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虚拟预拼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200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拼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结构虚拟预拼接工装,包括施压板和击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驱动盘转动前,承压盘随意转动,使施压板和击发板的相对面与钢件的表面相贴合,然后将钢件放置在击发板上,使施压板和击发板完成对钢件的固定,由于施压板对钢件进行施压时,使击发件进入驱动环槽内,驱动柱与击发件相接触以为完成卡接,从而实现驱动盘与承压盘的联动,此时以驱动盘与承压盘联动时的角度为初始值,从而使驱动盘进行转动,以带动钢件进行转动,从而达到调节其水平度的问题,避免了钢件焊接时钢件之间存在角度差,导致钢件的焊接连接处的强度和所承受的扭矩以及内部应力均为发生变化和拼接所形成的钢件的水平度下降的问题。平度下降的问题。平度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虚拟预拼接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拼接
,具体为一种钢结构虚拟预拼接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而焊接,也称作熔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
[0003]钢件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焊接时,钢件之间的对接是钢结构稳固性是否达标的关键要素。钢件在进行现场施工时,由于场地环境等因素,往往会造成钢件之间的焊接面产生角度差,导致钢件的焊接连接处的强度和所承受的扭矩以及内部应力均为发生变化,对于一些较长钢件,甚至为引起拼接所形成的钢件的水平度下降。此外,现场焊接时,焊缝的宽度需要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有效的调整,但对钢件进行调整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虚拟预拼接工装,包括能相互靠近的施压板(1)和击发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相互锁定的承压盘(3)和驱动盘(4);所述驱动盘(4)的一侧开设有驱动柱(5),所述承压盘(3)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驱动柱(5)相切的驱动环槽(6),所述驱动柱(5)绕所述驱动环槽(6)做圆周运动,所述承压盘(3)内设置有击发件(7),通过所述击发板(2)对所述击发件(7)施加力使所述击发件(7)进入所述驱动环槽(6)能与所述驱动柱(5)相接触而实现所述驱动盘(4)与承压盘(3)的联动,在驱动盘(4)转动前承压盘(3)可以转动,使施压板(1)和击发板(2)的相对面与钢件的表面相贴合,当驱动盘(4)进行转动时,驱动柱(5)与击发件(7)相接触以完成卡接,从而实现驱动盘(4)与承压盘(3)的联动,以驱动盘(4)与承压盘(3)联动时的角度为初始值,从而使驱动盘(4)进行转动,进而带动钢件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虚拟预拼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盘(3)的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8),所述限位槽(8)滑动连接有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开设在所述击发板(2)的两端的两侧,用以限定和安装所述击发板(2);所述承压盘(3)的一侧中部开设有导向槽(10),所述导向槽(10)滑动连接有导向块(11),所述导向块(11)开设在所述施压板(1)的两端的两侧,用以限定和安装所述施压板(1),并引导所述施压板(1)靠近所述击发板(2)以完成对钢件的固定和所述击发件(7)的运动;通过限位槽(8)和限位块(9)为击发板(2)的移动提供导向,通过导向槽(10)和导向块(11)为施压板(1)提供导向,以提高击发板(2)和施压板(1)的移动稳定性,避免对钢件夹持产生干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虚拟预拼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件(7)包括击发腔(701),所述击发腔(701)开设在所述承压盘(3)内,并与所述驱动环槽(6)相通,所述击发腔(701)贯穿并滑动连接有联动柱(702),所述联动柱(702)的一端与所述击发板(2)相接触以获得动力而发生平移,另一端与经平移进入所述驱动环槽(6)内与所述驱动柱(5)相接触,以实现所述驱动盘(4)与承压盘(3)的联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虚拟预拼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柱(702)的一端为楔形,且靠近楔形端的位置开设有弹簧座(703),所述弹簧座(7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704),所述复位弹簧(7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座(705),所述限位座(705)贯穿并滑动连接在所述联动柱(702)上,且所述限位座(705)的一侧始终与所述击发腔(701)的内壁一侧贴合;通过击发板(2)受到钢件的压力后,挤压联动柱(702),使联动柱(702)发生平移,从而使弹簧座(703)挤压复位弹簧(704),同时将联动柱(702)的一端平移至驱动环槽(6)内,完成驱动盘(4)与承压盘(3)的联动的预备条件,然后随着驱动盘(4)带动驱动柱(5)的转动,从而使驱动柱(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秦李波杨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