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473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具有一个外壳,其上有一带切口的台级以及一对相互平行的端头孔;一个盖部件,在台级及盖部件的接触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对凹槽,它们相接合时形成引导孔、一对分支凹槽,它们相接合时形成与电端头弯折角度相同的端头固定孔。通过把电端头分别插入端头孔、引导孔、端头固定孔,就能够容易和牢固地组装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例如象用于连接至电源的插销或插座。作为传统的嵌入式电连接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包括一个电端头在其内通过内插线脚整体地形成的外壳,而另一种类型是一种组装型的,其中电端头被置于分开的外壳之间。对于上述内插线脚的类型,如果在电连接器和导电线的连接部分或者电连接端子附近产生断路时,电连接器是不能修理的。所以,通常只能用新的将全部导线和连接器都换掉。而对于组装式的电连接器则可以修复这些断路部分,因而必须分开和打开外壳,用以连接电端头和导线。在这种情况下,各连接端头的两个端部都必须嵌入对应的外壳的接合部分,这种工作要花费很多时间。本专利技术旨在通过在外壳的末端提供简单的结构,来克服上述问题,简化电连接器的组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它包括:含有相互并行的一对端头孔的外壳,以及由沿两端头孔二者的经向中心线分离该外壳的端部而形成带切口台级,一个盖部件通过螺钉-->被固定到所述带切口台级,一对弯曲的电连接端头分别被插入到所述端头孔之口。在上述带切口台级和所述盖部件两者的接触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对凹槽,用以在接触时形成引导孔,直接与所述端头孔相串连,以及一对分支凹槽,用以在接触时形成端头固定孔,分别以所述电端头弯曲的角度从对应的凹槽上分支而出。上述电端头被插入端头孔、对应的引导孔以及对应的端头固定孔,并与它们相啮合。根据上述结构,在外壳的带切口台级上的凹槽以及分支凹槽分别是引导孔的一部分以及端头固定孔的一部分。在组装该电连接器时,每一电端头穿过在带切口台级上作为一引导凹槽的凹槽,并且被插入与该引导凹槽相连接的端头孔,然后沿轴向地转动电端头,使之与对应的分支凹槽相啮合。因此,完全地防止了电端头的转动、升高和从其位置上移开。然后,通过使盖部件的接触面上的凹槽与分支凹槽分别与带切口台级的凹槽和分支凹槽相对接,使得电端头被固定和啮合于盖部件和带切口台级之间,然后用锣钉将盖部件和带切口台级固定在一起。因此,可以容易地组装电连接器,而没有电端头的转动、上升、以及位置移动。图1是采用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的一种磁疗仪器主视图。图2是图1的横剖视图。图3是表示了电连接器的安装状态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沿图4的Ⅳ-Ⅳ线的剖视图。图6是外壳的平面图。图7是图6的侧视图。图1~图3示出了一个向人体施加交变磁场以增进血液循环的磁疗仪器。这个磁疗仪器包括多个壳体,每一壳体包含一个产生交变磁场的磁场发生器,它们由铰链机构12枢轴地连接,并且在两个端部的壳体1a上有缚接带13。该治疗器被安装到人体的各部位上,将来自各磁场发生器的交变磁场在施加到人体上。外壳1中的磁场发生器通过引线14相互连接,而对于每一壳体1a,附接有带13的侧端提供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2。上述每一外壳1都由一对分体壳组成。在外壳1a的分体壳接触面上,形成有一个接合电连接器2的接合部分15。如图4~图7所示,电连接器2包括,一对端头孔31、31,它们平行地贯穿,通过沿两端头孔31的经向中心分开外壳3的端部分而形成一个带切口的台级32,一个通过螺钉固定于该带切口台级32的盖部件4,以及一对电端头5、5。在外壳3上,形成有一个围绕着端头孔31的开口并配接于对应的连接器6的筒形部分33,在其外周上形成有螺纹34,用以连-->接为该连接器6所提供的一个袋型螺帽61。在带切口台级32以及盖部件4的接触面上,形成有直接与对应端头孔31、31相串接的凹槽35、41,以及与对应的凹槽35、41垂直地连通的分支凹槽36、42。当盖部分4被固定到带切口的台级32上时,由相对的凹槽35、41形成通向端头孔31的引导孔37,由相对的分支凹槽36、42形成分支而出的与引导孔37相连通的端头固定孔38。电连接端头5为圆形轴向引脚状端头,其大小适合于端头孔31、引导孔37以及端头固定孔38,并且通过在适当的位置弯曲成一定角度,例如直角,分别在一端形成与电连接器6相接合的端头部分51,在另一端形成与端头固定孔38相接合的固定部分52。固定部分52的端部与外壳1a中的引线14相连接。而每一电连接端头5通过将端头部分51穿过带切口台级32上对应的凹槽35而插入对应的端头孔31,并且下折固定部分52使之与对应的分支凹槽36相啮合而被固定的;盖部件被固定到带切口台级32上。这时,端头部分51分别伸入筒形部分33之内,对应的固定部分52被置位于并固定于由分支凹槽36、42形成对应端头固定孔38中。在盖部件4及外壳3上,提供有平行于两端头固定孔38而伸出并置位于它们之间的隔板39、43,以便提供两个电端头5、5之间的隔离。在盖部分4和外壳体3的接触面上,形成有一个用于定位盖-->部分4的榫钉7和榫钉孔71,以及用于在正确位置旋接的孔。另外,各端头固定孔相对于对应引导孔37的弯曲角度并不一定限定为直角,它可以根据电连接器2的安装条件而加以改变。在组装上述电连接器2时,每一电端头5穿过在带切口台级32上作为引导凹槽的凹槽35,并且被插入到与该引导凹槽相连接的端头孔31之中。然后轴向地转动电端头5,以使其固定部分52与对应的分支凹槽36相啮合。切口台级32上的凹槽35作为引导槽,因此在连通的连接端孔31上插入电连接端子5,电连接端子5在转轴的固定部件52的分支凹槽36上接合。因此,电端头5的转动、升高、及移离其位置的情况被完全防止。接着,通过使盖部件4上的凹槽41及分支凹槽42分别与带切口台级2上的凹槽35和分支凹槽36相对接,将电端头固定和啮合于盖部件4和带切口台级2之间。然后通过螺钉将盖部件4和带切口台级加以固定。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2并不一定限制用于图示的治疗仪器,它也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仪器和办公设备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个外壳,它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端头孔,一个通过沿两个端头孔径向中心线分开的外壳的端部而形成的带切口台级;一个盖部分,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带切口台级上;一对弯折的电端头,它们分别被插入所述端头孔之内;其中在所 述带切口台级的和所述盖部件的接触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对用于接触时形成引导孔的凹槽,它们与所述端头孔直接相串连,以及一对用于接触时形成端头固定孔的分支凹槽,它们以所述电端头弯折的角度从对应的凹槽分支而出;每一所述电端头分别被插入到端头孔、对 应的引导孔、以及对应的端头固定孔之中,并与它们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个外壳,它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端头孔,一个通过沿两个端头孔径向中心线分开的外壳的端部而形成的带切口台级;一个盖部分,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带切口台级上;一对弯折的电端头,它们分别被插入所述端头孔之内;其中在所述带切口台级的和所述盖部件的接触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对用于接触时形成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健康增进研究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