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可靠且性能稳定的Type-C连接器母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940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可靠且性能稳定的Ty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可靠且性能稳定的Type

C连接器母座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连接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可靠且性能稳定的Type

C连接器母座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壮大,带有USB接口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比如,USB type

C就是一种接口轻薄小巧的新型USB接口,其可以扩展成电源/USB传输/VGA或HDMI三个接口,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而且通过适配器还可以兼容USB3.0、USB2.0等上一代接口,能够较好的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需求。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2022490586.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良型TYPE

C母座,其采用两排金属端子结构,且设置有金属外壳,通过金属外壳引出的插接脚插接固定在PCB板上,金属端子的焊接端由于间距小、端子宽度窄,无法直接连接导线,需要通过PCB板来过渡连接数据导线,连接器整体的零部件较多,制作工序繁杂,且制作成本高,整体尺寸较大。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结构可靠且性能稳定的Type

C连接器母座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可靠且性能稳定的Type

C连接器母座结构,省去了金属外壳与PCB电路板,可直接连接导电线材,简化了制作工序,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连接器的可靠性。
[0006]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结构可靠且性能稳定的Type

C连接器母座结构,其包括金属端子以及包覆在所述金属端子外周的塑胶主体,所述金属端子包括电源端子与信号端子,所述塑胶主体为一体注塑结构且包括包裹在所述金属端子外周的内塑胶体、将所述内塑胶体前部包围在内的塑胶体外壳,所述塑胶体外壳与所述内塑胶体共同形成有与公头对插的插接口,所述电源端子的一端进行了拓宽设计形成有电极焊盘部且裸露在所述内塑胶体表面。
[0007]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端子包括位于最外侧的一对第一电源端子、位于次外侧的一对第二电源端子、位于中部的一对侦测信号端子;所述第一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源端子构成所述电源端子,所述侦测信号端子构成所述信号端子。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一对第一电源端子在尾部通过第一料桥电连通,所述一对第二电源端子在尾部通过第二料桥电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端子整体为单层双向折弯结构,且各个端子相互排列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电源端子的尾部位于同一第一水平面内;在向前的延伸方向上,部分端子中部下沉弯折至第二水平面后向前延伸,然后在自由端向上翘起形成第一接触触点,部分端子中部下沉弯折至第三水平面后向前延伸,然后在自由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二接触触点,所述第二水平面低于所述第三水平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塑胶体的前部与所述金属端子前部一起形成舌片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内塑胶体的尾部形成有裸露出所述侦测信号端子尾部和部分所述第一料桥的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设置有连接电阻;所述连接电阻的一端焊接在所述侦测信号端子上且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料桥上,实现所述侦测信号端子与所述第一电源端子的电连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塑胶体外壳的前部外周上注塑成型有密封圈。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结构可靠且性能稳定的Type

C连接器母座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高导电的铜材作为金属端子导体,且配合金属端子尾部的拓宽设计,使得端子能够承受大电流,提高了连接器的可靠性;且可直接与导线焊接连接,省去电路板;省去了外部的铁壳结构,降低制作成本,减小连接器尺寸;金属端子采用单层双向弯折结构,一方面减少了一个金属端子件,减少了工序,模具开发,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降低了制作成本;另一方面有效的避免传统结构中的上下排端子短路的问题,增强了整个连接器的可靠性;产品结构采用一体式塑胶壳焊线式结构,制程简单、自动化效率高、精度高、生产速度快、不良损耗低,因此制造成本低,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金属端子与电阻焊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金属端子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数字表示:
[0019]100结构可靠且性能稳定的Type

C连接器母座结构;
[0020]1金属端子,11电极焊盘部,12第一电源端子,13第二电源端子,14侦测信号端子,15第一料桥,16第二料桥,17第一接触触点,18第二接触触点;2塑胶主体,21内塑胶体,211舌片结构,212安装凹槽,22塑胶体外壳,23插接口,24定位塑胶部;3连接电阻;4密封圈;5金属端子件,51料桥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一:
[0022]请参照图1

图3,本实施例为结构可靠且性能稳定的Type

C连接器母座结构100,其包括金属端子1以及包覆在金属端子1外周的塑胶主体2,金属端子1包括电源端子与信号端子(图中未标示),塑胶主体2为一体注塑结构且包括包裹在金属端子1外周的内塑胶体21、将内塑胶体21前部包围在内的塑胶体外壳22,塑胶体外壳22与内塑胶体21共同形成与公头对插的插接口23,所述电源端子的一端进行了拓宽设计形成有电极焊盘部11且裸露在内塑胶体21表面。
[0023]金属端子1包括位于最外侧的一对第一电源端子12、位于次外侧的一对第二电源端子13、位于中部的一对侦测信号端子14。所述一对第一电源端子12在尾部通过第一料桥15电连通,所述一对第二电源端子13在尾部通过第二料桥16电连通。第一电源端子12与第二电源端子13构成所述电源端子,侦测信号端子14构成所述信号端子。
[0024]金属端子1整体为单层双向折弯结构,且各个端子相互排列设置。具体的,所述信
号端子与所述电源端子的尾部位于同一第一水平面内;在向前的延伸方向上,部分端子中部下沉弯折至第二水平面后向前延伸,然后在自由端向上翘起形成第一接触触点17,部分端子中部下沉弯折至第三水平面后向前延伸,然后在自由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二接触触点18,所述第二水平面低于所述第三水平面。在本实施例中,一对第一电源端子12、一对第二电源端子13以及其中一个侦测信号端子14的中部下沉弯折至所述第二水平面,另一个侦测信号端子14的中部下沉弯折至所述第三水平面。
[0025]金属端子1采用单层双向弯折结构,一方面可有效的避免传统金属端子结构中上下层端子之间间距小、端子易变形等造成的内部短路问题,提高了连接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只需要冲压成型一个金属端子件,省去了双层金属端子结构中的一个金属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可靠且性能稳定的Type

C连接器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金属端子以及包覆在所述金属端子外周的塑胶主体,所述金属端子包括电源端子与信号端子,所述塑胶主体为一体注塑结构且包括包裹在所述金属端子外周的内塑胶体、将所述内塑胶体前部包围在内的塑胶体外壳,所述塑胶体外壳与所述内塑胶体共同形成有与公头对插的插接口,所述电源端子的一端进行了拓宽设计形成有电极焊盘部且裸露在所述内塑胶体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可靠且性能稳定的Type

C连接器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子包括位于最外侧的一对第一电源端子、位于次外侧的一对第二电源端子、位于中部的一对侦测信号端子;所述第一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源端子构成所述电源端子,所述侦测信号端子构成所述信号端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可靠且性能稳定的Type

C连接器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一电源端子在尾部通过第一料桥电连通,所述一对第二电源端子在尾部通过第二料桥电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可靠且性能稳定的Type

C连接器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子整体为单层双向折弯结构,且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飞郭田平
申请(专利权)人:鸿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