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光电检测的水位监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井内油液监控领域,具体是基于光电检测的水位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为CN11141304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飞机大翼油箱干舱漏油的氦气法修理工具,包括盖板组件、4号滑轨堵盖、气压表盒、氦气瓶、直接氦气瓶气管、进气管、测压管和氦气检测仪。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利用飞机大翼干舱的封闭性结构,拆除干舱接近口的盖板后,在飞机大翼前梁4号滑轨开口处处安装滑轨堵盖,在干舱接近口处安装盖板组件,并在盖板组件上设两个气嘴,一接氦气一接监测表。氦气瓶的高压氦气经过调压后通入密闭的干舱,在压力作用下,氦气通过干舱内的飞机大翼油箱外漏点,经过漏油路径进入到飞机大翼油箱的内漏点,在飞机大翼油箱内部用氦气检测仪确定内漏点的位置,从而根据厂家维护手册完成飞机大翼油箱燃油渗漏的修理。此工具制作简单,检测方便、快速、可靠。
[0003]但是,如何针对机场内,对于井下的水位监测,如何根据水面情况来判定飞机是否产生泄露情况,在漏油,缺乏一种合理设备,基于此,现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光电检测的水位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模块,该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惯性分析确定入射点的位置,并通过向入射点照射光束,在反射点检测到反射光束,比对反射光束和入射光束之间的照度差值,得到每一个入射点的损失标参值;还根据惯性分析确定平测区域和高测区域;得到损失标参值Ci、平测区域和高测区域整合形成的标准信息;检测模块实时获取到所有监测区域的实时照度损失,将其标记为实时损值Zi,i=1、...、n;实时损值Zi带有位置标识;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将实时损值Zi传输到数据发送模块,数据发送模块将实时损值Zi传输到数据接收模块,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将实时损值Zi传输到处理器,处理器接收数据接收模块传输的实时损值Zi,并将其传输到智能判定单元,智能判定单元接收处理器传输的实时损值Zi,并结合预存库对其进行相关判定,并根据判定情况产生泄露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电检测的水位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模块包括在井下设置的若干组检测单元和位置确定单元;位置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入射点、反射点、平测区域和高测区域;检测单元用于向入射点发射光束,在反射点接收光束,并比对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之间的照度差值,之后在水面没有任何油污的时候进行检测,得到损失标参值Ci,i=1...n。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电检测的水位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检测单元包括在井下指定位置设置的光源,用于向入射点发射光束,该光束射向井下水面的入射点,之后经过反射后投入到井中某一个位置,将该位置标记为反射点;之后在反射点设置光照传感器,自动获取到初始发射出的发射光束和经由反射点光照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光束之间的照度差值,将该照度差值标记为损失参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光电检测的水位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模块还包括位置确定单元,此处确定反射点通过位置确定单元进行,位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惯性分析确定入射点的位置,惯性分析具体方式为:S1:将井下水面按照面积均分为X1份,相同面积的区域,将其标记为监测区域;X1为预设数值;S2:之后进行漏油实验,在井盖上方设置一漏油的油箱,经过T1时间后获取到每个监测区域的漏油面积,将漏油面积除以监测区域的总面积,得到污染占比;此处T1为预设时间;S3:重复漏油实验X2次,X2为预设数值;S4:得到在X2次中每个监测区域的漏油次数,将该漏油次数除以X2,得到惯性占比;S5:之后利用公式计算每个监测区域的受性要值,具体计算公式为:受性要值=0.43*惯性占比+0.57*污染占比;0.43和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良,张奇峰,郑乐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南方航空油料辅机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