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耳切割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474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极耳切割工装,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切刀组件、位于切刀组件侧边用于放置待切极耳的限位台;所述切刀组件包括分别对应待切极耳的刀体、带动刀体的气缸,气缸设在气缸座上,切刀组件之间相互绝缘;所述限位台面向切刀组件的一侧设有与刀体对应的刀砧,所述限位台上还滑移连接有第一限位基准块,第一限位基准块在使用过程中与极耳间隙配合实现限位。通过设置限位台和限位台上的第一限位基准块、第二限位基准块,准确定位电池和极耳的位置,将极耳固定在切割位置处,再由气缸带动刀体下切,切割后的极耳碎屑经由排屑口掉落在集屑箱内,便于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耳切割工装
本技术涉及切割工装
,尤其是一种极耳切割工装。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在电动车的电瓶电池1上设有极耳2,极耳2在安装到电池1上后,还需要切割,但由于极耳2已经与电池相连,一块电池上设有两个极耳2,两极耳2之间预留极耳间隙3,形状相对来说具有多条棱边,较为复杂。且极耳自身的厚度较薄、容易形变,常规人工切割时,提高了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极耳切割工装,依据带有极耳的电池自身的特殊形状,在切割过程中,对极耳进行精准切割,并且切割过程中保持绝缘,不易导电烧坏产品。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极耳切割工装,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切刀组件、位于切刀组件侧边用于放置待切极耳的限位台;所述切刀组件包括分别对应待切极耳的刀体、带动刀体的气缸,气缸设在气缸座上,切刀组件之间相互绝缘;所述限位台面向切刀组件的一侧设有与刀体对应的刀砧,所述限位台上还滑移连接有第一限位基准块,第一限位基准块在使用过程中与极耳间隙配合实现限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缸座底部垫有绝缘板,气缸座在机架上间隙设置有两个。所述气缸设于气缸座顶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刀座,刀体位于刀座面向刀砧的一侧。所述刀体背离限位台的一侧设有绝缘块,绝缘块阻挡在刀体切割空间和气缸座之间。所述第一限位基准块滑移连接于限位台中间,限位台一侧滑移连接有第二限位基准块,第二限位基准块的运动路径垂直于第一限位基准块的运动路径。所述第一限位基准块、第二限位基准块上均设有固定槽,第一限位基准块、第二限位基准块通过固定槽与限位台螺钉连接。所述限位台上设有对应于气缸座之间间隙的凹槽,第一限位基准块落在凹槽中。所述第一限位基准块靠近气缸座的一端向上翻折形成用于卡在极耳间隙中的顶块。刀体包括刀锋,刀砧包括与刀锋接触的承条,刀锋硬度高于刀体的硬度,承条的硬度大于刀砧的硬度。所述刀砧和气缸座之间还设有排屑口,排屑口连通有位于机架下方的集屑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设置限位台和限位台上的第一限位基准块、第二限位基准块,准确定位电池和极耳的位置,将极耳固定在切割位置处,再由气缸带动刀体下切,切割后的极耳碎屑经由排屑口掉落在集屑箱内,便于清理。本技术中,第一限位基准块、第二限位基准块都能够调节与限位台之间的相对位置,适用于各种型号的电池极耳切割。第一限位基准块和第二限位基准块的调节运动路径相互垂直,能够尽量保证所围成的容纳电池的空间是矩形,第二限位基准块贴合电池的一条棱边,保持切割过程中电池的稳定。本技术中,多处利用绝缘板、绝缘块,目的是为了降低部件之间短路、烧穿的可能性,操作安全程度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电池及电池上的极耳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第一限位固定块的结构。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5为图4的B部放大图用于体现刀体和刀砧的配合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其中:1、电池;2、极耳;3、极耳间隙;4、机架;5、切刀组件;6、限位台;7、绝缘板;8、刀砧;9、排屑口;10、集屑箱;11、绝缘块;501、气缸;502、刀体;503、刀座;504、刀锋;505、气缸座;601、第一限位基准块;602、第二限位基准块;603、顶块;604、固定槽;605、凹槽;801、承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极耳切割工装,包括机架4,机架4上设有切刀组件5、位于切刀组件5侧边用于放置待切极耳2的限位台6;切刀组件5包括分别对应待切极耳2的刀体502、带动刀体502的气缸501,气缸501设在气缸座505上,切刀组件5之间相互绝缘;限位台6面向切刀组件5的一侧设有与刀体502对应的刀砧8,限位台6上还滑移连接有第一限位基准块601,第一限位基准块601在使用过程中与极耳间隙3配合实现限位。气缸座505底部垫有绝缘板7,气缸座505在机架4上间隙设置有两个。气缸501设于气缸座505顶部,气缸501的活塞杆连接有刀座503,刀体502位于刀座503面向刀砧8的一侧。