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接剂组合物及薄膜卷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253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在防止粘连的产生的同时、得到良好的预压接性的粘接剂组合物和薄膜卷装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粘接组合物含有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和具有羧基或缩水甘油基的丙烯酸橡胶,丙烯酸橡胶在常温下与环氧树脂相分离,在比常温高且比固化温度低的规定温度下与环氧树脂相容。由此,在常温下粘合力降低,在可防止粘连的产生的同时,在预压接时可得到良好的粘合力。合力。合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接剂组合物及薄膜卷装体
[0001]本申请是原案申请日为2014年11月7日、申请号为201480061070.6 (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4/079601)、专利技术名称为“粘接剂组合物及薄膜卷装体”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IC芯片等电子部件和液晶显示面板等基板、或柔性基板和刚性基板等基板彼此电连接、机械连接的粘接剂组合物,特别是涉及卷绕有粘接薄膜的薄膜卷装体。本申请以2013年11月8日在日本国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特愿2013

232238为基础主张优先权,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引用在本申请中。

技术介绍

[0003]目前,作为如将液晶面板和IC芯片连接那样的将电子部件彼此电连接的粘接薄膜,使用各向异性导电薄膜(ACF:Anisortropic Conductive Film)。这种各向异性导电薄膜例如以将柔性印刷基板(FPC)或IC芯片的端子和在LCD面板的玻璃基板上形成的ITO (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电极连接的情况为代表,被用于在将各种端子彼此粘接的同时进行电连接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0004]作为各向异性导电薄膜,通常使用在环氧树脂类的绝缘性粘接剂中分散有导电性粒子的薄膜,例如通过在IC芯片的端子和玻璃基板的ITO电极之间夹入导电性粒子并压碎,可实现IC芯片和ITO电极的电连接,另外通过在这种状态下将粘接剂固化,可实现IC芯片和ITO电极的机械连接。
[0005]这样的粘接薄膜形成在窄幅且长条的剥离片材上,以在卷盘部件上卷绕为卷状的薄膜卷装体的形态发货,在使用时从卷盘拉出粘接薄膜,切割为需要的长度后,用于电子部件的连接。
[0006]在使用薄膜卷装体时,将粘接薄膜从卷盘拉出时产生由张力导致的卷绕过紧。由这种卷绕过紧产生的应力越到卷芯部变得越大。另外,卷绕在卷盘上的粘接薄膜越长,这种应力越增大。若这种应力过度变大,则会产生粘接剂成分从卷装体挤出并附着在卷盘的凸缘上,从而无法正常地将粘接薄膜从卷盘拉出的所谓粘连(
ブロッキング
)。
[0007]为了降低由卷装体的卷绕过紧导致的应力,通过将粘接薄膜短条化可防止粘连的产生,但卷盘的交换频率增加,每次需要停止生产线等,生产效率会降低。另外,为了改善粘连性,也考虑减小粘合力,但预压接时的粘合性会恶化。
[0008]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15468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

