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飞机牵引车的液压自适应抱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2822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飞机牵引车的液压自适应抱轮装置,其包括举升机构、夹持机构和锁紧机构;夹持机构和锁紧机构均设置在举升机构上;举升机构包括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垂直设置,第一组件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三杆件和第八杆件,第一杆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杆件和第三杆件的第一端垂直连接,第八杆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杆件和第三杆件的第二端垂直连接;第二组件包括第七杆件、第九杆件和第十杆件,第十杆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七杆件和第九杆件的中部位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不同姿态的飞机轮进行锁死固定并抬升,并且受力合理,能够适应不同工况下的工作。能够适应不同工况下的工作。能够适应不同工况下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飞机牵引车的液压自适应抱轮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牵引车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飞机牵引车的液压自适应抱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飞机牵引车抱轮装置作为飞机牵引车的核心装置,具有夹持和举升飞机前轮的作用,常用的抱轮机构存在下列问题:
[0003]1、飞机牵引车抱轮装置在进行牵引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抱轮装置前门板打开导致飞机前轮发生脱落的危险现象。
[0004]2、在牵引过程中路面凹凸不平或在进行转向的时候,抱轮装置不能很好地根据转向调整前起落架及机轮的高低偏转,从而对前起落架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0005]3、现有的抱轮装置缺少举升省力机构,即在举升飞机前轮的过程中消耗的功率过大。
[0006]4、现有的具有压紧机轮功能的抱轮装置其压紧组件和夹持机构太过独立,造成抱轮装置受力不合理,动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飞机牵引车的液压自适应抱轮装置,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将压紧组件和托起组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整体的操控,有助于抱轮的稳定,夹持机构上还设置有气弹簧,能够使飞机前轮在夹持机构中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因颠簸路段或者进行转向时发生位移,同时本装置设置有锁紧机构,能有限地保证飞机前轮放置在夹持机构中,不会因外界因素而掉落。举升装置采用杠杆原理,实现了力臂的放大,降低了举升装置动力源的液压缸负载,使之操控更为的省力。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飞机牵引车的液压自适应抱轮装置,其包括举升机构、夹持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和锁紧机构均设置在所述举升机构上;所述举升机构包括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二组件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三杆件和第八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杆件和所述第三杆件的第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八杆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杆件和所述第三杆件的第二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七杆件、第九杆件和第十杆件,所述第十杆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七杆件和所述第九杆件的中部位置连接,所述第七杆件和所述第九杆件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八杆件的两端垂直连接;所述活动组件的中部位置与支撑组件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的第二组件的上方,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四杆件、第五杆件以及第六杆件,所述第五杆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杆件的第一端和第六杆件的第一端垂直连接;所述夹持机构通过第一液压缸与所述第五杆件连接,所述锁紧机构通过第二液压缸与所述第四杆件的第二端活
动连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压紧组件和托起组件,所述压紧组件设置在所述托起组件的上方;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杆和压紧片,所述压紧杆的第一端设置有多个所述压紧片,所述压紧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三液压缸与所述托起组件连接,所述压紧杆的中部位置与所述托起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托起组件包括导轨架、铲斗和托起架,所述导轨架包括横杆以及与横杆两端分别连接的L型连接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导轨与所述第四杆件和所述第五杆件连接,所述L型连接杆通过气弹簧与所述托起架的顶面连接;所述托起架的一个侧面安装有所述铲斗;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门杆、门板以及锁紧组件;所述门杆的第一端通过限位板和连杆与所述第四杆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门板设置在所述门杆的侧壁上,所述门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所述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直流电磁铁、锁紧杆件和杆件槽,所述直流电磁铁和所述杆件槽分别与所述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杆贯穿杆件槽后与所述直流电磁铁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件上设置有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杆件的中部位置连接,所述第四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杆件的中部位置连接,所述液压缸能带动所述第五杆件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活动组件呈杠杆状态活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杆件与所述第三杆件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能够限制所述活动组件的上下移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六杆件的第二端设置有锁紧孔,所述锁紧装置与所述锁紧孔相互配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液压缸能控制所述压紧组件的上下移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片能通过所述压紧杆进行转动,并对飞机前轮起到压紧作用,限制飞机前轮的自由移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压缸能够控制所述夹持机构的水平移动。
[0015]进一步的,在飞机牵引车处于颠簸路段以及转向时,所述气弹簧能够保证所述夹持机构处于平稳状态。
[0016]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将压紧组件和托起组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整体的操控,有助于抱轮的稳定,同时设置锁紧机构能很好的保证飞机前轮在夹持机构内的稳定,不会因外界干扰而出现前轮脱离夹持机构的情形。本装置的夹持机构能在抱轮车行至凹凸不平路面或者在抱轮车进行转弯时很好地根据转向调整前起落架及机轮的高低偏转,并且气弹簧确保了在调整的过程中抱轮装置整体不会振动太过剧烈,对飞机前起落架的影响降到了最小,夹持机构中第一液压缸的工作将分担第三液压缸的工作动力,从而使得各处装置的受力更加合理。举升装置采用杠杆原理,实现了力臂的放大,降低了举升装置动力源的液压缸负载,使之操控更为的省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锁紧机构关闭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锁紧机构开启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锁紧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压紧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举升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记说明:
[0025]1‑
锁紧机构、2

托起组件、3

压紧组件、4

举升机构、101

直流电磁铁、102

锁紧杆件、103

杆件槽、201

导轨、202

导轨架、203

铲斗、204

气弹簧、205

第一液压缸、206

第二液压缸、207

限位板、208

连杆、209

门板、2010

门杆、301

压紧片、302

压紧杆、303

第三液压缸、304

第四液压缸、401

第一杆件、402

第二杆件、403

第三杆件、404

第四杆件、405

第五杆件、40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飞机牵引车的液压自适应抱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举升机构、夹持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和锁紧机构均设置在所述举升机构上;所述举升机构包括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二组件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三杆件和第八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杆件和所述第三杆件的第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八杆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杆件和所述第三杆件的第二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七杆件、第九杆件和第十杆件,所述第十杆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七杆件和所述第九杆件的中部位置连接,所述第七杆件和所述第九杆件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八杆件的两端垂直连接;所述活动组件的中部位置与支撑组件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的第二组件的上方,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四杆件、第五杆件以及第六杆件,所述第五杆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杆件的第一端和第六杆件的第一端垂直连接;所述夹持机构通过第一液压缸与所述第五杆件连接,所述锁紧机构通过第二液压缸与所述第四杆件的第二端活动连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压紧组件和托起组件,所述压紧组件设置在所述托起组件的上方;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杆和压紧片,所述压紧杆的第一端设置有多个所述压紧片,所述压紧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三液压缸与所述托起组件连接,所述压紧杆的中部位置与所述托起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托起组件包括导轨架、铲斗和托起架,所述导轨架包括横杆以及与横杆两端分别连接的L型连接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导轨与所述第四杆件和所述第五杆件连接,所述L型连接杆通过气弹簧与所述托起架的顶面连接;所述托起架的一个侧面安装有所述铲斗;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门杆、门板以及锁紧组件;所述门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晋高紫通史佳兴杜冉恒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