁基、亚环戊基、亚环己基或亚环庚基,更优选最优选
[0023]在某一优选方案中,优选为被多个C
1-C6烷基取代的C
4-C7亚环烷基或C
4-C7亚环烷基;更优选为
[0024]在某一优选方案中,当为亚苯基时,所述的亚苯基优选为亚苯基时,所述的亚苯基优选更优选
[0025]在某一优选方案中,当为“杂原子数为1个、2个或3个,杂原子独立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的5-6元亚杂芳基”,所述的5-6元亚杂芳基优选亚三氮唑基、亚吡唑基、亚吡啶基、亚嘧啶基、亚吡嗪基、亚恶唑基或亚哒嗪基,更优选基、亚吡啶基、亚嘧啶基、亚吡嗪基、亚恶唑基或亚哒嗪基,更优选
[0026]在某一优选方案中,优选
[0027]在某一优选方案中,当为亚苯基时,所述的亚苯基优选为亚苯基时,所述的亚苯基优选更优选
[0028]在某一优选方案中,当R1为卤素时,所述的卤素优选氟、氯、溴或碘,更优选氟、氯或溴。
[0029]在某一优选方案中,当R1为C
1-C6烷基时,所述的C
1-C6烷基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更优选甲基。
[0030]在某一优选方案中,当R1为C
1-C6烷氧基时,所述的C
1-C6烷氧基优选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或叔丁氧基,更优选甲氧基。
[0031]在某一优选方案中,当为被一个或多个R1取代的亚苯基时,所述的亚苯基优选更优选所述的多个优选两个或三个。
[0032]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为C
4-C7亚环烷基或“被一个或多个C
1-C6烷基取代的C
4-C7亚环烷基”;为亚苯基或“杂原子数为1个、2个或3个,杂原子独立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的5-6元亚杂芳基”,a端与羰基相连,b端与X相连;为亚苯基、被一个或多个R1取代的亚苯基、“杂原子数为1个、2个或3个,杂原子独立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的5-6元亚杂芳基”或“被一个或多个R2取代的原子数为1个、2个或3个,杂原子独立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的5-6元亚杂芳基”,c端与X相连,d端与Y相连;R1为卤素、C
1-C6烷基或C
1-C6烷氧基;R2为卤素、C
1-C6烷基或C
1-C6烷氧基;X为O、S、CH2或NR3;R3为氢或C
1-C6烷基;Y为CH或N,R

为氢或C
1-C6烷基;n为0或1,当n为0时,Y不存在;Z为O或S;R为氢或C
1-C6烷基;或,R和R

连接形成-(CH2)
m-结构,m为2、3或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当为被一个或多个C
1-C6烷基取代的C
4-C7亚环烷基时,所述的C
1-C6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和/或,当为被一个或多个C
1-C6烷基取代的C
4-C7亚环烷基时,所述的C
4-C7亚环烷基为亚环丁基、亚环戊基、亚环己基或亚环庚基;和/或,当为被一个或多个C
1-C6烷基取代的C
4-C7亚环烷基时,所述的多个为两个、三个或四个;和/或,当为C
4-C7亚环烷基时,所述的C
4-C7亚环烷基为亚环丁基、亚环戊基、亚环己基或亚环庚基;和/或,当为亚苯基时,所述的亚苯基为
和/或,当为“杂原子数为1个、2个或3个,杂原子独立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的5-6元亚杂芳基”时,所述的5-6元亚杂芳基为亚三氮唑基、亚吡唑基、亚吡啶基、亚嘧啶基、亚吡嗪基、亚恶唑基或亚哒嗪基;和/或,当为亚苯基时,所述的亚苯基为和/或,当R1为卤素时,所述的卤素为氟、氯、溴或碘;和/或,当R1为C
1-C6烷基时,所述的C
1-C6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和/或,当R1为C
1-C6烷氧基时,所述的C
1-C6烷氧基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或叔丁氧基;和/或,当为被一个或多个R1取代的亚苯基时,所述的亚苯基为取代的亚苯基时,所述的亚苯基为和/或,当为被一个或多个R1取代的亚苯基时,所述的多个为两个或三个;和/或,当为“杂原子数为1个、2个或3个,杂原子独立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的5-6元亚杂芳基”时,所述的5-6元亚杂芳基为亚三氮唑基、亚吡唑基、亚吡啶基、亚嘧啶基、亚吡嗪基、亚恶唑基和亚哒嗪基;和/或,当R2为卤素时,所述的卤素为氟、氯、溴或碘;和/或,当R2为C
1-C6烷基时,所述的C
1-C6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和/或,当R2为C
1-C6烷氧基时,所述的C
1-C6烷氧基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或叔丁氧基;和/或,当为“被一个或多个R2取代的原子数为1个、2个或3个,杂原子独立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的5-6元亚杂芳基”时,所述的5-6元亚杂芳基为亚三氮唑基、亚吡唑基、亚吡啶基、亚嘧啶基、亚吡嗪基、亚恶唑基或亚哒嗪基;和/或,当R3为C
1-C6烷基时,所述的C
1-C6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和/或,当R

为C
1-C6烷基时,所述的C
1-C6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和/或,当R为C
1-C6烷基时,所述的C
1-C6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当为被一个或多个C
1-C6烷基取代的C
4-C7亚环烷基时,所述的C
1-C6烷基为甲基;
和/或,当为被一个或多个C
1-C6烷基取代的C
4-C7亚环烷基时,所述的C
4-C7亚环烷基为优选优选和/或,当为C
4-C7亚环烷基时,所述的C
4-C7亚环烷基为亚环烷基为优选和/或,当为亚苯基时,所述的亚苯基为和/或,当为“杂原子数为1个、2个或3个,杂原子独立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的5-6元亚杂芳基”时,所述的5-6元亚杂芳基为6元亚杂芳基为和/或,当为亚苯基时,所述的亚苯基为和/或,当R1为卤素时,所述的卤素为氟、氯或溴;和/或,当R1为C
1-C6烷基时,所述的C
1-C6烷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李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奥瑞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