1210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提供可在防止粘连的产生的同时、得到良好的预压接性的粘接剂组合物和薄膜卷装体。
[0010]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粘接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和具有羧基或缩水甘油基的丙烯酸橡胶,上述丙烯酸橡胶在常温下与上述环氧树脂相分离,在比常温高且比固化温度低的规定温度下与上述环氧树脂相容。
[0011]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薄膜卷装体的特征在于,具备粘接薄膜和将上述粘接薄膜卷绕在卷芯上的卷盘,所述粘接薄膜含有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和具有羧基或缩水甘油基的丙烯酸橡胶,上述丙烯酸橡胶在常温下与上述环氧树脂相分离,在比常温高且比固化温度低的规定温度下与上述环氧树脂相容。
[0012]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连接结构体的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将粘接薄膜夹持在第1电子部件和第2电子部件之间并在下述规定温度下进行预压接,所述粘接薄膜含有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和具有羧基或缩水甘油基的丙烯酸橡胶,上述丙烯酸橡胶在常温下与上述环氧树脂相分离,在比常温高且比固化温度低的规定温度下与上述环氧树脂相容,然后在上述固化温度以上的温度下将上述第1电子部件和上述第2电子部件正式压接,从而将电子部件连接。
[0013]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丙烯酸橡胶在常温下与环氧树脂相分离,在比常温高且比固化温度低的规定温度下与环氧树脂相容,所以可在防止粘连的产生的同时,得到良好的预压接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卷装体的透视图。
[0015]实施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边参照附图边按下列顺序详细地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只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当然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另外,附图为示意图,各尺寸的比例等可能与现实的比例不同。具体的尺寸等应参考以下说明进行判断。另外,当然在附图相互间也包含彼此的尺寸的关系或比例不同的部分。
[0016]1. 粘接剂组合物及薄膜卷装体2. 实施例<1. 粘接剂组合物及薄膜卷装体>如图1所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卷装体1通过将粘接薄膜2卷绕在卷盘3上来形成。
[0017]卷盘3具备卷绕粘接薄膜2的筒状卷芯10、和分别设置在卷芯10的两端的板状凸缘11。卷芯10具有插入用于使卷盘3旋转的转轴的轴孔10a。将粘接薄膜2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与卷芯10连接,卷绕粘接薄膜2。
[0018]卷芯10和凸缘11例如可使用各种塑料材料形成。可对凸缘11的与粘接薄膜2接触
的面实施静电处理。作为实施静电处理的方法,例如可列举出将聚噻吩等化合物涂布在凸缘11上的方法。
[0019]作为卷绕在卷盘3上构成薄膜卷装体1的粘接薄膜2,可示例出用于将电子部件安装在电路基板等上的COG安装或将基板彼此连接的FOG安装等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ACF:Anisortropic Conductive Film)、粘接剂薄膜(NCF:Non Conductive Film),将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和接头线(
タブ
線)连接的导电性粘接薄膜等。
[0020]粘接薄膜2例如作为在剥离薄膜上形成的粘接剂层提供。剥离薄膜例如在基材上涂布硅酮等剥离剂,成型为带状。剥离薄膜在防止粘接薄膜干燥的同时,维持粘接薄膜的形状。作为用于剥离薄膜的基材,例如可列举出PET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OPP (Oriented Polypropylene:定向聚丙烯)、PMP (4

methylpentene

1:4

甲基戊烯

1)、PTF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聚四氟乙烯)等。
[0021]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粘接薄膜2的粘接剂组合物含有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和具有羧基或缩水甘油基的丙烯酸橡胶,丙烯酸橡胶在常温下与环氧树脂相分离,在比常温高且比固化温度低的规定温度下与环氧树脂相容。即,粘接剂组合物在常温下的粘合力比在规定温度下的粘合力低。由此,在常温下粘性小,流动性也低,因此即使进行长条化,也难以产生卷芯部的挤出。另外,例如若变为预贴温度等的规定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粘接剂组合物,其含有苯氧树脂、双酚型环氧树脂、微囊型的咪唑类潜伏性固化剂、具有羧基或缩水甘油基的丙烯酸橡胶、和丁二烯橡胶,相对于100份的所述双酚型环氧树脂,所述咪唑类潜伏性固化剂的含量为80份以上且120份以下,相对于100份的所述双酚型环氧树脂,所述丙烯酸橡胶的含量为40份以上且60份以下,所述丙烯酸橡胶在20℃
±
15℃的常温下与所述双酚型环氧树脂相分离,在40℃~80℃的规定温度下与所述双酚型环氧树脂相容。2.权利要求1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丙烯酸橡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以下。3.权利要求1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在所述常温下的透光率比在所述规定温度下的透光率低。4.权利要求1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在加热至40~80℃后、在20℃
±
15℃ (常温)下放置1小时时的粘合力比加热前的常温的粘合力高。5.粘接薄膜,其中,前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粘接剂组合物为薄膜状。6.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其是导电性粒子在前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粘接剂组合物中分散而得的。7.各向异性导电薄膜,其中,前述权利要求6的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为薄膜状。8.连接结构体,其具备:第1电子部件、第2电子部件、在第1电子部件和第2电子部件之间形成的前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固化膜。9.权利要求8的连接结构体,其是在所述粘接剂组合物中分散导电性粒子,经由所述导电性粒子将所述第1电子部件和所述第2电子部件进行各向异性连接而成的。10.权利要求8的连接结构体,其中,所述第1电子部件是印刷配线板或液晶面板。11.权利要求8的连接结构体,其中,所述第2电子部件为选自IC芯片、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带载封装基板、覆晶薄膜基板中的一种。12.连接结构体的制备方法,其中,将前述权利要求1的粘接剂组合物夹持在第1电子部件和第2电子部件之间并在所述规定温度下进行预压接,然后将所述第1电子部件和所述第2电子部件正式压接,从而将所述第1电子部件和所述第2电子部件连接。13.权利要求12的连接结构体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粘接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来尚美
申请(专利权)人:迪睿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