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查混凝土裂缝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627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查混凝土裂缝的装置,属于混凝土检查技术领域,包括:主板、中间压力组件、左侧压力组件、右侧压力组件、固定轮组件以及转动轮组件,中间压力组件、左侧压力组件以及右侧压力组件均能够产生对主板施加的按压作用力,同时中间压力组件、左侧压力组件以及右侧压力组件均能够对按压作用力的方向进行调整,在主板进行移动、向左转动或者向右转动时,中间压力组件、左侧压力组件以及右侧压力组件中的两个将主板与混凝土墙壁贴合,剩余的一个带动主板进行移动、向左转动或者向右转动,通过上述方式,在对较大的混凝土建筑进行检查时,能够确保对混凝土建筑检测的精确程度。精确程度。精确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查混凝土裂缝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检查
,具体涉及一种检查混凝土裂缝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0003]为了确保混凝土建筑的完好性,通常需要对混凝土建筑是否具有裂缝进行检查,对于低矮的混凝土建筑,通常是由工作人员手持检查工具借助攀爬梯等工具进行检查,对于较高的混凝土建筑,则通常借助无人机携带检查工具对混凝土建筑进行检查,然而利用无人机作为载体进行检查时,通常情况下会与混凝土建筑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在进行检查时无人机与混凝土建筑碰撞,然而由于一定距离的存在则会影响检测精度,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检查混凝土裂缝的装置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在对较大的混凝土建筑进行检查时,能够确保对混凝土建筑检测的精确程度。
[0005]本技术要解决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检查混凝土裂缝的装置,包括:主板、中间压力组件、左侧压力组件、右侧压力组件、固定轮组件以及转动轮组件;
[0006]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探测头、无线传输器以及电池;
[0007]所述中间压力组件、左侧压力组件以及右侧压力组件呈等腰三角形布局设置于主板上,所述固定轮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呈对称布局设置于中间压力组件两侧,所述转动轮组件设置于主板上且位于左侧压力组件以及右侧压力组件连线的中线位置处;
[0008]所述中间压力组件、左侧压力组件以及右侧压力组件均能够产生对主板施加的按压作用力,同时所述中间压力组件、左侧压力组件以及右侧压力组件均能够对按压作用力的方向进行调整;
[0009]所述探测头、中间压力组件、左侧压力组件以及右侧压力组件均与无线传输器以及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无线传输器与电池电性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轮组件包括固定轮连接轴,所述固定轮连接轴一端与中间压力组件连接,所述固定轮连接轴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轮转动座,所述固定轮转动座转动连接有固定轮,所述转动轮组件包括转动轮连接臂,所述转动轮连接臂一端与主板连接且位于左侧压力组件以及右侧压力组件连线的中线位置处,所述转动轮连接臂另一端连接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连接有转
动轮连接轴一端,所述转动轮连接轴另一端连接有转动轮转动座,所述转动轮转动座连接有转动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固定轮以及转动轮,从而能够确保该装置能够在混凝土建筑墙壁上进行移动,借助转动轮在转动轴作用下能够进行转动,从而配合左侧压力组件以及右侧压力组件按压作用力方向的改变能够使得该装置进行转向。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压力组件包括中间固定环,所述中间固定环与主板连接,所述中间固定环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中间转动电机,两个所述中间转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中间转动转轴,两个中间转动转轴之间连接有中间转动环,所述中间转动环上设置有中间压力电机,所述中间压力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中间压力扇叶,两个所述中间转动电机之间的连线与左侧压力组件同右侧压力组件之间的连线平行,两个所述中间转动电机与无线传输器以及电池电性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中间压力电机驱动中间压力扇叶进行转动,随着中间压力扇叶的转动能够产生风力,风力的产生能够对主板施加按压作用力,驱使主板能够与混凝土建筑贴近,借助无线传输器与外部控制装置进行连接用于对中间转动电机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控制中间转动环的偏转角度,当需要驱动主板进行移动时,使得中间转动环向前进方向的反方向进行偏转,当不需要驱动主板进行移动时,使得中间转动环面向混凝土建筑墙壁,确保主板与混凝土建筑墙壁的贴合程度。