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浆储能供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3233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冰浆储能供冷系统,包括供冷循环回路;供冷循环回路上依次设有储冰装置、过滤单元、用户单元;过滤单元包括罐体、设置于罐体两端的端盖以及设置于罐体中的拦阻过滤组件;两端的端盖上分别设有与罐体连通的输送管道;拦阻过滤组件包括沿罐体的两端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组过滤部件、连接于相邻的两组过滤部件之间的牵引绳、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每个输送管道中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与靠近端盖的过滤部件相连,用于调节该过滤部件在罐体的两端方向上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能够对冰浆进行多级过滤,避免冰晶进入管道中造成管道堵塞,有效满足冰浆的供冷循环输送需求。有效满足冰浆的供冷循环输送需求。有效满足冰浆的供冷循环输送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冰浆储能供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
,特别是涉及一种冰浆储能供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冰浆蓄冷技术在储能领域广泛应用,冰浆是一种含有冰晶粒子的固液两相溶液,即冰晶粒子与水的混合物,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够作为一种优良的蓄冷或载冷介质。通过冰浆生成器将水制成可以流动的冰浆,该冰浆不但可以提高蓄冷的密度,且冰浆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可以用常规的管道进行输送。在夜间利用富余的电力制成冰浆,以将冷量以冰浆的形式储存,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通过冷热交换的方式释放冷量,以满足用户供冷需求,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目前,制成的冰浆储存在储冰罐中,在需要供冷时将冰浆输送至用户单元进线冷热交换。冰浆在储存过程中不稳定,部分冰晶结块形成大尺寸的冰块等杂物,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该冰块在输送过程中,相互抱团容易堵塞管道,且该冰块的冷热交换速率较低,降低了冰浆整体的冷热交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冰浆储能供冷系统,在系统的供冷循环回路上安装有过滤单元,能够对冰浆进行多级过滤,以满足冰浆的供冷循环输送需求,且通过反冲洗的方式,过滤单元清洗保养方便,省时省力。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冰浆储能供冷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供冷循环回路;所述供冷循环回路上依次设有用于储存冰浆的储冰装置、用于过滤冰浆的过滤单元、用于冷热交换的用户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罐体、设置于罐体两端的端盖以及设置于罐体中的拦阻过滤组件;至少一端的所述端盖与罐体以可拆卸的方式相连;两端的所述端盖上分别设有与罐体连通的输送管道;
[0005]所述拦阻过滤组件包括沿罐体的两端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组过滤部件、连接于相邻的两组过滤部件之间的牵引绳、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每个输送管道中的调节组件;所述过滤部件活动设置于罐体内,且过滤部件的外周面与罐体的内周面之间密封配合连接;
[0006]所述调节组件与输送管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流动空间;所述调节组件与靠近端盖的过滤部件相连,用于调节该过滤部件在罐体的两端方向上的位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套管、螺杆和螺母;所述套管设置于对应端的输送管道中,套管的外周面与输送管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所述流动空间;所述螺杆活动设置于套管中,且与靠近所述输送管道的过滤部件相连;所述螺母设置于螺杆上,用于调节螺杆相对于套管在罐体的两端方向上的位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过滤部件包括外框体和设置于外框体内部的过滤网;所述外框体的外周面与罐体的内周面相适配;所述外框体的外周面上沿周向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沿周向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罐体的内周面密封配合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单元;若干组密封单元在环形凹槽中沿周向分布,
形成所述密封件。
[0010]进一步的,各所述过滤网的单位面积的网孔数沿供冷方向依次增多。
[0011]进一步的,其中一端的所述输送管道为供冷进管,另一端的所述输送管道为供冷出管;所述系统包括储水箱;所述供冷进管和供冷出管上均设有分支管;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供冷出管的分支管相连,储水箱的进水口与供冷进管的分支管相连;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
[0012]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箱通过补水管与储冰装置相连;所述补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
