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用的垃圾自动回收系统及其垃圾回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618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用的垃圾自动回收系统及其垃圾回收方法,包括设置于高层建筑中的竖井和用于盛装垃圾用的垃圾箱,还包括垃圾储存站、运输装置、垃圾运输站和挂载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楼层中设置垃圾储存站,用以存放垃圾箱,以便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且通过运输装置、挂载机构和垃圾运输站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及时将楼层间装有垃圾的垃圾箱运输至垃圾运输站内,以实现对垃圾的自动运输,避免长期放置产生臭味,降低对空气的污染和细菌的滋生,同时还能对垃圾储存站内的空垃圾箱进行补充,以便高层居民日常垃圾的投放,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用的垃圾自动回收系统及其垃圾回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用的垃圾自动回收系统及其垃圾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社区高层住宅的生活垃圾大多由个人投放到垃圾箱进行收集,社区附近建有小型垃圾收集转运站,通过将垃圾箱内的垃圾收集到小型垃圾站,经过垃圾站转运到大型垃圾转运车车箱,通过大型垃圾转运车转运到填埋场或其他垃圾后处理场;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高层建筑来说,比如写字楼、医院、行政大楼、银行等,由于地价和建筑成本原因,这种垃圾收集方式代价高昂。为解决高层住宅居民垃圾投放问题,人们针对高层建筑的垃圾投放和运输进行研究,开发出一系列设备对高层垃圾进行运输和处理,例如,申请日为2017.12.10,公开号为CN107916776A,专利技术名称为“适用于高楼层的垃圾回收系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层的建筑的垃圾回收系统;同样的,申请日为2020.05.28,公开号为CN111749430A,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高层建筑施工垃圾自动输送系统”,也公开了一种高层垃圾回收系统,但是,现有技术和前述专利大多采用气动运输管道来对高层建筑内的垃圾进行收集和转运,由于生活垃圾种类繁杂多样,采用气动运输管道对垃圾进行运输时容易使潮湿的垃圾黏附于管道壁上,久之容易造成气动运输管道的堵塞,不易对其进行清理;采用这种方式容易使垃圾所产生的臭味于楼层间散布,且容易滋生细菌,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故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用的垃圾自动回收系统及其垃圾回收方法。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层建筑用的垃圾自动回收系统,包括设置于高层建筑中的竖井和用于盛装垃圾用的垃圾箱,还包括:
[0005]垃圾储存站;用于对垃圾箱进行储存,所述垃圾储存站设置于高层建筑的楼层内;
[0006]运输装置;用于对装有垃圾的垃圾箱进行暂存与转运,还用于对空垃圾箱进行投放,所述运输装置设置于竖井内;
[0007]垃圾运输站;用于将运输装置卸载下来的装有垃圾的垃圾箱进行输送和转运,还用于对将要投放的空垃圾箱进行补充;
[0008]挂载机构;用于对垃圾箱进行挂载,所述挂载机构设置为多组,多组挂载机构均匀设置于运输机构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垃圾储存站内设置有水平运载机构,所述水平运载机构用于将装有垃圾的垃圾箱运送至竖井内,还用于将运输装置投放的空垃圾箱转运至垃圾储存站当中。
[0010]进一步地,所述垃圾运输站内相邻设置有垃圾输送机构和空箱补充机构,所述垃
圾输送机构用于对运输装置卸载的垃圾箱进行转运,所述空箱补充机构用于为运输装置补充空垃圾箱。
[0011]进一步地,所述垃圾输送机构和空箱补充机构可设置为皮带输送机。
[0012]进一步地,所述垃圾储存站设置有垃圾箱转运口,所述垃圾箱转运口用作垃圾箱储存站与竖井之间的转运通道。
[0013]进一步地,所述垃圾储存站内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备用空垃圾箱进行升降运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对位于升降机构上的垃圾箱进行固定。
[0015]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对备用空垃圾箱进行夹持与固定。
[0016]进一步地,所述垃圾储存站还设置有垃圾箱补充口,所述垃圾箱补充口位于垃圾箱转运口的上方,所述垃圾箱补充口用作空垃圾箱的投放通道。
[0017]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用于将空垃圾箱从竖井内投放至垃圾储存站内。
[0018]一种利用上述垃圾自动回收系统回收垃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步骤一:将装有垃圾的垃圾箱运送至竖井内,由所述挂载机构进行挂载,以使所述运输装置将装有垃圾的垃圾箱暂存于竖井内;
[0020]步骤二:由所述运输装置在预定时间将暂存于竖井内垃圾箱运输至垃圾运输站;于垃圾运输站内对装有垃圾的垃圾箱进行转运,以对卸载后的垃圾箱进一步处理;
