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转录因子AcARF1基因在抗灰霉病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283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34
一种猕猴桃转录因子AcARF1基因在猕猴桃果实抗灰霉病中的应用,该基因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经取代、缺失和/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核苷酸,且能编码相同功能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植物激素生长素途径转录因子AcARF1抑制表达后,通过实验证实抑制表达AcARF1基因能够增强猕猴桃对灰霉病菌的抗性,具体表现为接种病毒后与对照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的转基因果实的发病症状减轻,发病率降低,病菌含量减少,为猕猴桃抗病育种提供重要的基因库及新的种质资源。库及新的种质资源。库及新的种质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猕猴桃转录因子AcARF1基因在抗灰霉病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基因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猕猴桃转录因子AcARF1 基因在果实抗灰霉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营养丰富,素有“水果之王”等美誉。我国是猕猴桃的起源地和主产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18年我国猕猴桃栽培面积达16.8万公顷,年产量约203.5万吨(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QC)。然而猕猴桃果实易遭受多种真菌病原菌的侵害而腐烂变质。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通常给猕猴桃产业造成高达30%以上的损失,严重威胁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关于猕猴桃灰霉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防治、抗病生理及抗病蛋白筛选等方面。国内外关于猕猴桃对灰霉病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相对迟缓,目前对抗灰霉病相关基因功能、调控机制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猕猴桃AcARF1基因的新应用,该基因能够显著增强猕猴桃对灰霉病菌的抗性。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猕猴桃转录因子AcARF1基因在猕猴桃果实抗灰霉病中的应用,该基因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经取代、缺失和/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核苷酸,且能编码相同功能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
[0006]其中SEQ ID NO.1序列长度:1599bp;组成为436A;341C;385G;437T;百分比:27.3%A;21.3%C;24.1%G;27.3%T。分子量(kDa):ssDNA(单链):494.53 dsDNA(双链):985.71。
[0007]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是IAA信号转导的关键因子,本专利技术根据红阳猕猴桃基因组数据库,克隆了猕猴桃AcARF1基因,并采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鉴定了该基因在灰霉病抗性中的功能。
[0008]采用上述基因编码的蛋白在猕猴桃果实抗灰霉病中的应用,所述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或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取代、缺失和/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且能表达相同功能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猕猴桃转录因子AcARF1基因的工程菌。
[0010]一种提高猕猴桃果实抗灰霉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构建含有 AcARF1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所述AcARF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01 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02所示;(2)将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植物组织或细胞中;(3)培育筛选得到抗灰霉病的转基因植株。
[0011]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植物激素生长素途径转录因子AcARF1抑制表达后,通过实验证实抑制表达AcARF1基因能够增强猕猴桃对灰霉病菌的抗性,具体表现为接种病毒后与对照相比,本专利技术获得的转基因果实的发病症状减轻,发病率降低,病菌含量减少,为猕猴桃抗病育种提供重要的基因库及新的种质资源。
附图说明
[0013]图1:本专利技术AcARF1基因在转基因农杆菌侵染猕猴桃后对照组中的表达量。
[0014]图2:抑制表达AcARF1与对照组猕猴桃受灰霉菌侵染的表型观察。
[0015]图3:抑制表达AcARF1与对照组猕猴桃受灰霉菌侵染3天和6天的病斑面积统计。
[0016]图4:抑制表达AcARF1与对照组猕猴桃受灰霉菌侵染3天和6天POD活性变化。
[0017]图5:抑制表达AcARF1与对照组猕猴桃受灰霉菌侵染3天和6天SOD活性变化。
[0018]图6:抑制表达AcARF1与对照组猕猴桃受灰霉菌侵染3天和6天总酚含量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
[0020]以下实施例中涉及的各载体、猕猴桃品种

红阳

猕猴桃,以及各种试剂均为市售,猕猴桃灰葡萄孢菌菌株由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ACCC CAASF

122)。
[0021]实施例1猕猴桃转录因子AcARF1基因的获得
[0022]采用RNAiso Plus Kits(Takara,Japan)提取猕猴桃总RNA,采用TransScriptAll

in

One Fir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Supermix for qPCR(One

Step gDNA Removal) Kit(TransGen,China)反转录合成cDNA,总RNA采用Takara isoplus试剂盒提取。猕猴桃叶加入液氮研磨成粉,装入RNase

free的1.5ml离心管中,加入1mlFruitmate(Takara)试剂颠倒混匀后于4℃
×
12000g离心5min,将600μl上清液转移至新管,加入600μl RNAiso Plus,静置5min后4℃
×
12000g离心5min。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管中加入300μl氯仿颠倒混匀,静置5min,4℃
×
12000g离心15min。将上清液转移至新的离心管,加600μl异丙醇混匀后静置10min,4℃
×
12000g离心10min。弃上清,沉淀中加入1ml 75%乙醇洗涤沉淀4℃
×
7500g 离心5min,弃上清并风干。加入30μl RNase

free ddH2O溶解沉淀。对所得的 R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于凝胶成像系统中进行成像分析。以总RNA为实验模板,采用全式金TransScript OneStep gDNA Removal and cDNA SynthesisSuperMix试剂盒合成反转录产物。1.5ml的离心管中依次加入10μl 2
×
ES ReactionMix,5μl Total RNA,2μl RNase

free Water,1μl gDNA Remover,1μlEasyScript@RT/RI Enzyme,1μl Oligo(dT),42℃孵化30min,再于85℃孵化5 s以终止反应。置于

20℃冰箱保存。
[0023]采用如下引物序列进行PCR扩增:
[0024]上游引物:atgattacgtttatagattcgaaagat(SEQ ID NO.3)
[0025]下游引物:caatccccactcaacatt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猕猴桃转录因子AcARF1基因在猕猴桃果实抗灰霉病中的应用,该基因的编码序列如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经取代、缺失和/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核苷酸,且能编码相同功能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EQIDNO.1序列组成为436A;341C;385G;437T;百分比:27.3%A;21.3%C;24.1%G;27.3%T;分子量(kDa):ssDNA(单链):494.53dsDNA(双链):985.71。3.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AcARF1基因编码的蛋白在猕猴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哲馨唐建民杨帅廖钦洪兰建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