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盐储热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5523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熔盐储热换热系统,包括熔盐储热装置、蒸汽发生器和用热单元;所述熔盐储热装置的出盐口与蒸汽发生器的进盐口相连;所述熔盐储热装置的进盐口与蒸汽发生器的出盐口相连;所述系统包括闪蒸罐和蒸汽喷射泵;所述蒸汽喷射泵的第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相连;所述蒸汽喷射泵的第二端与闪蒸罐的蒸汽出口相连;所述蒸汽喷射泵的第三端与用热单元的蒸汽进口相连;所述用热单元的出水口与闪蒸罐的进水口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换热后的冷凝水或冷凝水混合物进行闪蒸再利用,且能够将闪蒸后的蒸汽进行再次利用,减少能源浪费。减少能源浪费。减少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熔盐储热换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熔盐储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熔盐储热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熔盐是一种性能优良的传热储热介质,有着较高的使用温度、热稳定性好、比热容始终、传热系数高、较低的制作成本等,在储热领域被广泛应用。通过吸纳谷电、分布式光伏风电的能量储存在熔盐中,为居民区、写字楼、事业单位、高铁站、机场等提供区域性的供热、供热水,达到碳中和节能减碳的效果。
[0003]现有技术中,熔盐储热后,熔盐释放能量以使得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蒸汽再通过换热器等用热装置实现供热。换热后的蒸气冷凝形成冷凝水或者冷凝水和蒸汽的混合物,该冷凝水或混合物还带有余温,其中蕴含大量热能。目前该冷凝水或混合物直接排出至环境中,导致其中蕴含的热能完全损失,浪费能源。
[0004]此外,熔盐在蒸汽发生器中经过换热后,再通过回盐管流入至低温罐中储存,由于回盐管具有一定的长度或者在出现作业故障等情况时,温度降低后的熔盐在回盐管流动过程中,容易在回盐管中形成结晶,导致回盐管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熔盐储热换热系统,能够对换热后的冷凝水或冷凝水混合物进行闪蒸再利用,且能够将闪蒸后的蒸汽进行再次利用,减少能源浪费。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熔盐储热换热系统,包括熔盐储热装置、蒸汽发生器和用热单元;所述熔盐储热装置的出盐口与蒸汽发生器的进盐口相连;所述熔盐储热装置的进盐口与蒸汽发生器的出盐口相连;所述系统包括闪蒸罐和蒸汽喷射泵;
[0007]所述蒸汽喷射泵的第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相连;所述蒸汽喷射泵的第二端与闪蒸罐的蒸汽出口相连;所述蒸汽喷射泵的第三端与用热单元的蒸汽进口相连;所述用热单元的出水口与闪蒸罐的进水口相连。
[0008]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盐口通过回盐管与熔盐储热装置的进盐口相连;所述回盐管包括至少一组组合单元;所述组合单元包括第一管体、设置于第一管体两端的法兰盘以及套设于第一管体外侧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法兰盘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管体和第一管体之间形成封闭腔室;所述第二管体上设有分别与封闭腔室连通的蒸汽进口、蒸汽出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二管体的蒸汽进口通过第一支管与蒸汽喷射泵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二管体的蒸汽出口通过第二支管与用热单元的蒸汽进口相连。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体的中心轴线与第一管体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两者之间设有夹角;所述出水口设置于第二管体的一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喷射泵的第三端通过第三支管与用热单元的蒸汽进口相连;
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以及第三支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以及第三支管上的控制阀门相连。
[0012]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补水管;所述第二管体的出水口与补水管相连。
[0013]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补水口与补水管相连
[0014]进一步的,所述闪蒸罐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与蒸汽发生器的补水口相连;所述回水管上设有水泵。
[0015]进一步的,所述熔盐储热装置包括低温罐、高温罐、连接于低温罐和高温罐之间的输盐管以及设置于输盐管上的熔盐加热器。