[0013]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蓄冷回路;所述蓄冷回路上设有用于生成冰浆的冰浆生成器;所述储冰装置设置于所述蓄冷回路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单元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供冷循环回路上。
[00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6]1、本专利技术的冰浆通过输送管道进入到罐体中,通过多级过滤部件的配合使用,冰浆依次经过过滤部件并被过滤,能够有效阻止冰浆中的冰块带出罐体,避免冰块进入管道中造成管道堵塞,有效满足冰浆的供冷循环输送需求。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两端的调节组件,在安装时,各级过滤部件能够在罐体内顺序展开,以向输送的冰浆提供充分的过滤交换空间。此外,通过拆装端盖和调节组件,使得拦阻过滤组件安装便捷,便于拦阻过滤组件的日常清洗保养。
[0018]3、本专利技术能够从储水箱输送普通水,普通水由冰浆输送的反方向进入罐体中,从而能够对各过滤网进行反向循环冲洗,最大化清除过滤网上吸附的冰块等杂物,确保冰浆稳定可靠的进行输送。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的原理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单元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套管在输送管道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外框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1、罐体;11、端盖;12、输送管道;13、分支管;2、排污管;3、过滤部件;31、外框体;311、环形凹槽;32、过滤网;33、密封件;4、牵引绳;5、螺杆;51、套管;52、螺母;6、过滤单元;61、储冰装置;62、冰浆生成器;63、储水箱;631、出水管;632、第一水泵;633、第二水泵;634、供水管;64、用户单元;65、冰浆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8]如图1

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冰浆储能供冷系统,该系统主要应用于住宅区、商业、大型建筑等区域集中供冷,通过吸纳谷电、分布式光伏风电的能量并储存,为居民区、
写字楼、事业单位、高铁站、机场等提供区域性的供冷,达到碳中和节能减碳的效果。
[0029]该系统包括供冷循环回路。冰浆在该供冷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以进行冷热交换,从而进行供冷作业。供冷循环回路上依次安装有用于储存冰浆的储冰装置61、用于过滤冰浆的过滤单元6、用于冷热交换的用户单元64。上述的储冰装置61包括一个容器,冰浆容纳于该容器中。储冰装置61、过滤单元6以及用户单元64通过管道相互连接,形成前述的供冷循环回路。在供冷循环回路中位于用户单元64和过滤单元6之间安装有冰浆泵65,该冰浆泵能够输送冰浆在供冷循环回路中流动。冰浆储存在储冰装置中,进入过滤单元6过滤后,再经过用户单元64冷热交换后返回至储冰装置61中。上述的用户单元64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部件,可以是板式换冷器、管式换冷器等。
[0030]前述的过滤单元6包括罐体1、安装于罐体1两端的端盖11以及安装于罐体1中的拦阻过滤组件。本实施例中,该罐体1为卧式布置,其两端形成敞口。本实施例中,两端的端盖11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与罐体1以可拆卸的方式密封连接,以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浆储能供冷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供冷循环回路;所述供冷循环回路上依次设有用于储存冰浆的储冰装置、用于过滤冰浆的过滤单元、用于冷热交换的用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罐体、设置于罐体两端的端盖以及设置于罐体中的拦阻过滤组件;至少一端的所述端盖与罐体以可拆卸的方式相连;两端的所述端盖上分别设有与罐体连通的输送管道;所述拦阻过滤组件包括沿罐体的两端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组过滤部件、连接于相邻的两组过滤部件之间的牵引绳、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每个输送管道中的调节组件;所述过滤部件活动设置于罐体内,且过滤部件的外周面与罐体的内周面之间密封配合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与输送管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流动空间;所述调节组件与靠近端盖的过滤部件相连,用于调节该过滤部件在罐体的两端方向上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浆储能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套管、螺杆和螺母;所述套管设置于对应端的输送管道中,套管的外周面与输送管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所述流动空间;所述螺杆活动设置于套管中,且与靠近所述输送管道的过滤部件相连;所述螺母设置于螺杆上,用于调节螺杆相对于套管在罐体的两端方向上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浆储能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包括外框体和设置于外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晋兰唐华强张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碳中和绿色建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