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排异型引线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元件
,尤其涉及一种双排异型引线框架。
技术介绍
[0002]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其产品类型主要有TO、DIP、ZIP、SIP、SOP、SSOP、TSSOP、QFP(QFJ)、SOD、SOT等。
[0003]现有的单排异型TO
‑
252产品,上下两侧只连接有单个的引线框架,原材料有大部分空间未被利用,使成本增加。其次,现有的单排异型TO
‑
252产品外引脚的长度过长,但最终产品引脚较短,这就使得用铜量上升,造成了浪费。随着半导体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自身成本控制的要求,缺乏市场竞争力,现有的单排异型TO
‑
252产品有待升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排异型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同的基本单元(2),所述基本单元(2)通过上下两侧的底筋(1)连接后横向排列,所述基本单元(2)包括左引线框架组(5)和右引线框架组(6),所述左引线框架组(5)和右引线框架组(6)通过中筋(3)相连接,所述左引线框架组(5)和右引线框架组(6)包括上下两个反向排列的框架单元,所述框架单元包括底板(7)、散热片(8)、内引线脚(10)和外引线脚(12),上下两个所述框架单元的散热片(8)互相连接,所述散热片(8)与底板(7)相连接,所述内引线脚(10)包括第一内引线脚(101)、第二内引线脚(102)和第三内引线脚(103),所述第二内引线脚(102)位于第一内引线脚(101)和第三内引线脚(103)的中间,所述第二内引线脚(102)与底板(7)远离散热片(8)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内引线脚(101)和第三内引线脚(103)通过第二内引线脚(102)间接与底板(7)相连接,所述第一内引线脚(101)、第二内引线脚(102)和第三内引线脚(103)各连接有一个外引线脚(12),所述外引线脚(12)之间通过中筋(3)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异型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单元(2)的数量为15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异型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内引线脚(103)上开设有加强孔(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异型引线框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骆峥晗,陈励,徐洪祥,解坤杰,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怡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