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井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556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2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竖井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良地质条件下施工竖井时按照一般方法施工时,施工过程中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竖井施工方法,在井身开挖之前对井口段施作超前支护,增强了后续井身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另外,在马头门施工之后,由井底自下而上采用分瓣式机械一体化滑模法施作井身二衬以及中隔板,即竖井为复合衬砌,由一次衬砌与二次衬砌组成,其中一次衬砌为承载结构,二次衬砌为装饰、防水等辅助功能,增强了竖井的稳定性以及防水性,同时可作为安全储备并起到减少运营期间通风阻力的作用。到减少运营期间通风阻力的作用。到减少运营期间通风阻力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竖井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管道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竖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竖井施工难度较大,尤其是在一些不良地质条件下施工,例如竖井所在位置岩石裂隙发育稳定性差,直接开挖难以成型,大多以IV、V类围岩为主、围岩分布主要为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呈强风化、中风化,局部具麻状构造,原岩结构、构造大部分破坏,节理裂隙发育,稳定性较差。按照一般的施工方法难以组织施工,从而影响总体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竖井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良地质条件下施工竖井时按照一般方法施工时,施工效率低,施工过程中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竖井施工方法,包括:井口段施工;在井口段施作超前支护;井身开挖;施作井身段模筑混凝土,形成井身一衬;马头门施工;以及由井底自下而上采用分瓣式机械一体化滑模法施作井身二衬以及中隔板。
[0005]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井身开挖包括:对井身基岩段进行掘进;利用钻机对井身基岩段进行超前探水;以及当工作面的涌水量大于10m3/h时,对所述工作面进行超前注浆;或当所述工作面的涌水量小于或者等于10m3/h时,继续在所述工作面上对所述井身岩段进行掘进。
[0006]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利用钻机对井身基岩段进行超前探水,包括:在所述工作面埋设孔口管;采用起吊勾头的方式从井口将钻机进行下放,钻机下放时,与所述起吊勾头对应的绞车匀速行驶,且所述钻机的下放速度小于或者等于2m/s;钻机下放到工作面后,根据所述钻孔位置以及所述方位通过打锚杆地锚把钻机在工作面固定牢靠;将所述钻机移到位,根据所述孔口管角度摆正,使得所述钻机与所述孔口管对中,将所述钻机的钻头放入所述孔口管内,所述钻机实施钻进作业。
[0007]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工作面埋设孔口管包括:采用Φ108
×
4mm无缝钢管制作孔口管;用水灰比0.5:1的水泥浆对所述孔口管进行灌注,所述水泥浆充满所述孔口管及所述孔口管的孔壁空隙;所述水泥浆凝固后,采用C

S水泥液浆对所述孔口管进行注浆加固;所述C

S水泥液浆凝固48小时后,用四根锚杆及钢板对所述孔口管进行固定。
[0008]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锚杆为树脂锚杆。
[0009]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采用Φ108
×
4mm无缝钢管制作孔口管之前,所述在所述工作面埋设孔口管还包括:当所述工作面岩层破碎、软弱或有断层时,对所述工作面施作混凝土止浆垫。
[0010]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井口段施作超前支护,包括:布置多个小导管的分布位置,其中,每3m设置一环所述小导管,且每环中相邻两个小导管之间的环向间距为40cm;采
用YT

28凿岩钻机将多个所述小导管打入地层,且所述小导管的端头置于岩层内;以及对多个所述小导管进行注浆。
[0011]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小导管的外插角20~22
°

[0012]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由井底自下而上采用分瓣式机械一体化滑模法施作井身二衬以及中隔板时,所述分瓣式机械一体化滑模法中的液压滑升模板为二次衬砌和中隔板一体化模板。
[0013]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由井底自下而上采用分瓣式机械一体化滑模法施作井身二衬以及中隔板时,所述井身二衬为单侧滑模施工,所述中隔板为双侧滑模施工。
[0014]本申请提供的竖井施工方法,包括:井口段施工;在井口段施作超前支护;井身开挖;施作井身段模筑混凝土,形成井身一衬;马头门施工;以及由井底自下而上采用分瓣式机械一体化滑模法施作井身二衬以及中隔板。在井身开挖之前对井口段施作超前支护,增强了后续井身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另外,在马头门施工之后,由井底自下而上采用分瓣式机械一体化滑模法施作井身二衬以及中隔板,即竖井为复合衬砌,由一次衬砌与二次衬砌组成,其中一次衬砌为承载结构,二次衬砌为装饰、防水等辅助功能,增强了竖井的稳定性以及防水性,使得能够在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竖井,同时可作为安全储备并起到减少运营期间通风阻力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5]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0016]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竖井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7]图2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竖井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8]图3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竖井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4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竖井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5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竖井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1]图6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竖井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2]图7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竖井施工方法中的超前支护中小导管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0023]图8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竖井施工方法中的超前支护中小导管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
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5]另外,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26]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7]图1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竖井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竖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步骤S101:井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口段施工;在井口段施作超前支护;井身开挖;施作井身段模筑混凝土,形成井身一衬;马头门施工;以及由井底自下而上采用分瓣式机械一体化滑模法施作井身二衬以及中隔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身开挖包括:对井身基岩段进行掘进;利用钻机对井身基岩段进行超前探水;以及当工作面的涌水量大于10m3/h时,对所述工作面进行超前注浆;或当所述工作面的涌水量小于或者等于10m3/h时,继续在所述工作面上对所述井身岩段进行掘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钻机对井身基岩段进行超前探水,包括:在所述工作面埋设孔口管;采用起吊勾头的方式从井口将钻机进行下放,钻机下放时,与所述起吊勾头对应的绞车匀速行驶,且所述钻机的下放速度小于或者等于2m/s;钻机下放到工作面后,根据所述钻孔位置以及所述方位通过打锚杆把所述钻机在工作面固定牢靠;以及将所述钻机移到位,根据所述孔口管的角度摆正所述钻机,使得所述钻机与所述孔口管对中,将所述钻机的钻头放入所述孔口管内,所述钻机实施钻进作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竖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工作面埋设孔口管包括:采用Φ108
×
4mm无缝钢管制作孔口管;用水灰比0.5:1的水泥浆对所述孔口管进行灌注,所述水泥浆充满所述孔口管及所述孔口管的孔壁空隙;所述水泥浆凝固后,采用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贺起董赛李刚李坤黄登侠杨雄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