[0021]步骤三:所述挂载机构将装有垃圾的垃圾箱卸载于垃圾运输站内;
[0022]步骤四:于垃圾运输站内通过挂载机构将空垃圾箱挂载于运输装置上;
[0023]步骤五:由所述运输装置将空垃圾箱运输至垃圾储存站处,所述挂载机构对空垃圾箱进行卸载,将空垃圾箱运送至垃圾储存站内以作备用。
[0024]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一中,对装有垃圾的垃圾箱的运载方式如下:由所述水平运载机构将装有垃圾的垃圾箱经过垃圾箱转运口运输至竖井内,所述挂载机构其进行挂载,完成后所述水平运载机构回复至原位置。
[0025]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一中,若更换固定机构上固定的备用空垃圾箱,控制升降机构将下降,将备用空垃圾箱运送至水平运载机构上,解除固定机构对备用空垃圾箱的固定作用,以对垃圾箱进行更换。
[0026]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一中,若更换夹持机构上固定的备用空垃圾箱,控制升降机构上升并运动至备用空垃圾箱下方,控制固定机构对备用空垃圾箱进行固定,并解除夹持机构的夹持作用,此时控制升降机构将下降,并将备用空垃圾箱放置于水平运载机构上,解除固定机构对备用空垃圾箱的固定作用,以对垃圾箱进行更换。
[0027]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五中,所述空垃圾箱的投放方式如下:所述水平运载机构经过垃圾箱转运口运动至竖井内,并对其中一组挂载机构卸载的空垃圾箱进行承托固定,所述水平运载机构回复至原位置并将空垃圾箱运送至垃圾储存站,所述升降机构对该空垃圾箱进行固定,并带动空垃圾箱至指定位置进行存储备用;
[0028]所述水平运载机构再次经过垃圾箱转运口运动至竖井内,并对另一组挂载机构卸
载的空垃圾箱进行承托固定,所述水平运载机构回复至原位置,以使该垃圾箱作为临时使用垃圾箱。
[0029]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五中,所述空垃圾箱的投放方式如下:所述升降机构上的平移机构运动至竖井内,并对其中一组挂载机构卸载的空垃圾箱进行承托固定,所述平移机构回复至原位置并将空垃圾箱运送至垃圾储存站,所述升降机构下降,将其承载的空垃圾箱放置于水平运载机构上;
[0030]所述升降机构回复至原位置,所述升降机构上的平移机构再次经过垃圾箱补充口运动至竖井内,并对另一组挂载机构卸载的空垃圾箱进行承托固定,所述水平运载机构回复至原位置并将空垃圾箱运送至垃圾储存站,以使该空垃圾箱作为备用空垃圾箱。
[0031]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五中,所述空垃圾箱的储备方式如下:所述升降机构带动空垃圾箱上升,将垃圾箱运送至夹持机构的夹持区域,由夹持机构对空垃圾箱进行夹持固定,并解除升降机构上固定机构对空垃圾箱的固定作用,以使该垃圾箱作为临时使用垃圾箱。
[0032]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五中,所述空垃圾箱的储备顺序为自上而下依次储备。
[0033]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用的垃圾自动回收系统,包括设置于高层建筑中的竖井(1)和用于盛装垃圾用的垃圾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垃圾储存站(3);用于对垃圾箱(2)进行储存,所述垃圾储存站(3)设置于高层建筑的楼层内;运输装置(4);用于对装有垃圾的垃圾箱(2)进行暂存与转运,还用于对空垃圾箱(2)进行投放,所述运输装置(4)设置于竖井(1)内;垃圾运输站(5);用于将运输装置(4)卸载下来的装有垃圾的垃圾箱(2)进行输送和转运,还用于对将要投放的空垃圾箱(2)进行补充;挂载机构(6);用于对垃圾箱(2)进行挂载,所述挂载机构(6)设置为多组,多组挂载机构(6)均匀设置于运输机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用的垃圾自动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储存站(3)内设置有水平运载机构(7),所述水平运载机构(7)用于将装有垃圾的垃圾箱(2)运送至竖井(1)内,还用于将运输装置(4)投放的空垃圾箱(2)转运至垃圾储存站(3)当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用的垃圾自动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运输站(5)内相邻设置有垃圾输送机构(8)和空箱补充机构(9),所述垃圾输送机构(8)用于对运输装置(4)卸载的垃圾箱(2)进行转运,所述空箱补充机构(9)用于为运输装置(4)补充空垃圾箱(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用的垃圾自动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储存站(3)设置有垃圾箱转运口,所述垃圾箱转运口用作垃圾箱(2)储存站与竖井(1)之间的转运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层建筑用的垃圾自动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储存站(3)内设置有升降机构(10),所述升降机构(10)用于带动备用空垃圾箱(2)进行升降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层建筑用的垃圾自动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楼哒物流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