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膜团粒造粒PLC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595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E膜团粒造粒PLC控制系统,涉及PLC控制技术领域,其步骤如下:获取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阈值及冷却温度和冷却时间阈值;控制PE膜团粒造粒相关的设备工作,并进行监测;获取监测识别的模拟量信号;对获取的模拟量进行数据转换;轮询采集各硬件部分的温度和造粒过程中粒子的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轮询式采集温度解决了一块PLCAT模块监测超过模块通道数量的温度监测问题,显著节省了设备成本;加热和冷却控制的分别独立,并且根据加热和冷却工艺分别的特点适用不同的算法,解决了设备工作过程中加热和冷却逻辑混乱的问题,使设备更加节能、高效,实现PE膜团粒造粒设备的稳定温控,实现设备加热与冷却控制互不干扰。实现设备加热与冷却控制互不干扰。实现设备加热与冷却控制互不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膜团粒造粒PLC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PLC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PE膜团粒造粒PLC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PE保护膜,全名为Polyethylene,是结构最简单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当今世界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PE保护膜以特殊聚乙烯(PE)塑料薄膜为基材,根据密度的不同分为高密度聚乙烯保护膜、中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人们对于生活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也在不断的出现。就是这样的看似普通但是给我们的生活也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过去对于一些产品的包装运输中出现的问题,在过去,我们的许多产品在运输的过程中经常的出现问题,最常见的就是磨损问题,这样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很大的。因为有些物品一旦磨损,基本上也就没有什么用了。在传统的包装中,我们的食品行业和医疗行业用到的量是非常的大的。过去的使用包装对于环境的污染是非常的大。同时,pe保护膜在生产上的工艺在不断的改进,我们使用的范围也在不断的增大。
[0003]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控制程序主要存在温度控制不够精确、逻辑混乱等问题,或PID计算后加热或冷却时间过短,导致加热或冷却启停频繁,致使电气元件损坏,造成产能低、能耗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PE膜团粒造粒PLC控制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PE膜团粒造粒PLC控制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PE膜团粒造粒PLC控制方法,其步骤如下:
[0007]获取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阈值及冷却温度和冷却时间阈值;
[0008]控制PE膜团粒造粒相关的设备工作,并进行监测;
[0009]获取监测识别的模拟量信号;
[0010]对获取的模拟量进行数据转换;
[0011]轮询采集各硬件部分的温度和造粒过程中粒子的温度;
[0012]根据采集的粒子温度通过自写PID算法自适应调整加热时间;
[0013]根据采集粒子温度通过加热控制算法得出计算结果,判断是否超过阈值,控制冷却风扇的启停。
[0014]优选地,对获取的模拟量进行数据转换,对获取PLCAI模块监测识别的模拟量信号,转换为便于理解的物理数值,将想要输出的信号,转换为PLCAO模块可识别的数字信号,经PLCAO模块转换为模拟量信号进行输出。
[0015]优选地,自写PID算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0016]修正给定值;
[0017]计算比例部分;
[0018]判断积分是否饱和;
[0019]计算变速积分;
[0020]活用微分项;
[0021]将比例、积分、微分部分累加得出控制输出量。
[0022]优选地,加热控制算法计算步骤如下:
[0023]建立控制对象数学模型;
[0024]进行滞后补偿计算;
[0025]采用具有积分分离作用的PID增量式进行计算;
[0026]采用PWM技术对温度进行高精度闭环连续控制。
[0027]优选地,控制对象数学模型建立步骤如下:
[0028]获取对象特性,并进行计算;
[0029]根据对象传递函数进行分析;
[0030]确定对象飞升曲线。
[0031]一种PE膜团粒造粒PLC控制系统,包括:
[0032]温度和时间阈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阈值及冷却温度和冷却时间阈值;
[0033]设备控制与检测模块:用于控制PE膜团粒造粒相关的设备工作,并进行监测;
[0034]模拟量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测识别的模拟量信号;
[0035]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对获取的模拟量进行数据转换;
[0036]温度采集模块:用于轮询采集各硬件部分的温度和造粒过程中粒子的温度;
[0037]加热时间调整模块:用于根据采集的粒子温度通过自写P I D算法自适应调整加热时间;
