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源供电生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361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便携式电源供电生态系统,包括直流电器、主底座和扩展底座,所述主底座与扩展底座并联,所述主底座与扩展底座为直流电器提供直流电,所述直流电器、主底座和扩展底座自上而下安装,所述主底座兼容通过太阳能板或适配器或车充进行充电,可直接连接直流电器供电。所述主底座内设有锂电池、BMS以及充电管理模块、DCDC输出模块,开关、电量显示模块和LED灯。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光伏充电、车充、适配器、充电器的充电电路以及输出模块集成在直流电池内,实现了随时随地,利用直流光伏、车载直流点烟器、电网交流充电的多用途充电,实现未来用户多元化的输出使用。出使用。出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电源供电生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电源供电生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炎热的天气,在户外或车内,需要用到空调或冰箱等设备负载。。
[0003]因此,需要一种便携式电源供电生态系统,解决诸如空调或冰箱等直流电器,甚至交流电器设备负载在户外或车内移动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源供电生态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携式电源供电生态系统,包括直流电器、主底座和扩展底座,所述主底座与扩展底座并联,所述主底座与扩展底座为直流电器提供直流电,所述直流电器、主底座和扩展底座自上而下安装,所述主底座通过太阳能板或适配器或车充进行充电,适配器连接直流电器,能够直接通过适配器为直流电器提供直流电,所述主底座内设有锂电池、BMS以及充电管理模块、DCDC输出模块,开关、电量显示模块和LED灯。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主底座设有USB充电口、type

c充电口、指示灯和交流充电口,交流充电口充电管理模块、DCDC输出模块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板电压为12

70V,功率为120

250W。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车充电压为12V,电流为10A直流。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适配器电压为12

30V,功率为120

400W
[0010]进一步的,所述锂电池为25.6V磷酸铁锂软包电池或其它60V以下锂电池包,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新型电池包。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扩展底座内设有锂电池、BMS以及DCDC或DCAC模块。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扩展底座设有USB充电口、type

c充电口、电量显示指示灯、LED灯、开关、故障显示灯和交流充电口,交流充电口与DCAC模块连接。当直流负载设备由于季节或阶段性暂时不需要经常使用,而又需要经常性输出交流电源时我们可以去掉直流负载设备,换上与此直流电源相匹配的交流逆变器,或将内置交流逆变器的扩展底座换上。
[0013]进一步的,当设备负载上插入适配器,且设备负载未接入电池组,适配器主要给设备负载供电;当设备负载上插入适配器,设备负载接入电池组,适配器给设备负载供电的同时,有多余功率给电池补电;当设备负载上插入了适配器,且设备负载未接入电池组,适配器给设备负载供电,此时需要插入电池为防止插入时打火,电池组匹配有识别电路,电池插入设备负载时识别电路导通,芯片控制设备负载给电池分配充电,否则不分配充电。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将光伏充电、车充、适配器、充电器等的充电电路集成在直流电池内,实现了随时随地,利用直流光伏、车载直流点烟器、市电电网交流充电的多用途供电;输入直流充电的电压在12V~29V效率最大;直流电池电压范围在20V~30V;电池系
统可以连接24V直流输出、DCDC升压到48V输出、DCAC升压逆变到110Vac或230Vac输出,实现未来用户多元化的输出使用,详见图7。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便携式电源供电生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主底座、扩展底座和直流电器的位置示意图。
[0017]图3是主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扩展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电池端的示意图。
[0020]图6是设备负载的示意图。
[0021]图7是充电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充电逻辑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便携式电源供电生态系统,包括直流电器1、主底座2和扩展底座3,主底座2与扩展底座3并联,主底座2与扩展底座3为直流电器1提供直流电或交流电。
[0024]直流电器1、主底座2和扩展底座3自上而下安装。
[0025]主底座2内设有锂电池,锂电池为25.6V磷酸铁锂软包电池或其它60V以下锂电池包,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新型材料电池。主底座2通过太阳能板或适配器或车充进行充电,适配器连接直流电器1,能够直接通过适配器为直流电器提供直流电。
[0026]主底座2内设有BMS以及DCDC模块。BMS具有过压二重保护功能。
[0027]太阳能板电压为12

70V,功率为120

250W。。
[0028]车充电压为12V,电流为10A直流。
[0029]适配器电压为12

30V,功率为120

400W。
[0030]主底座2设有USB充电口21、type

c充电口22、电量指示灯24和直流充电口23。直流充电口23与DCDC充电管理模块连接。
[0031]扩展底座3内设有锂电池,锂电池为22.4V磷酸铁锂软包电池或其它60V以下锂电池包。
[0032]扩展底座3内设有BMS以及DCAC模块35。BMS具有过压二重保护功能。
[0033]扩展底座3设有USB

A,USB

B放电口21、type

c放电口22、电量指示灯24、12VDC输出口36和交流充电口23。交流充电口23与DCAC模块35连接。扩展底座可以配DCAC双向PCS,输出交流电源。
[0034]当直流负载设备由于季节或阶段性暂时不需要经常使用,而又需要经常性输出交流电源时我们可以去掉直流负载设备,换上与此直流电源相匹配的交流逆变器,或将内置交流逆变器的扩展底座换上。
[0035]本系统还具有GPS,能够供野外救援使用,本系统具有IP67防水、低温

10℃充电,

30℃放电的能力。
[0036]参阅图5、6,当设备负载上插入适配器,配电器未接入电池组,适配器给设备负载供电;当设备负载上插入适配器,配电器未接入电池组,适配器给设备负载供电,有多余功
率进行电池补电;当设备负载上插入了适配器,配电器未接入电池组,适配器给设备负载供电,插入电池为防止插入时打火,电池组匹配有识别电路,电池插入设备负载时识别电路导通,芯片控制空调设备给电池分配充电,否则不分配充电。
[0037]适配器匹配电路A、B、C;E、F为识别电路,D为充电部电路。
[0038]参阅图7:
[0039]输入直流充电的电压在12V~29V效率最大充电;直流电池电压范围在20V~30V;电池系统可以连接24V直流输出、DCDC升压到48V输出、DCAC升压逆变到110Vac或230Vac输出,实现未来用户多元化的输出使用。
[0040]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
[0041]本系统能够有三种使用组合。
[0042](1)直流电器加上适配器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电源供电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器、主底座和扩展底座,所述主底座与扩展底座并联,所述主底座与扩展底座为直流电器提供直流电,所述直流电器、主底座和扩展底座自上而下安装,所述主底座兼容通过太阳能板或适配器或车充进行充电,可直接连接直流电器供电。所述主底座内设有锂电池、BMS以及充电管理模块、DCDC输出模块,开关、电量显示模块和LED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源供电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底座设有USB充电口、type

c充电口、电量指示灯、开关、LED灯和直流充电口,直流充电口与充电管理模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源供电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电压为12

70V,功率为150

250W。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源供电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充电压为12V,电流为10A直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源供电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电压为12V

30V,功率为120

400W。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源供电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为25.6V磷酸铁锂软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华忠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锂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