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极接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453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对于一种大电流用的单极接点系统,该系统由一刚性的插座部分和一制有弹簧弹性接触片的插头部分组成,建议,插头部分制有一销钉状延长段,在此销钉状延长段上套一圆柱形接触件,在此接触件上设计有一些弹簧弹性的接触片,以及,弹簧弹性接触片的自由端朝着从插头部分到销钉状延长段的锥形过渡区,在延长段的前端处可装一加压件,加压件作用在接触件上,使接触片的自由端朝靠在锥面上,从而使接触片沿径向向外压,亦即压靠在插座内侧上。(*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极接点系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大电流的单极接点系统,它由一刚性的插座部分和一设有弹簧弹性接触片的插头部分组成。在此类用于传输大电流的接点系统中,结构必须设计为使整个接点系统的电阻(转移电阻)降低得尽可能小,因为,取决于电流,电阻应为使用状况下接点的发热负责。这种小的电阻必须能在接点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保持不变。与此同时,通过适当设计各个接触元件,保证在插座和插销插接时实现系统的自锁,使得在插塞连接外壳上的一些附加的锁止元件成为多余的。已知一些接点系统,它们为了达到小的接触电阻,在插座的内部设特殊的金属丝弹簧(金属丝弹簧触头)或接触薄片。采取这些措施达到的目的是形成了许多触点,从而造成较低的转移电阻。作为锁定系统往往采用推-拉锁紧装置。制造金属丝弹簧或接触片相当麻烦并需要昂贵的工具。最终装配要求高的费用。对于推-拉锁紧装置需要附加的零件(止动环、滑环),它们同样要求在制造时有高的精度以及高的装配费用。这些接点由于必须有用于制造和装配各个零件的工具,所以只能在高的费用支出(投资成本)的条件下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创造一种用于大电流的接点系统,它允许在没有用于专用工具的高的附加费用支出和昂贵的装配设备的情况下制造。它应尽可能只是采用简单的旋转件和使用现有的便宜的DIN零件。为了锁紧应无需附加的构件。为达到此目的采取的措施是,令插头部分有一销钉状延长段;在此销钉状延长段上套有一圆柱形带槽的接触件,其中这些槽沿插头部分的轴向设置并构成了一些弹簧弹性的接触片;接触片的自由端朝着从插头部分到销钉状延长段的锥形过渡区;以及,在延长段的前端处装有一加-->压件,它可作用在接触件上,在这种情况下接触片的自由端压靠在锥面上,所以接触片沿径向向外压,亦即压靠在插座内侧上。在权利要求2至7中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设计。采用本专利技术获得的优点主要在于,通过形状相配连接(凸环卡在槽内)和摩擦力连接(接触片加在插座内侧上和销钉式接触基体上的压力)可以免除附加的锁紧元件。只有在接点系统上加大的拉力才有可能偶然地拆开这一连接。但是在正常工作期间以及甚至在强烈振动下都不会产生这种力。因为获得了大的接触力,所以达到了十分有效地减小接触电阻并因而减小自动发热的目的。可以传递更大的电流。除加压件外,所有的零件都是能低成本地制造的旋转件或是现有的同样是便宜的DIN零件。加压件可以用简单和廉价的方式制成压铸件。总体上此整个接点系统具有小的结构尺寸。附图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在下面详细说明。其中:图1单极接点系统视图;图2按图1的单极接点系统分解图;以及图3按图1的单极接点系统分解透视图。在图1至3中表示的接点系统主要由一插座部分1和一插头部分2组成,它们可以互相插接。插座部分在插接区有一个切有两个槽的孔3,在这里设置的是沿轴向的槽4。这种插座非常稳定,只有小量的弹性作用。在孔3的一定深度处有一深度浅和有一定宽度的内槽5,它的作用下面还要说明。为了与在孔相对端的一导体连接,可以采用所有已知的连接技术。在本例中则涉及一个轴向螺旋端子6。