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用模块化充电电池及电池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15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43
一种电动汽车用模块化充电电池及电池单元,属于电动汽车领域。包括电池本体,其设有可折叠的提拉结构;定位孔结构,设于所述电池本体上方;定位销结构,设于所述电池本体下方;所述电池本体还设有电源接口和具备唯一身份标识及充放电次数记录功能的芯片和/或类RFID标签的芯片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标识芯片与配套的智能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用模块化电池智能充换电装置和电动汽车电池模块化管理系统配合,可以实现电池电量、充放电次数等的实时监控、电池充电与使用场景彻底分开、快速完成电池组更换与费用结算、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有效跟踪等,实现比加油更快捷、更便宜的用户体验,解决里程焦虑。焦虑。焦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用模块化充电电池及电池单元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模块化充电电池及电池单元。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困扰电动汽车车主的里程焦虑现象愈发突出,而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快速、便捷地给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电池续航短以及在寒冷地区电池不耐用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模块化充电电池及电池单元,通过更换电池或电池单元实现对电动汽车进行续航,通过保温层和保温介质的设置,有效延长了电池的续航时间,充电电池都设有一个具备唯一身份标识及充放电次数记录功能的芯片和/或类RFID标签,可与智能电动汽车管理系统、智能充放电装置等通过芯片读写接口做实时交互,从而实现电池的数据信息全网共享,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状态实时监控。
[0004]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电动汽车用模块化充电电池,包括:
[0006]电池本体,其设有可折叠的提拉结构;
[0007]定位孔结构,设于所述电池本体上方;
[0008]定位结构,设于所述电池本体下方;
[0009]所述电池本体还设有电源接口和具备唯一身份标识及充放电次数记录功能的芯片和/或类RFID标签的芯片接口;
[0010]所述电池,都设有一个具备唯一身份标识及充放电次数记录功能的芯片和/或类RFID标签,可与智能电动汽车管理系统、智能充放电装置等通过芯片读写接口做实时交互。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结构和定位结构的数量均为2。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接口和芯片接口位于所述电池本体下方。
[0013]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电动汽车用模块化充电电池单元,包括:
[0014]若干上述的充电电池,内置于电池箱内;
[0015]用于封盖电池箱的电池箱上盖,其上方设置上盖把手;所述电池箱和电池箱上盖为一体式或分离式;
[0016]用于与汽车车体进行连接的电池单元定位结构,其位于所述电池箱上。
[0017]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箱上盖上设有若干用于与所述定位孔结构配合连接的上盖定位柱。
[0018]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池抱紧连杆,分别与用于抱紧电池的电池抱紧左连杆和电池抱紧右连杆连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箱上设有充电接口和用于反向供电的储能电源接口。
[0020]进一步的,包括:保温层,其底部、周边和上层分别设置有保温介质。
[0021]进一步的,还包括:
[0022]保温层传感器,其位于所述保温层内部;
[0023]传感器触点,设置在所述充电电池;
[0024]所述充电电池下方设置充电电池传感器。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模块化充电电池及电池单元通过更换电池或电池单元实现对电动汽车进行续航,通过保温层和保温介质的设置,有效延长了电池的续航时间;通过芯片与配套的智能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用模块化电池智能充换电装置和电动汽车电池模块化管理系统配合,可以实现电池电量、充放电次数等的实时监控、电池充电与使用场景彻底分开、快速完成电池组更换与费用结算、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有效跟踪等,实现比加油更快捷、更便宜的用户体验,解决里程焦虑。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一;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二;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仰视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模块化充电电池单元俯视图;
[0033]图7本专利技术模块化充电电池单元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本专利技术模块化电池单元保温结构示意图;
[0035]图9为本专利技术模块化电池单元抱紧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

电池本体、2

提拉结构、3

定位孔结构、4

定位结构、5

电源接口、6

芯片接口、7

电池单元定位结构、8
‑ꢀ
电池箱、9

电池箱上盖、10

上盖把手、11

上盖定位柱、12

充电接口、13

储能电源接口、14

充电电池、15

电池抱紧连杆、16

保温层、 17

保温介质、18

充电电池传感器、19

传感器触点、20

保温层传感器、21

电池抱紧左连杆、22

电池抱紧右连杆、51

上盖保温层、52
‑ꢀ
周边保温层、53

底层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1

9对电动汽车用模块化充电电池及电池单元做进一步说明。
[0038]实施例1
[0039]一种电动汽车用模块化充电电池,包括:
[0040]电池本体1,其设有可折叠的提拉结构2;
[0041]定位孔结构3,设于所述电池本体1上方;
[0042]定位结构4,设于所述电池本体1下方;
[0043]所述电池本体1还设有电源接口5和具备唯一身份标识及充放电次数记录功能的芯片和/或类RFID标签及芯片接口6。
[0044]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结构3和定位结构4的数量均为2(*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数量)。所述定位结构4用于将充电电池14下部与电池箱8定位。
[0045]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接口5和芯片及芯片接口6位于所述电池本体1下方(*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位置)。
[0046]所述电池本体1可按照实际需要定制具体的形状和尺寸;所述提拉结构2方便电池的提拉和运输,该结构可以折叠,收纳到电池凹槽内;所述定位孔结构3与箱体的上盖配合,确保电池定位准确,不窜动;所述定位结构4与箱体的下部沟槽配合,确保电池定位准确,不窜动;所述电源接口5用于电源的充放电;所述芯片接口6为标识芯片的接口模块,与配套的充换电装置/电动汽车等的芯片读写装置配合,实现信息交互。
[0047]1、本电动汽车用模块化智能充电电池(以下简称“本电池”)采用标准化设计,保证全网通用:
[0048]①
电池的外形尺寸、设计(定位、抱紧等)规格、充放电接口标准化,确保与智能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智能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用模块化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本体(1),其设有可折叠的提拉结构(2);定位孔结构(3),设于所述电池本体(1)上方;定位结构(4),设于所述电池本体(1)下方;所述电池本体(1)还设有电源接口(5)和具备唯一身份标识及充放电次数记录功能的芯片和/或类RFID标签及芯片接口(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模块化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结构(3)和定位结构(4)的数量均为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模块化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口(5)、芯片、芯片接口(6)位于所述电池本体(1)下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模块化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具备唯一身份标识及充放电次数记录功能的芯片和/或类RFID标签与智能电动汽车管理系统、智能充放电装置通过芯片读写接口做实时交互。5.一种电动汽车用模块化充电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电池(14),内置于电池箱(8)内;用于封盖电池箱(8)的电池箱上盖(9),其上方设置上盖把手(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马旭东解翠英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盈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