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遮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444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遮蔽装置,包括一至少有一开口的第一表面;一紧邻第一表面侧边的第二表面;及一紧邻第一表面另一侧边并与第二表面相对的第三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之一上设有接地簧片及卡合体与抵压体,藉此可与对接连接器金属外壳接触,形成接地路径,并且直接嵌卡抵压于连接器绝缘壳体实现快速组装。(*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遮蔽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遮蔽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使用于通用串列汇流排连接器上的遮蔽装置。通用串列汇流排连接器被设计用于整合不同类型的输入/输出用连接器,使之成为一种标准的规格,且其为一种新型的连接器。此类连接器与一般常见的连接器同样包括:绝缘壳体、收容于绝缘壳体的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壳体外的遮蔽装置,以及用于消除噪声的接地构件等。申请人前以台湾专利申请第84213585号及第84213586号提出此类专利申请。在上述申请中披露的接地构件与遮蔽装置为一体式设计,其中该接地构件包括与电脑机壳接触的金属垂片,及与对接连接器金属外壳接触的金属簧片,该簧片位于连接器插接槽两旁并向内弯折(即与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同向弯折)的弹片,由于该簧片具有弹性,从对接连接器拔出时会造成反向的抵止,致使拔出困难使用不方便。为此,申请人又以台湾专利申请第85210940、85210941号提出另一专利申请,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上述申请中遮蔽装置组装于绝缘壳体上虽具有嵌卡结构能相互嵌卡,但都必需再铆合进一步固结,制造组装上不便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方便与连接器绝缘壳体组装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第一表面,其上形成至少一开口;一第二表面,紧邻所述第一表面侧边;一第三表面,紧邻所述第一表面另一侧边并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以及一抵压体,设于远离所述第一表面且在其紧邻的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之一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第一表面,其上形成至少一开口;一第二表面,紧邻所述第一表面侧边;一第三表面,紧邻所述第一表面另一侧边并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以及一抵压体,设于远离所述第一表面且在其紧邻的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之一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体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或所述第三表面上,且所述抵压体上具有一籍其自由端可抵止于连接器绝缘壳体上的压板。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装置第一表面紧邻的第二、第三表面之一还设有一可与连接器绝缘壳体嵌卡并使遮蔽装置与连接器绝缘壳体之结合稳固的卡合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体设于所述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上下两侧,其由所述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向外延伸弯折形成截面为L形的卡合体,所述L形卡合体短边尾部具有勾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装置还包括一接地簧片,其为由所述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向所述插接孔方向弯折的片体,其中段为弧状突出,并与对接连接器金属壳体接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开口周围附近还形成向外弯折与电脑壳体相接触的接地垂片。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邻所述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的一侧还形成将所述第二、第三表面连接的第四表面,且所述第四表面上设有卡合体。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表面上的卡合体为分别由所述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向中央延伸并向下弯折成具有勾部的L形。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还延伸出一卡制定位于对接电路板定位孔上的定位装置。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为由所述遮蔽构件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一体延伸出的V形定位片。11.一种连接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第一表面,其上形-->成有至少一开口;一夹持面,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侧边并限制位于其内连接器的绝缘壳体;至少一接地簧片,其为向所述第一表面开口方向弯折的片体,并与对接连接器金属壳体相接触构成接地路径。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簧片中段略为弧状突出,并与对接连接器金属壳体接触。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遮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熴灿
申请(专利权)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