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投无人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562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投无人艇,所述无人艇包括:艇体;打捞装置,设置在所述艇体内,用于打捞遇险人员;其中,在发现遇险人员后,所述无人艇靠近遇险人员,向水下伸出所述打捞装置捞起遇险人员,并将遇险人员向上托起直至离开水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用于运输机空投的无人艇,空投入水后可自主航行至遇险人员身边,打捞遇险人员,帮助遇险人员在海面长时间生存,为后续救援奠定了基础,提高了遇险人员的生存概率。概率。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投无人艇


[0001]本申请属于海上救生
,尤其涉及一种空投无人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海上救援主要依靠船舶和直升机,在中远海作业的人员尤其是飞行人员,意外遇险落水后,由于距离较远,直升机难以抵达,通过船舶救援耗时较长。
[0003]然而,现有的救援手段无法实现中远海快速救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空投无人艇,所述无人艇包括:
[0005]艇体;
[0006]打捞装置,设置在所述艇体内,用于打捞遇险人员;
[0007]其中,在发现遇险人员后,所述无人艇靠近遇险人员,向水下伸出所述打捞装置捞起遇险人员,并将遇险人员向上托起直至离开水面。
[0008]优选地,所述无人艇还包括:
[0009]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艇体上;
[0010]搜索云台,所述搜索云台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其中,所述搜索云台用于搜索遇险人员。
[0011]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
[0012]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艇体上,另一端与所述搜索云台连接;
[0013]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艇体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杆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杆。
[0014]优选地,所述打捞装置包括可伸缩结构,用于打捞遇险人员,并托起所述遇险人员。
[0015]优选地,所述艇体包括双体结构。
[0016]优选地,所述打捞装置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艇体的中间。
[0017]优选地,所述无人艇还包括:
[0018]气囊,设置在所述艇体上,用于为所述艇体提供浮力。
[0019]优选地,所述气囊包括:
[0020]顶部气囊,设置在所述艇体的顶部;
[0021]侧气囊,设置在所述艇体的侧部;其中,所述顶部气囊呈拱形形状。
[0022]本申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用于运输机空投的无人艇,空投入水后可自主航行至遇险人员身边,打捞遇险人员,帮助遇险人员在海面长时间生存,为后续救援奠定了基础,提高了遇险人员的生存概率。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投无人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投无人艇处于水中航行状态示意图;
[0026]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投无人艇处于打捞状态示意图;
[0027]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投无人艇处于待救状态示意图;
[0028]其中:1

艇体;2

支撑杆;3

搜索云台;4

打捞装置;5

顶部气囊;6

侧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9]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属于海上救生领域,涉及一种通过运输机空投的无人艇,空投入水后可自主航行至遇险人员身边,打捞遇险人员,帮助遇险人员在海面长时间生存。
[003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用于运输机空投的无人艇,空投入水后可自主航行至遇险人员身边,打捞遇险人员,帮助遇险人员在海面长时间生存。
[0031]其中,本申请由艇体、支撑杆、搜索云台、打捞装置、顶部气囊和侧气囊组成。
[0032]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1

4,本申请提供的艇体为双体结构,艇体1中间安装了打捞装置4。
[0033]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无人艇经空投入水后,支撑杆2伸开,顶部的搜索云台3对海面进行搜索,发现遇险人员后,引导无人艇接近目标,靠近遇险人员后,向水下伸出打捞装置4,捞起遇险人员,将遇险人员向上托离水面,最后顶部气囊5和侧气囊6充气,无人艇带着遇险人员在海面生存待救。
[0034]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本申请为双体结构,艇体1分为左右两部分,中间为可升降的打捞装置4。
[0035]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无人艇空投入水前为折叠状态,支撑杆2的电动推杆收缩,支撑杆2折叠在艇体1上方。经空投入水后,支撑杆2的电动推杆伸出,将支撑杆2竖起。支撑杆2的顶部安装有搜索云台3,搜索云台3内安装有光学相机、红外相机和激光探头,可以对海面进行搜索,通过图像识别、比对,发现遇险人员,利用激光探头进行测距、侧向,引导艇体1向遇险人员行驶。
[0036]其中,艇体1靠近遇险人员后,打捞装置4的两侧安装有X形的连杆,在电动机的作用下,带动打捞装置4向下运动。打捞装置4的底部为镂空结构,伸入水下后,艇体1继续向前行驶,将遇险人员包入两个艇体和打捞装置4之间,然后打捞装置4的电机反向转动,带动打捞装置4向上收起,直至离开水面,打捞装置4镂空的底部排出多余的水分。
[0037]其中,艇体1的顶部安装有顶部气囊5,在打捞装置4将遇险人员打捞出水后,向顶部气囊5的充气机构发送充气信号,充气机构由压缩气瓶和阀门组成,充气机构接收到充气信号后,打开阀门,压缩气瓶内的气体向顶部气囊5充入,顶部气囊5向上拱起,为打捞装置4将遇险人员抬升提供空间。
[0038]其中,艇体1的两侧安装有侧气囊6,在打捞装置4将遇险人员打捞出水后,向侧气囊6的充气机构发送充气信号,充气机构由压缩气瓶和阀门组成,充气机构接收到充气信号后,打开阀门,压缩气瓶内的气体向侧气囊6充入,侧气囊6向两侧展开,为艇体1提供额外的浮力,将艇体1整体向上抬升,便于遇险人员离开水面。同时向两侧展开的侧气囊6可以增加艇体1的宽度,增加了艇体1在海面的漂浮稳定性。
[0039]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用于运输机空投的无人艇,空投入水后可自主航行至遇险人员身边,打捞遇险人员,帮助遇险人员在海面长时间生存,为后续救援奠定了基础,提高了遇险人员的生存概率。
[004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无人艇可应用于中远海救援场景。此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中远海能搜不能救的难题,并且可对遇险人员起到一定的心理鼓舞作用,不仅可在军事遇险人员上使用,还可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
[0041]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无人艇通过运输机空投后,自动展开启动,搜索并打捞遇险人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投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艇包括:艇体;打捞装置,设置在所述艇体内,用于打捞遇险人员;其中,在发现遇险人员后,所述无人艇靠近遇险人员,向水下伸出所述打捞装置捞起遇险人员,并将遇险人员向上托起直至离开水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投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艇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艇体上;搜索云台,所述搜索云台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其中,所述搜索云台用于搜索遇险人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投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艇体上,另一端与所述搜索云台连接;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艇体上,另一端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启明翟红军李琦苏炳君黄丽彬杨芳华
申请(专利权)人: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