[0038]阈值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采集粒子温度通过加热控制算法得出计算结果,判断是否超过阈值,控制冷却风扇的启停。
[0039]优选地,所述加热时间调整模块包括:
[0040]给定值修正单元:用于修正给定值;
[0041]比例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比例部分;
[0042]饱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积分是否饱和;
[0043]积分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变速积分;
[0044]微分项运用单元:用于活用微分项;
[0045]累加计算单元:用于将比例、积分、微分部分累加得出控制输出量。
[0046]优选地,所述阈值判断模块包括:
[0047]数学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控制对象数学模型;
[0048]补偿计算单元:用于进行滞后补偿计算;
[0049]增量式计算单元:采用具有积分分离作用的PID增量式进行计算;
[0050]闭环控制单元:用于采用PWM技术对温度进行高精度闭环连续控制。
[0051]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轮询式采集温度解决了一块PLCAT模块监测超过模块通道数量的温度监测问题,显著节省了设备成本;加热和冷却控制
的分别独立,并且根据加热和冷却工艺分别的特点适用不同的算法,解决了设备工作过程中加热和冷却逻辑混乱的问题,使设备更加节能、高效,实现PE膜团粒造粒设备的稳定温控,实现设备加热与冷却控制互不干扰。
附图说明
[005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PE膜团粒造粒PLC控制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0053]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PE膜团粒造粒PLC控制方法的自写PID算法的计算步骤流程示意图;
[0054]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PE膜团粒造粒PLC控制方法的加热控制算法计算步骤流程示意图;
[0055]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PE膜团粒造粒PLC控制方法的控制对象数学模型建立步骤步骤示意图;
[0056]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58]参照图1

4,一种PE膜团粒造粒PLC控制方法,其步骤如下:
[0059]S1:获取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阈值及冷却温度和冷却时间阈值;
[0060]S2:控制PE膜团粒造粒相关的设备工作,并进行监测;
[0061]S3:获取监测识别的模拟量信号;
[0062]S4:对获取的模拟量进行数据转换,对获取PLCAI模块监测识别的模拟量信号,转换为便于理解的物理数值,将想要输出的信号,转换为PLCAO模块可识别的数字信号,经PLCAO模块转换为模拟量信号进行输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膜团粒造粒PL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获取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阈值及冷却温度和冷却时间阈值;控制PE膜团粒造粒相关的设备工作,并进行监测;获取监测识别的模拟量信号;对获取的模拟量进行数据转换;轮询采集各硬件部分的温度和造粒过程中粒子的温度;根据采集的粒子温度通过自写PID算法自适应调整加热时间;根据采集粒子温度通过加热控制算法得出计算结果,判断是否超过阈值,控制冷却风扇的启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膜团粒造粒PL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获取的模拟量进行数据转换,对获取PLCAI模块监测识别的模拟量信号,转换为便于理解的物理数值,将想要输出的信号,转换为PLCAO模块可识别的数字信号,经PLCAO模块转换为模拟量信号进行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膜团粒造粒PL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写PID算法的计算步骤如下:修正给定值;计算比例部分;判断积分是否饱和;计算变速积分;活用微分项;将比例、积分、微分部分累加得出控制输出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膜团粒造粒PL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控制算法计算步骤如下:建立控制对象数学模型;进行滞后补偿计算;采用具有积分分离作用的PID增量式进行计算;采用PWM技术对温度进行高精度闭环连续控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E膜团粒造粒PLC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对象数学模型建立步骤如下:获取对象特性,并进行计算;根据对象传递函数进行分析;确定对象飞升曲线。6.一种PE膜团粒造粒PLC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和时间阈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阈值及冷却温度和冷却时间阈值;设备控制与检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延鑫樊学明宋言占刘方毅
申请(专利权)人:英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