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路反相位脉冲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95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路反相位脉冲发生器,包括单脉冲调频发生电路、双路反相位电路和脉冲整形电路;所述脉冲整形电路包括第一子脉冲整形电路和第二子脉冲整形电路,所述单脉冲调频发生电路与双路反相位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双路反相位电路分别与第一子脉冲整形电路和第二子脉冲整形电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路反相位脉冲发生器,不需要占用额外的电源通道,也不用编写逻辑软件进行驱动,仅消耗开关电源内部稳压器的电流,降低了功耗。功耗。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路反相位脉冲发生器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双路反相位脉冲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满足更大的电流输出能力,需要将开关电源并联使用,节约电源数量,提升电源的利用率。当开关电源并联使用时,需要考虑外部时钟同步输入。在现有技术中,时钟同步方案通常采用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的逻辑软件管理时钟输出方案。
[0003]现有技术的时钟同步方案要求FPGA或MCU最小管理单元电路先于开关电源工作,使用FPGA或MCU最小管理单元电路的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口调制脉冲信号输出,并将脉冲信号传输至开关电源的外部时钟输入接口处。因为FPGA与MCU均需要多路供电,FPGA或MCU最小管理单元电路工作时存在额外功耗,导致功耗较大,且不工作,静态功耗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路反相位脉冲发生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路反相位脉冲发生器,包括单脉冲调频发生电路、双路反相位电路和脉冲整形电路;
[0006]所述脉冲整形电路包括第一子脉冲整形电路和第二子脉冲整形电路,所述单脉冲调频发生电路与双路反相位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双路反相位电路分别与第一子脉冲整形电路和第二子脉冲整形电路电性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单脉冲调频发生电路包括型号为LMC555的定时器U2,所述定时器U2的VCC引脚与其RST引脚连接,且所述定时器U2的VCC引脚还分别与接地电容C3、接地电容C4、INTVCC接点和可变电位器R5的第一不动端连接,所述定时器U2的DIS引脚分别与可变电位器R5的可动端、可变电位器R5的第二不动端和可变电位器R12的第一不动端连接,所述定时器U2的THR引脚与其TRI引脚连接,且所述THR引脚还分别与可变电位器R12的可动端、可变电位器R12的第二不动端、接地电容C10和接地电容C11连接,所述定时器U2的CON引脚与接地电容C9连接,所述定时器U2的DGND引脚接地,所述定时器U2的OUT引脚与双路反相位电路电性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双路反相位电路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中一次侧的一端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与定时器U2的OUT引脚连接,所述变压器T1中一次侧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变压器T1中二次侧的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中二次侧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子脉冲整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二子脉冲整形电路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T1中二次侧的中性点分别与接地电容C6、接地电容C8、接地
电阻R7和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INTVCC接点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T1所采用的型号为TC1

1T+。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脉冲整形电路包括型号为ADCMP391ARZ的比较器U1,所述比较器U1的IN+引脚与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VCC引脚分别与INTVCC接点、接地电容C1和接地电容C2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IN

引脚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7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INTVCC接点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可变电位器R21的第一不动端连接,所述可变电位器R21的可动端和第二不动端均接地,所述比较器U1的OUT引脚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INTVCC接点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为第一子脉冲整形电路的输出端,且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与接地电容C15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子脉冲整形电路包括型号为ADCMP391ARZ的比较器U3,所述比较器U3的IN+引脚与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比较器U3的VCC引脚分别与INTVCC接点、接地电容C12和接地电容C13连接,所述比较器U3的IN

引脚分别与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23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14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与INTVCC接点连接,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与可变电位器R22的第一不动端连接,所述可变电位器R22的可动端和第二不动端均接地,所述比较器U3的OUT引脚分别与电阻R13的一端和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INTVCC接点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为第二子脉冲整形电路的输出端,且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阻R2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与接地电容C16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INTVCC接点与+5V电压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路反相位脉冲发生器,不需要占用额外的电源通道,也不用编写逻辑软件进行驱动,仅消耗开关电源内部稳压器的电流,降低了功耗。
[0016](2)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简单,提升了适用性,更适合应用于高度集成的数字产品。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路反相位脉冲发生器的电路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路反相位脉冲发生器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20]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1]如图1所示,一种双路反相位脉冲发生器,包括单脉冲调频发生电路、双路反相位电路和脉冲整形电路。
[0022]所述脉冲整形电路包括第一子脉冲整形电路和第二子脉冲整形电路,所述单脉冲调频发生电路与双路反相位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双路反相位电路分别与第一子脉冲整形电
路和第二子脉冲整形电路电性连接。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单脉冲调频发生电路包括型号为LMC555的定时器U2,所述定时器U2的VCC引脚与其RST引脚连接,且所述定时器U2的VCC引脚还分别与接地电容C3、接地电容C4、INTVCC接点和可变电位器R5的第一不动端连接,所述定时器U2的DIS引脚分别与可变电位器R5的可动端、可变电位器R5的第二不动端和可变电位器R12的第一不动端连接,所述定时器U2的THR引脚与其TRI引脚连接,且所述THR引脚还分别与可变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路反相位脉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单脉冲调频发生电路、双路反相位电路和脉冲整形电路;所述脉冲整形电路包括第一子脉冲整形电路和第二子脉冲整形电路,所述单脉冲调频发生电路与双路反相位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双路反相位电路分别与第一子脉冲整形电路和第二子脉冲整形电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反相位脉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脉冲调频发生电路包括型号为LMC555的定时器U2,所述定时器U2的VCC引脚与其RST引脚连接,且所述定时器U2的VCC引脚还分别与接地电容C3、接地电容C4、INTVCC接点和可变电位器R5的第一不动端连接,所述定时器U2的DIS引脚分别与可变电位器R5的可动端、可变电位器R5的第二不动端和可变电位器R12的第一不动端连接,所述定时器U2的THR引脚与其TRI引脚连接,且所述THR引脚还分别与可变电位器R12的可动端、可变电位器R12的第二不动端、接地电容C10和接地电容C11连接,所述定时器U2的CON引脚与接地电容C9连接,所述定时器U2的DGND引脚接地,所述定时器U2的OUT引脚与双路反相位电路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路反相位脉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路反相位电路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中一次侧的一端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与定时器U2的OUT引脚连接,所述变压器T1中一次侧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变压器T1中二次侧的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中二次侧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子脉冲整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二子脉冲整形电路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路反相位脉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1中二次侧的中心 点分别与接地电容C6、接地电容C8、接地电阻R7和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INTVCC接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路反相位脉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1所采用的型号为TC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珠琳林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鸿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