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分析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280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对羟甲基肉桂酸为原料,经过酯化、氯化两步反应得到,此路线合成方法简便,条件温和,收率高,适合工艺放大和工业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合成路线未见文献报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合成路线未见文献报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合成路线未见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分析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分析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医药中间体化合物4

氯甲基肉桂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及分析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4‑
氯甲基肉桂酸甲酯是一种医药或化工的中间体,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化合物、或化合物I):
[0003][0004]式I所示化合物
[0005]式I所示化合物用于医药或化工领域的中间体或原料,例如在CN109232291A中,化合物I用于制备β氨基酸衍生物的原料和中间体;在CN106674079A中,化合物I是用于合成HDAC抑制剂帕比司他的医药中间体;以及在合成二取代β

氨基酸中(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39(37),13076

13082;2017)、用于在二苯乙烯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发现(Bioorganic&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17(16),4481

4486;2007)、N

乙酰基羧酸衍生物作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制备(PCT Int.Appl.,2004063169)、用作例如奥扎格雷钠等药物的杂质等应用中。
[0006]然而目前针对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合成路线未见文献报道,因此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还有待改进。
专利技术内容
[0007]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合成方法简便,条件温和,收率高,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未见文献报道。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
[0009](1)使式1所示化合物与硫酸、甲醇接触,以便获得式2所示化合物;
[0010](2)使式2所示化合物与氯化亚砜接触,以便获得式I所示化合物。
[0011][0012]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制备式I所示化合物。由此,将该式I所示化合物作为其它药物合成中的医药中间体或原料,或者作为杂质标准品或对照品,能够有效地用于对奥扎格雷钠等药物的杂质检测,进而有效地对原料药或制剂进行质量控制。
[0013]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接触”应做广义理解,其可以是任何能够使得至少两种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的方式,例如可以是将两种反应物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根据需要,可以在搅拌下,将需要进行接触的反应物进行混合,由此,搅拌的类型并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机械搅拌,即在机械力的作用下进行搅拌。
[0014]在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制备式2所示化合物、以及式I所示化合物的方法还可以具有下列附加技术特征至少之一: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化学反应可以按照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方法进行。制备式2所示化合物、以及式I所示化合物的原料的来源并不受特别限制,其可以是采用任何已知的方法制备的,或者市售获得的。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步骤(1)中,式1所示化合物与硫酸、甲醇的接触方式并不受特别限制。由此,可以提升式1所示化合物与硫酸、甲醇接触的效率,加快反应速度,进一步提高利用该方法制备式2所示化合物的效率。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步骤(1)中,包括如下步骤:将式1所示化合物加入甲醇中搅拌溶解,再加入硫酸,升温搅拌反应过夜,TLC检测反应完全后,进行后处理得到式2所示化合物。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利用该方法制备式2所示化合物的效率。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专利技术人惊奇地发现,反应物用量对制备式2所示化合物的效率有重要影响。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步骤(1)中,式1所示化合物与硫酸、甲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0.1:(7.5~20)(g/v/v)。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步骤(1)中,优选式1所示化合物与硫酸、甲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0.1:10(g/v/v),由此,反应物利用率较高,不会造成原料、实际的浪费,目标化合物收率较高。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步骤(1)中,所述升温搅拌反应的温度为65℃~75℃;优选所述升温搅拌反应的温度为70℃。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步骤(1)中,包括如下步骤:将式1所示化合物(2g,11.22mmol)加入甲醇(20ml)中搅拌溶解,再加入硫酸(0.2ml),升温至70℃搅拌反应过夜,TLC检测反应完全后,将甲醇蒸干,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将反应液pH调至中性,再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50ml
×
3),再将有机相减压浓缩蒸干,得式2所示化合物,得量2.10g(10.93mmol),收率97.4%。由此,反应物利用率较高,不会造成原料、实际的浪费,目标化合物收率较高。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步骤(2)中,式2所示化合物与氯化亚砜的接触方式并不受特别限制。由此,可以提升式2所示化合物与氯化亚砜接触的效率,加快反应速度,进一步提高利用该方法制备式I所示化合物的效率。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步骤(2)中,包括如下步骤:将式2所示化合物加入二氯甲烷中溶解,搅拌下缓慢加入氯化亚砜,保持在室温搅拌反应,TLC检测反应完全后,进行后处
理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利用该方法制备式I所示化合物的效率。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步骤(2)中,于室温下,使得式2所示化合物与氯化亚砜接触,搅拌反应0.5~2.5小时;优选于室温下,使得式2所示化合物与氯化亚砜接触,搅拌反应2小时。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步骤(2)中,于室温下,使得式2所示化合物与氯化亚砜接触,搅拌反应的温度为20℃~60℃;优选于25℃下,使得式2所示化合物与氯化亚砜接触搅拌反应。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步骤(2)中,式2所示化合物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1.2~3)。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步骤(2)中,优选式2所示化合物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1.5,由此,反应物利用率较高,不会造成原料、实际的浪费,目标化合物收率较高。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步骤(2)中,包括如下步骤:将式2所示化合物(2.50g,13mmol)加入二氯甲烷中(30mL)溶解,搅拌下缓慢加入氯化亚砜(2.32g,19.5mmol),保持在25℃搅拌反应2h,TLC检测反应完全后,减压浓缩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式I所示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使所述式1所示化合物与硫酸、甲醇接触,以便获得式2所示化合物;(2)使所述式2所示化合物与氯化亚砜接触,以便获得式I所示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包括如下步骤:将式1所示化合物加入甲醇中搅拌溶解,再加入硫酸,升温搅拌反应过夜,TLC检测反应完全后,进行后处理得到式2所示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式1所示化合物与硫酸、甲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0.1:(7.5~20)(g/v/v);优选式1所示化合物与硫酸、甲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0.1:10(g/v/v)。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升温搅拌反应的温度为65℃~75℃;优选所述升温搅拌反应的温度为7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包括如下步骤:将式2所示化合物加入二氯甲烷中溶解,搅拌下缓慢加入氯化亚砜,保持在室温搅拌反应,TLC检测反应完全后,进行后处理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于室温下,使得式2所示化合物与氯化亚砜接触,搅拌反应0.5~2.5小时;优选于室温下,使得式2所示化合物与氯化亚砜接触,搅拌反应2小时,任选地,在步骤(2)中,于室温下,使得式2所示化合物与氯化亚砜接触,搅拌反应的温度为20℃~60℃;优选于25℃下,使得式2所示化合物与氯化亚砜接触搅拌反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式2所示化合物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1.2~3);优选式2所示化合物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立林陈程龚丹凤张璐刘均均余艳平范昭泽胡仁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九州钰民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