[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闪蒸罐和蒸汽喷射泵的配合使用,蒸汽经由用热单元换热后形成的冷凝水或冷凝水混合物进入闪蒸罐中进行闪蒸,从而能够对换热后的冷凝水或冷凝水混合物进行闪蒸再利用,且通过蒸汽喷射泵的引射作用,能够将闪蒸后的蒸汽进行再次输送至用热单元,以进行再次利用,有效减少能源浪费。
[0018]2、在回盐管出现堵塞等情况时,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能够输送至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的封闭腔室中,再输送至用热单元,蒸汽在该封闭腔室中流动,能够对第一管体进行加热,进而能够对熔盐进行加热,以防止熔盐在第一管体中结晶,堵塞管道。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原理图;
[0021]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熔盐管道的剖视图;
[0023]其中:1、低温罐;11、高温罐;12、加热器;13、熔盐泵;14、输盐管;2、蒸汽发生器;3、闪蒸罐;31、回水管;32、水泵;4、蒸汽喷射泵;41、电磁阀;5、用热单元;6、回盐管;61、第一管体;62、第二管体;621、蒸汽进口;622、蒸汽出口;623、出水口;63、法兰盘;7、第一支管;71、第二支管;72、第三支管;73、控制阀门;74、控制器;8、补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5]如图1

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熔盐储热换热系统,该系统中的熔盐为现有技术中的传热储热介质,该系统包括熔盐储热装置、蒸汽发生器2和用热单元5。本实施例中的蒸汽发生器2为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其包括补水口、蒸汽出口、进盐口、出盐口等部位。熔盐储热装置的出盐口通过进盐管与蒸汽发生器2的进盐口相连通。熔盐储热装置的进盐口通过回盐管6与蒸汽发生器2的出盐口相连。通过进盐管和回盐管6的连接,使得熔盐储热装置和蒸汽发生器2之间形成熔盐循环回路,熔盐能够在该熔盐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熔盐在熔盐循环回路中流动过程中,其由熔盐储热装置输出,通过进盐管进入蒸汽发生器2中,储热的熔盐在蒸汽发生器2中换热后,经由回盐管6回流至熔盐储热装置中。其中,蒸汽发生器2
的蒸汽出口不与该熔盐循环回路连通。蒸汽发生器2换热后,热蒸汽由蒸汽出口输出。
[0026]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熔盐储热装置包括低温罐1、高温罐11、连接于低温罐1和高温罐11之间的输盐管14以及安装于输盐管14上的熔盐加热器12。低温罐1用于储存温度较低的熔盐,高温罐11用于储存高温熔盐。位于低温罐1中的熔盐经由该输盐管14输送至高温罐11中。熔盐在该输盐管14中流动过程中,经过熔盐加热器12进行加热升温,以进行储热。熔盐加热器12包括罐体和安装在罐体中的电加热元件。罐体串接在输盐管14上,电加热元件为加热盘管,其外接供电电源。低温罐1和高温罐11上均安装有熔盐泵13。该熔盐泵13用于将低温罐1和高温罐11中的熔盐抽出,以进行输送。
[0027]本实施例中的系统还包括闪蒸罐3和蒸汽喷射泵4。上述两个设备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部件,工作原理亦为现有技术,不作赘述。蒸汽喷射泵4具有三个连接口,其中蒸汽喷射泵4的第一端通过蒸汽主管与蒸汽发生器2的蒸汽出口相连通。在该蒸汽主管上安装有控制阀门。蒸汽喷射泵4的第二端通过蒸汽分管与闪蒸罐3的蒸汽出口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盐储热换热系统,包括熔盐储热装置、蒸汽发生器和用热单元;所述熔盐储热装置的出盐口与蒸汽发生器的进盐口相连;所述熔盐储热装置的进盐口与蒸汽发生器的出盐口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闪蒸罐和蒸汽喷射泵;所述蒸汽喷射泵的第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相连;所述蒸汽喷射泵的第二端与闪蒸罐的蒸汽出口相连;所述蒸汽喷射泵的第三端与用热单元的蒸汽进口相连;所述用热单元的出水口与闪蒸罐的进水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盐储热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盐口通过回盐管与熔盐储热装置的进盐口相连;所述回盐管包括至少一组组合单元;所述组合单元包括第一管体、设置于第一管体两端的法兰盘以及套设于第一管体外侧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法兰盘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管体和第一管体之间形成封闭腔室;所述第二管体上设有分别与封闭腔室连通的蒸汽进口、蒸汽出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二管体的蒸汽进口通过第一支管与蒸汽喷射泵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二管体的蒸汽出口通过第二支管与用热单元的蒸汽进口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盐储热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晋兰唐华强张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碳中和绿色建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