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基坑现场监测的数据线集成识别与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488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岩土及地下空间工程现场监测数据保护装置,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现场监测的数据线集成识别与保护装置,包括矩形箱体,矩形箱体的外部通过合页连接有门板,门板的外部安装有外部门锁。该一种用于基坑现场监测的数据线集成识别与保护装置,本装置安装简单,工序较少,效果实用且美观,通过本装置的集成和保护后能有效防止雨雪天气对采集端数据线的影响和破坏,为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高效的识别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部面板的统一排布标注及适用于多种传感器数据线类型的分区与识别,省去了常规操作中,分线、找线、复查接线颜色对应情况及确认数据线编号的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数据准确性提供保障。准确性提供保障。准确性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基坑现场监测的数据线集成识别与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岩土及地下空间工程现场监测数据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基坑现场监测的数据线集成识别与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各项施工技术也日渐成熟,人们在地上建筑和地下工程都有了更高的追求,无论是让人叹为观止的超高层建筑还是地下综合体工程都离不开深基坑的开挖,因此基坑监测工作对于保障基坑施工安全来说也是重中之重。
[0003]在众多的监测项当中,支护结构轴力、应力、应变监测作为直观反映重点位置力学变化的应测项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经常在监测中见到的轴力、应力监测传感器装置有:置于砼支撑表面的应力计、置于砼支撑内部的混凝土应力计、置于砼支撑内部主筋上的钢筋应力计、用于钢支撑轴力监测的支撑轴力计、以及用于锚索应力监测的锚索应力计等等,工作人员通过采集传感器数据线传递来的数据并加以计算分析得出最后监测成果和结论。
[0004]传统的人工监测现场监测步骤大致为,安装传感器——排线——采集,由于,监测相关规范有各监测点位宜在同一断面上的要求,因此位于同一断面不同高度的传感器数据线通常有两种处置方式,在基坑顶部将采集端大致归集至一处或在不同的位置固定等待采集。前者安装方式采集端数据线密度很大不美观,操作效率低,后者安装方式密度小但是人员要走更多的路程。
[0005]数据线采集端的处置方式也大致分为两种,一种直接将数据线捆绑固定于临边防护栏上,这种方式下采集端数据线由于裸露在外受雨雪、现场情况等影响易生锈、损坏,另一种方式是采用一个箱型收纳盒将数据线放置于内部进行简单的外观美化和保护,但缺乏有效的分区,大量的数据线杂乱地集中在一起需要耗费精力进行逐个辨识。监测人员首先需要将待测应力计的数据线从众多的数据线中根据种类及对应编号挑出,再把测量仪器与之连接,通常1根数据线当中还包含多根不同颜色的子连接线、少则2根多则4根,均需要与测量仪器一一对应连接,挑选线的过程非常繁琐且影响工作效率。若采用自动化监测,工作效率提升显著但是成本过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基坑现场监测的数据线集成识别与保护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集端数据线暴露在外受环境影响易损坏影响监测数据;测量过程中分线、找线等操作影响人工监测工作效率;人员为测量多个轴力、应力计在基坑上下行走不安全且低效;点位标记容易损坏、在外裸露数据线过多不美观等问题。因此,针对以上的问题,亟须提出一种用于基坑现场监测的数据线集成识别与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基坑现场监测的数据线集成识别与保护装置。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基坑现场监测的
数据线集成识别与保护装置,包括矩形箱体,矩形箱体的外部通过合页连接有门板,门板的外部安装有外部门锁,矩形箱体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用于固定矩形箱体的固定穿孔,矩形箱体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用于各轴力、应力计数据线穿过进入到矩形箱体内部的底部进线孔,矩形箱体内部设置有内部面板,内部面板与矩形箱体的腔内壁面之间设置有面板连接杆,内部面板上设置有若干组颜色标识栏和编号标识栏,每组颜色标识栏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四个颜色标识栏呈等间距分布在内部面板的前侧壁面上,每组的编号标识栏位于对应四个颜色标识栏的正下方,每组的四个颜色标识栏上方的内部面板上均开设有四个穿线孔,四个穿线孔与每组的四个颜色标识栏上下对应,内部面板的四个端角处均开设有与对应面板连接杆位置对应的面板连接孔。
[0009]作为优选,四个所述面板连接杆的外壁上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四个面板连接杆对应地穿过内部面板上的面板连接孔。
[0010]作为优选,四个所述面板连接杆的前端外壁上均螺纹连接有对内部面板进行固定的固定螺母。
[0011]作为优选,所述矩形箱体通过固定穿孔采用铁线、螺栓、射钉等方式安置在合适的位置上。
[0012]作为优选,四个所述面板连接杆前侧外壁上的固定螺母后内部面板后侧壁面上的固定螺母相同。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基坑现场监测的数据线集成识别与保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一种用于基坑现场监测的数据线集成识别与保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装置安装简单,工序较少,最终效果实用且美观,通过本装置的集成和保护后能有效防止雨雪天气对采集端数据线的影响和破坏,为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本技术能减少工作人员采集不同点位的路程,节省分线、辨别、缠绕等人工操作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30%

50%,大幅度的提升人工监测的工作效率,节约劳动成本。
[0016](2)、该一种用于基坑现场监测的数据线集成识别与保护装置,本专利可集成多种轴力计、应力计、应变计传感器数据线,适用于多种采集仪,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和拓展性,对于工期较短的项目,箱体可以回收再利用,并且本技术的箱体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可反复经受雨雪天气而不腐蚀且保存功能性,同时本技术还大幅度提升人工监测工作效率,成本却远低于自动化监测的装置,具有很好的实用和推广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0017](3)、该一种用于基坑现场监测的数据线集成识别与保护装置,本技术通过将多个轴力、应力计数据线集中至同一装置内集成,并按照类别进行分区布置,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0018](4)、该一种用于基坑现场监测的数据线集成识别与保护装置,本技术具有高效的识别功能,本技术通过内部面板的统一排布标注及适用于多种传感器数据线类型的分区与识别,省去了常规操作中,分线、找线、复查接线颜色对应情况及确认数据线编号的时间,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自动识别和对号入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数据准确性提供保
障。
[0019](5)、该一种用于基坑现场监测的数据线集成识别与保护装置,本技术适用于多种采集仪,具有较广的适用性。
[0020](6)、该一种用于基坑现场监测的数据线集成识别与保护装置,本技术矩形箱体具有很好地保护作用,且具有很好的外观拓展性,可以添加符合现场要求的标识使得本技术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0022]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基坑现场监测的数据线集成识别与保护装置,包括矩形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箱体(1)的外部通过合页(12)连接有门板(13),门板(13)的外部安装有外部门锁(3),矩形箱体(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用于固定矩形箱体(1)的固定穿孔(4),矩形箱体(1)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用于各轴力、应力计数据线穿过进入到矩形箱体(1)内部的底部进线孔(8),矩形箱体(1)内部设置有内部面板(2),内部面板(2)与矩形箱体(1)的腔内壁面之间设置有面板连接杆(7),内部面板(2)上设置有若干组颜色标识栏(10)和编号标识栏(11),每组颜色标识栏(10)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四个颜色标识栏(10)呈等间距分布在内部面板(2)的前侧壁面上,每组的编号标识栏(11)位于对应四个颜色标识栏(10)的正下方,每组的四个颜色标识栏(10)上方的内部面板(2)上均开设有四个穿线孔(9),四个穿线孔(9)与每组的四个颜色标识栏(10)上下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霖解广成辛全明陈立敏朱光宇卫凌云程扬唐岩张文馨杨坤赵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