刀体502背离限位台6的一侧设有绝缘块11,绝缘块11阻挡在刀体502切割空间和气缸座505之间。第一限位基准块601滑移连接于限位台6中间,限位台6一侧滑移连接有第二限位基准块602,第二限位基准块602的运动路径垂直于第一限位基准块601的运动路径。第一限位基准块601、第二限位基准块602上均设有固定槽604,第一限位基准块601、第二限位基准块602通过固定槽604与限位台6螺钉连接。限位台6上设有对应于气缸座505之间间隙的凹槽605,第一限位基准块601落在凹槽605中。第一限位基准块601靠近气缸座505的一端向上翻折形成用于卡在极耳间隙3中的顶块603。刀体502包括刀锋504,刀砧8包括与刀锋504接触的承条801,刀锋504硬度高于刀体502的硬度,承条801的硬度大于刀砧8的硬度。刀砧8和气缸座505之间还设有排屑口9,排屑口9连通有位于机架4下方的集屑箱10。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下: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气缸座505设有两台,每台气缸座505的顶部设有一个气缸501,气缸501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伸出,贯穿气缸座505的顶壁后,连接有刀座503,刀座503顶部与活塞杆相连,刀座503面向限位台6的一侧螺钉锁紧有刀体502。刀体502的下方对应排屑口9,排屑口9的下方设有集屑箱10,为了减少碎屑飘散,本实施例中可选择地在排屑口9的出料一侧采用管子或塑料膜,将碎屑导入集屑箱10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限位台6用于承载电池1,第二限位基准块602顶紧在电池1的侧边处,电池1上的两极耳2分别位于顶块603的两侧。此时,极耳2伸到刀体502下方,在极耳2的下方为拖住极耳2的刀砧8,避免极耳2在被刀体502切割时形变。当极耳2被限制在顶块603两侧时,两个极耳2的正前方正好被绝缘块11挡住。如图4和图5所示,刀体502的刀锋504是后加上去的钨钢材质,刀锋504的硬度大于刀体502的硬度。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气缸座505均放在绝缘板7上,且气缸座505底部另外还垫有绝缘材质的板。使用时,先将第一限位基准块601和第二限位基准块602分别调节至与电池1尺寸相匹配的位置,第一限位基准块601越靠近气缸座505,则预留给极耳2的切割长度越长,切完后的极耳2越短;第一限位基准块601离气缸座505越远,切完后的极耳2越长。第二限位基准块602离第一限位基准块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耳切割工装,包括机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4)上设有切刀组件(5)、位于切刀组件(5)侧边用于放置待切极耳(2)的限位台(6);/n所述切刀组件(5)包括分别对应待切极耳(2)的刀体(502)、带动刀体的气缸(501),气缸(501)设在气缸座(505)上,切刀组件(5)之间相互绝缘;/n所述限位台(6)面向切刀组件(5)的一侧设有与刀体(502)对应的刀砧(8),所述限位台(6)上还滑移连接有第一限位基准块(601),第一限位基准块(601)在使用过程中与极耳间隙(3)配合实现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切割工装,包括机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4)上设有切刀组件(5)、位于切刀组件(5)侧边用于放置待切极耳(2)的限位台(6);
所述切刀组件(5)包括分别对应待切极耳(2)的刀体(502)、带动刀体的气缸(501),气缸(501)设在气缸座(505)上,切刀组件(5)之间相互绝缘;
所述限位台(6)面向切刀组件(5)的一侧设有与刀体(502)对应的刀砧(8),所述限位台(6)上还滑移连接有第一限位基准块(601),第一限位基准块(601)在使用过程中与极耳间隙(3)配合实现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切割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座(505)底部垫有绝缘板(7),气缸座(505)在机架(4)上间隙设置有两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切割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501)设于气缸座(505)顶部,气缸(501)的活塞杆连接有刀座(503),刀体(502)位于刀座(503)面向刀砧(8)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切割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502)背离限位台(6)的一侧设有绝缘块(11),绝缘块(11)阻挡在刀体(502)切割空间和气缸座(505)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切割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基准块(601)滑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华忠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锂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