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侧压力组件包括左侧固定环,所述左侧固定环与主板连接,所述左侧固定环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左侧转动电机,两个所述左侧转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左侧转动转轴,两个左侧转动转轴之间连接有左侧转动环,所述左侧转动环上设置有左侧压力电机,所述左侧压力电机输出端连接有左侧压力扇叶,两个所述左侧转动电机之间的连线与两个中间转动电机之间的连线平行,两个所述左侧转动电机与无线传输器以及电池电性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左侧压力电机驱动左侧压力扇叶进行转动,随着左侧压力扇叶的转动能够产生风力,风力的产生能够对主板施加按压作用力,驱使主板能够与混凝土建筑贴近,借助无线传输器与外部控制装置进行连接用于对左侧转动电机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控制左侧转动环的偏转角度,当需要驱动主板进行转弯时,使得左侧转动环向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进行偏转,当不需要驱动主板进行移动时,使得左侧转动环面向混凝土建筑墙壁,确保主板与混凝土建筑墙壁的贴合程度。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右侧压力组件包括右侧固定环,所述右侧固定环与主板连接,所述右侧固定环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右侧转动电机,两个所述右侧转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右侧转动转轴,两个右侧转动转轴之间连接有右侧转动环,所述右侧转动环上设置有右侧压力电机,所述右侧压力电机输出端连接有右侧压力扇叶,两个所述右侧转动电机之间的连线与两个中间转动电机之间的连线平行,两个所述右侧转动电机与无线传输器以及电池电性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右侧压力电机驱动右侧压力扇叶进行转动,随着右侧压力扇叶的转动能够产生风力,风力的产生能够对主板施加按压作用力,驱使主板能够与混凝土建筑贴近,借助无线传输器与外部控制装置进行连接用于对右侧转动电机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控制右侧转动环的偏转角度,当需要驱动主板进行转弯时,使得右侧转动环向
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进行偏转,当不需要驱动主板进行移动时,使得右侧转动环面向混凝土建筑墙壁,确保主板与混凝土建筑墙壁的贴合程度。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轮上设置有固定轮吸盘,所述转动轮上设置有转动轮吸盘。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了固定轮吸盘以及转动轮吸盘,从而能够确保固定轮以及转动轮与混凝土墙壁之间具有能够进行驱动的相互作用力。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1]1、由于设置了中间压力组件、左侧压力组件以及右侧压力组件,在中间压力扇叶、左侧压力扇叶以及右侧压力扇叶的转动下,能够产生对主板的按压作用力,在按压作用力的作用力下能够使得主板与混凝土墙壁进行贴合,避免主板掉落,借助主板上探测头对混凝土建筑墙壁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查混凝土裂缝的装置,包括:主板(1)、中间压力组件、左侧压力组件、右侧压力组件、固定轮组件以及转动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上设置有探测头(2)、无线传输器(3)以及电池(4);所述中间压力组件、左侧压力组件以及右侧压力组件呈等腰三角形布局设置于主板(1)上,所述固定轮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呈对称布局设置于中间压力组件两侧,所述转动轮组件设置于主板(1)上且位于左侧压力组件以及右侧压力组件连线的中线位置处;所述中间压力组件、左侧压力组件以及右侧压力组件均能够产生对主板(1)施加的按压作用力,同时所述中间压力组件、左侧压力组件以及右侧压力组件均能够对按压作用力的方向进行调整;所述探测头(2)、中间压力组件、左侧压力组件以及右侧压力组件均与无线传输器(3)以及电池(4)电性连接,所述无线传输器(3)与电池(4)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查混凝土裂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轮组件包括固定轮连接轴(23),所述固定轮连接轴(23)一端与中间压力组件连接,所述固定轮连接轴(23)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轮转动座(24),所述固定轮转动座(24)转动连接有固定轮(25),所述转动轮组件包括转动轮连接臂(26),所述转动轮连接臂(26)一端与主板(1)连接且位于左侧压力组件以及右侧压力组件连线的中线位置处,所述转动轮连接臂(26)另一端连接有限位轴(27),所述限位轴(27)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8),所述转动轴(28)上连接有转动轮连接轴(29)一端,所述转动轮连接轴(29)另一端连接有转动轮转动座(30),所述转动轮转动座(30)连接有转动轮(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查混凝土裂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压力组件包括中间固定环(5),所述中间固定环(5)与主板(1)连接,所述中间固定环(5)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中间转动电机(6),两个所述中间转动电机(6)输出端连接有中间转动转轴(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李波杨磊杨凤尹之文周静李林袁自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