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接线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101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极夹持部是将金属带弯成一环状而成型的,在其两端设有一对凸片。在该凸片自由端,通过垂直地向相对的凸片弯曲而形成一挡止装置。另外,除了从电极夹持部延伸至凸片的顶边缘向外突伸及沿凸片底往外伸出的凸缘外,分别从凸缘连续的挡止装置的顶边缘及底边设有加强部。因为挡止装置的变形被加强部防止,因而因过度直径缩小而导致的电极保持部的变形得到可靠的防止。(*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接线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用于将一电缆联接至一安装于诸如汽车上的蓄电池的蓄电池接线头。图1所示的是这种类型的一种传统的蓄电池接线头,其中一电极夹持部31是通过将一金属带弯成圆形而形成,而一对凸片32及33则是通过延伸其两端从而相互相对而形成的。一用于联接一电缆34的接线管35成形为该凸片32的一部分,而一当该自由端被垂直弯曲时能与相对的该凸片32相接触的挡止装置36成形为另外一凸片33的一部分,相适配的螺栓孔则成形于两个凸片32及33中。在该电极夹持部31被安装至一自蓄电池B伸出的电极P后,当一插过螺栓孔的螺栓37和一用螺纹固定在其端的螺母38被拧紧时,该两凸片32及33被相互拉近并造成该电极夹持部31直径缩小,从而通过将该电极夹持部压至该电极P的外圆柱表面而达到接触。通过与相对的凸片32接触的挡止装置36来限制接线头的过度拧紧。但是,该传统产品的结构由一个挡止装置36承受拧紧力,而该电极P是由其材料相对较软的铅制成的,因而如图2所示在该挡止装置36与该凸片32相接触后,将会发生该挡止装置36的尖部在该凸片32之上的滑动及平面变形,从-->而因电极夹紧部31加深与电极P的配合而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蓄电池接线头,包括: 一通过将金属带弯成一环形而形成的电极夹持部; 一对从所述的电极夹持部的两端向外延伸从而相互面对的第一和第二凸片;及 一装配于两凸片之间的螺栓;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夹持部通过拧紧所述螺栓而使所述的一对凸片沿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而变形以减小其直径,从而被压在该蓄电池电极上, 所述的蓄电池接线头还包括: 一限制所述两凸片的移动的挡止装置,该挡止装置是通过将所述第一凸片的一自由端向所述第二凸片变曲而成形的,从而在所述螺栓被拧紧时和所述的第二凸片接触;及 一从所述凸片延伸至所述挡止装置的用于保持所述挡止装置形状的加强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5-5-12 138592/95;JP 1995-5-16 142584/951.一蓄电池接线头,包括:一通过将金属带弯成一环形而形成的电极夹持部;一对从所述的电极夹持部的两端向外延伸从而相互面对的第一和第二凸片;及一装配于两凸片之间的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夹持部通过拧紧所述螺栓而使所述的一对凸片沿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而变形以减小其直径,从而被压在该蓄电池电极上,所述的蓄电池接线头还包括:一限制所述两凸片的移动的挡止装置,该挡止装置是通过将所述第一凸片的一自由端向所述第二凸片变曲而成形的,从而在所述螺栓被拧紧时和所述的第二凸片接触;及一从所述凸片延伸至所述挡止装置的用于保持所述挡止装置形状的加强部。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蓄电池接线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部是通过弯曲所述的第一凸片的一边缘而成形的一凸缘。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蓄电池接线头,其特征在于还有一加强部成形于该第一凸片的另一端。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蓄电池接线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夹持部在其圆柱内表面有多个啮合槽。-->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蓄电池接线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夹持部在当该电极夹持部变形时有应力作用的圆柱内表面的中央区域没有啮合槽。6.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永英树古谷贡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