插头部分2主要由带任意的连接区8的基体7和带横向孔10的缩小的前部9组成,横向孔10用于安装一横销11,最好是一制动槽销。销钉进一步朝中部延伸并再次锥形地扩大到一较大的直径,在这里构成了锥面12。在连接区8前此直径又一次加大并在此区制有两个平面13。在本例中,导体接头8设计为螺栓端子。在基体7的缩小端上套有一制有六个槽14并有相应内孔的接触件15。在开槽区孔的直径较大,所以在那里形成较薄的弹性接触片16。此-->大孔在外端的内侧制有一倒角17。这一部分处在基体的锥面12上方。在接触件15孔的内侧装有一弹性件18,最好是一盘形弹簧。它保持接触件离基体的锥形区有一个距离,所以接触件的接触片16尚未与基体的锥面12接触。它们还可能向里弹动。这是需要的,因为在接触件的外侧上,大约在接触片的中央,有一高度不大的环形凸环19。凸环的外径略大于插座部分1的孔3的内径。在基体的缩小端上,在接触件15的外端面处装有另一个弹性件18’,在这里最好也是一盘形弹簧。最后,在基体的前部9上装有一加压件20,它用一横销11保险,横销11压入基体缩小端的横向孔10中。加压件有带内孔的圆柱形状并在外侧有两个对置的肋片21。在端面上制有一槽22,它与肋片错开90°。此由槽形成的凹陷通过逐渐上升的滑动面与端面上的另外两个凹处(切口)相连。后者相对于起始的凹陷仍错开90°,所以它们处于接触件位于外面的肋片21所在区内。它们的深度较浅,所以从第一对切口到与之错开90°的第二对切口存在一定的坡度。插座部分这样插套在插头部分上,即,使开关元件的两个肋片插入插座的两个槽4内。插座部分可以无需用力地套上,直至它遇到接触件的凸环19。现在,插座部分必须用一些力进一步推移,使接触件的接触片16略向里弹动,以及插座可进一步在插头部分上推移,直至接触件的凸环卡锁在插座内侧的槽5中为止。若现在插座部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90°,便使加压件20向后朝着在销钉式接触基体上的锥形接触区方向,移动一个从端面上的下部凹槽到上部凹槽的上升量。与此同时被横销(制动槽销)沿反方向保险。由于接触件的这一轻度的向后运动,使弹性的接触片的内侧与基体的锥形区(锥面12)接触并在此锥面上向外运动。现在,它们以其后部的外表面同时与插座内侧触点接通,并压靠在插座内侧上。由此形成了一种内部的触点接通,这一触点接通通过受压缩的弹性件18、18’(盘形弹簧)来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大电流的单极接点系统,由一刚性的插座部分和一设有弹簧弹性接触片的插头部分组成,其特征为:插头部分(2)有一销钉状延长段;在此销钉状延长段上套有一圆柱形带槽(14)的接触件(15),其中这些槽沿插头部分轴向设置并构成了一些弹簧弹性的接触片(16);接触片的自由端朝着从插头部分到销钉状延长段的锥形过渡区;以及,在段长段的前端处装有一加压件(20),它可作用在接触件(15)上,在这种情况下接触片(16)的自由端压靠在锥面(12)上,所以接触片(16)沿径向向外压,亦即压靠在插座内侧上。

【技术特征摘要】
DE 1997-4-29 19718004.31.大电流的单极接点系统,由一刚性的插座部分和一设有弹簧弹性接触片的插头部分组成,其特征为:插头部分(2)有一销钉状延长段;在此销钉状延长段上套有一圆柱形带槽(14)的接触件(15),其中这些槽沿插头部分轴向设置并构成了一些弹簧弹性的接触片(16);接触片的自由端朝着从插头部分到销钉状延长段的锥形过渡区;以及,在段长段的前端处装有一加压件(20),它可作用在接触件(15)上,在这种情况下接触片(16)的自由端压靠在锥面(12)上,所以接触片(16)沿径向向外压,亦即压靠在插座内侧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接点系统,其特征为:加压件(20)通过在延长段端头中的一个端面横销(11)防止从延长段滑脱。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极接点系统,其特征为:接触件(15)的轴向间隙通过设在两侧的弹性件(18、18’)限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迪特马尔哈廷赫伯特扬茨克克劳斯奥勒扎兹
申请(专利权)人:哈廷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