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频至中频收发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射频至中频收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模拟收发信道和控制处理部分通常采用高度定制化的设计架构以及专用通信芯片实现,缺乏通用性和灵活性。不同的系统,模拟收发信道和控制处理部分可能完全不同,从而使设计架构需要完全重构,这极大地增加了设计时间和试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射频至中频收发系统解决了无线通信系统的通用性和灵活性低,以及重构无线通信系统导致的耗时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射频至中频收发系统,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第二接收模块、发射选择模块、第一信号收发通道、第二信号收发通道、本振模块、信号转换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分别与发射选择模块和第一信号收发通道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分别与发射选择模块和第二信号收发通道电性连接,所述发射选择模块分别与第一信号收发通道和第二信号收发通道电性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至中频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第二接收模块、发射选择模块、第一信号收发通道、第二信号收发通道、本振模块、信号转换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分别与发射选择模块和第一信号收发通道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分别与发射选择模块和第二信号收发通道电性连接,所述发射选择模块分别与第一信号收发通道和第二信号收发通道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收发通道分别与信号转换模块和本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收发通道分别与信号转换模块和本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至中频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第一单刀三掷开关(1)和第一低通滤波器(8);所述第一单刀三掷开关(1)的掷动端与第一低通滤波器(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低通滤波器(8)的另一端与第一信号收发通道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单刀三掷开关(1)的第一不动端和第二不动端均与射频信号功放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单刀三掷开关(1)的第三不动端与发射选择模块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至中频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第二单刀三掷开关(2)、激励检波器(4)、第一单刀双掷开关(5)、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第三单刀双掷开关(7)、第二低通滤波器(9)以及第三低通滤波器(10);所述第二单刀三掷开关(2)的第一不动端、第二不动端和第三不动端均与射频信号功放电路连接,第二单刀三掷开关(2)的掷动端分别与激励检波器(4)的输入端和第一单刀双掷开关(5)的掷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5)的第一不动端与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的第一不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5)的第二不动端与第三单刀双掷开关(7)的第一不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的第二不动端与第二接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的掷动端与第二低通滤波器(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单刀双掷开关(7)的第二不动端与第一单刀三掷开关(1)的第三不动端连接,所述第三单刀双掷开关(7)的掷动端与第三低通滤波器(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低通滤波器(9)的另一端与第一信号收发通道电性连接,所述第三低通滤波器(10)的另一端与第二信号收发通道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至中频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第三单刀三掷开关(3)和第四低通滤波器(11);所述第三单刀三掷开关(3)的掷动端与第四低通滤波器(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单刀三掷开关(3)的第一不动端和第二不动端均与射频信号功放电路连接,所述第三单刀三掷开关(3)的第三不动端与第二单刀双掷开关(6)的第二不动端连接,所述第四低通滤波器(11)的另一端与第二信号收发通道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至中频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收发通道包括第四单刀双掷开关(52)、第一数控衰减器(13)、第五低通滤波器(14)、第一模拟混频器(15)、第五单刀双掷开关(16)、第一增益放大器(17)、第六单刀双掷开关(18)、第二增益放大器(19)、第四单刀三掷开关(20)、第一带通滤波器(21)、第二带通滤波器(22)、第三带通滤波器(23)以及第五单刀三掷开关(24);所述第四单刀双掷开关(52)的第一不动端与第一低通滤波器(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单刀双掷开关(52)的第二不动端与第二低通滤波器(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单刀
双掷开关(52)的掷动端依次通过第一数控衰减器(13)和第五低通滤波器(14)与第一模拟混频器(15)的第一射频端连接,所述第一模拟混频器(15)的第二射频端与第五单刀双掷开关(16)的掷动端连接,所述第五单刀双掷开关(16)的第一不动端与第一增益放大器(1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单刀双掷开关(16)的第二不动端与第二增益放大器(1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增益放大器(17)的输出端与第六单刀双掷开关(18)的第一不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增益放大器(19)的输入端与第六单刀双掷开关(18)的第二不动端连接,所述第六单刀双掷开关(18)的掷动端与第四单刀三掷开关(20)的掷动端连接,所述第四单刀三掷开关(20)的第一不动端通过第一带通滤波器(21)与第五单刀三掷开关(24)的第一不动端连接,所述第四单刀三掷开关(20)的第二不动端通过第二带通滤波器(22)与第五单刀三掷开关(24)的第二不动端连接,所述第四单刀三掷开关(20)的第三不动端通过第三带通滤波器(23)与第五单刀三掷开关(24)的第三不动端连接,所述第五单刀三掷开关(24)的掷动端与信号转换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模拟混频器(15)的本振端与本振模块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杰,万宇,刘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鸿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