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溶剂体系催化α-松油醇合成1,8-桉叶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268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溶剂体系催化
α

松油醇合成1,8

桉叶素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溶剂体系催化α

松油醇合成1,8

桉叶素的方法,具体属于有机合成


技术介绍

[0002]1,8

桉叶素是配制香精的香原料,被广泛应用于食用香精、药皂、喷雾剂、化妆品香精和其它卫生用品。更为重要的是1,8

桉叶素具有抗菌消炎作用,高纯度的1,8

桉叶素是某些解热止咳类药物的重要活性成分。天然1,8

桉叶素主要来源于桉叶油。受环境因素的限制,桉叶油的产量逐年下降,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于是1,8

桉叶素的化学合成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α

松油醇是松节油的下游产品,产量丰富且价格仅为桉叶素的十分之一。α

松油醇是1,8

桉叶素的同分异构体,从成本上考虑,由α

松油醇异构化合成1,8

桉叶素具有潜在应用价值。α

松油醇异构化合成1,8

桉叶素大多采用酸作为催化剂,其中以负载型磷钨酸居多。文献报道的α

松油醇异构化反应均需要在二氯甲烷、正己烷等有机溶剂中完成,且1,8

桉叶素的选择性较低,基本无实用价值。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α

松油醇异构化高效合成1,8

桉叶素的方法。
[0003]α

松油醇异构化合成1,8

桉叶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无溶剂体系催化α

松油醇合成1,8

桉叶素的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无溶剂体系催化α

松油醇合成1,8

桉叶素的方法采用季铵盐化合物与磷钨酸制备的固体催化剂,在无溶剂的环境下,催化α

松油醇合成1,8

桉叶素,具体过程如下:步骤1:将季铵盐化合物与磷钨酸依次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中,在60~90℃、500~900转/min的转速下搅拌反应10~16h;减压去除反应产物中的溶剂后,再在60~90℃真空干燥3~6h,得到白色固体催化剂;其中,季铵盐化合物与磷钨酸的摩尔比为1∶1~1∶3;步骤2:将步骤1制得的固体催化剂加入α

松油醇中,固体催化剂用量为原料α

松油醇质量的10%~25%,加热到50~80℃,在500~900转/min的转速下,搅拌反应10~15h;反应产物冷却至5℃,经抽滤回收固体催化剂,得到的油状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采用内标
法对1,8

桉叶素及残留的α

松油醇进行定量分析,其中α

松油醇的转化率达81%~98%,桉叶素的含量达30%~45%。
[0006]所述的季铵盐化合物的结构为:R1(R2)3N
+
X

,其中R1为C8~C
16
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2为甲基或乙基,X为阴离子Cl

、Br

、BF4‑
或PF6‑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溶剂体系催化α

松油醇合成1,8

桉叶素的方法,在α

松油醇异构化合成1,8

桉叶素的过程中,采用季铵盐化合物与磷钨酸制备的固体催化剂可循环使用,无需添加任何溶剂,无需氮气保护,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松油醇转化率达到81%~98%,产物中1,8

桉叶素的含量达30%~45%,副产物柠檬烯、蒎烯均可以作为香原料,具有商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实施例1产物的气相色谱图;图2为实施例2产物的气相色谱图;图3为实施例3产物的气相色谱图;图4为实施例4产物的气相色谱图;图5为实施例5产物的气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无溶剂体系催化α

松油醇合成1,8

桉叶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0.364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2.880g磷钨酸依次加入30 mL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中,90℃回流搅拌反应10h,搅拌转速为900转/min,减压去除溶剂,60℃真空干燥3h,得到白色固体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磷钨酸3.100g;步骤2:将1.000g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磷钨酸加入10mLα

松油醇中,加热到60℃搅拌反应10h,搅拌转速为900转/min,反应完以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5℃,抽滤回收催化剂, 得到的油状产物经过GC检测(图1),以甲苯为内标物,计算出1,8

桉叶素含量为40%,残余的α

松油醇含量为5%。
[0010]实施例2无溶剂体系催化α

松油醇合成1,8

桉叶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0.640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与5.760g磷钨酸依次加入60 mL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中,90℃回流搅拌反应10h,搅拌转速为900转/min,减压去除溶剂,60℃真空干燥6h得到白色固体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磷钨酸6.188g;步骤2:将0.120g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磷钨酸加入2mLα

松油醇中,加热到55℃搅拌反应10h,搅拌转速为900转/min,反应完以后将反应液冷却至5℃,抽滤回收催化剂, 得到的油状产物经过GC检测(图2),以甲苯为内标物,计算出1,8

桉叶素含量为33%,残余的α

松油醇含量为7%。
[0011]实施例3无溶剂体系催化α

松油醇合成1,8

桉叶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0.207g正辛基三甲基氯化铵与1.440g磷钨酸依次加入20 mL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中,90℃回流搅拌反应8h,搅拌转速为900转/min,减压去除溶剂,60℃真空干燥4h得到白色固体催化剂正辛基三甲基铵磷钨酸1.600g;步骤2:将0.240g正辛基三甲基铵磷钨酸加入8mLα

松油醇中,加热到60℃搅拌反应10h,搅拌转速为900转/min,反应完以后将反应液冷却至5℃,抽滤回收催化剂, 得到的油状产物经过GC检测(图3),以甲苯为内标物,计算出1,8

桉叶素含量为35%,残余的α

松油醇含量为6%。
[0012]实施例4无溶剂体系催化α

松油醇合成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溶剂体系催化α

松油醇合成1,8

桉叶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采用季铵盐化合物与磷钨酸制备的固体催化剂,在无溶剂的环境下,催化α

松油醇合成1,8

桉叶素,具体过程如下:步骤1:将季铵盐化合物与磷钨酸依次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中,在60~90℃、500~900转/min的转速下搅拌反应10~16h;减压去除反应产物中的溶剂后,再在60~90℃真空干燥3~6h,得到白色固体催化剂;其中,季铵盐化合物与磷钨酸的摩尔比为1∶1~1∶3;步骤2:将步骤1制得的固体催化剂加入α

松油醇中,固体催化剂用量为原料α

松油醇质量的10%~25%,加热到50~80℃,在500~900转/min的转速下,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希曹锰刘颖婷刘瑞铧杨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