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238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其由一个封堵件和安装于封堵件的密封环组成,所述封堵件包括封堵板、连接环板和止推环;所述封堵板封堵在逆止阀的出口管道中,止推环卡在逆止阀阀腔与出口管道的连接位置,连接环板连接在止推环和封堵板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安装方便且没有活动部件,能够有效降低异物风险,且不存在延误工期的风险。误工期的风险。误工期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站安全壳隔离阀密封性试验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安全注入系统作为核电站的第二道屏障,用于在反应堆发生事故导致堆芯失去冷却时,将水应急注入反应堆以持续导出堆芯余热的系统。在核电站调试期间,需要对安注管线进行安全壳隔离阀密封性试验。
[0003]请参阅图1所示的核电站安注管线示意图,其中,V1为某冷却剂环路总逆止阀;V2、V4分别为低压安注管线的安全壳隔离阀,P1为低压安注子系统的泵;V3、V5分别为高压安注管线的安全壳隔离阀,P2为高压安注子系统的泵。V6、V7、V8为安全壳隔离阀密封性试验的试验阀。
[0004]请参阅图2,在测量安全壳隔离阀V2的密封性时,需要从V6下游的法兰处给V2的阀腔内加压至安全壳设计压力(CPR1000机组为4.2bar.g),在V7下游法兰处使用流量计测量逆止阀V2的泄漏率,流量计测量得到的泄漏率即为阀芯和阀座之间的密封面的泄漏率。从图1可以看出,从V6处给V2的阀腔加压时,气体会从逆止阀V1流向主管道,导致V2阀腔无法加压。因此,只能在机组主回路压力较大(例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管道压力为1MPa.g时),逆止阀V1反向受压关闭时,才能确保V2阀腔所处的管线的边界完整,完成加压工作。
[0005]但是,若V2、V3、V4、V5中的一个阀门泄漏率超标,都需要解体维修阀门,维修时间一般超过2天;一台CRP1000机组有16个安注管线安全壳隔离阀,如果只能在主回路带压的前提下才能测量隔离阀密封性,那么就需要等到安注管线上所有的阀门密封性试验合格,RCP系统(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才可泄压,很容易导致工期延误。如果能够按照图2中虚线所示,在逆止阀V1出口处安装一个封堵装置,使得逆止阀V1关闭,则V2阀腔所处的管线的边界完整,无需主回路带压即可完成加压工作。
[0006]现有技术已经提供了多种逆止阀封堵装置,如中国专利CN201822159439.5号揭示了一种用于止回阀打压的机械堵头工具、2015204503902号揭示了一种封堵装置等,但是,现有的逆止阀封堵装置大都结构复杂、可拆卸部件多,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0007]1)异物风险大。现有逆止阀封堵装置可拆卸部件多,使用时存在零部件脱落进入反应堆的风险,而零部件脱落进入反应堆及其管线是非常严重的防异物质量事件,例如,现有某核电站采用采用中国专利CN201822159439.5号揭示的用于止回阀打压的机械堵头工具,就曾发生过封堵装置零部件脱落进入RCP系统的事件,这已经引起核安全局的高度重视。
[0008]2)安装不方便。现有逆止阀封堵装置结构复杂,实际应用过程中安装难度较大,对安装人员技术要求高。
[0009]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且不存在异物风险的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
[0011]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其由一个封堵件和安装于封堵件的密封环组成,所述封堵件包括封堵板、连接环板和止推环;所述封堵板封堵在逆止阀的出口管道中,止推环卡在逆止阀阀腔与出口管道的连接位置,连接环板连接在止推环和封堵板之间。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封堵件还包括设有外接结构的拆卸辅助件,拆卸辅助件以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封堵板或连接环板上。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拆卸辅助件焊接固定在封堵板或连接环板上。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拆卸辅助件为螺母,其焊接在封堵板朝向逆止阀阀腔一侧的表面上。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拆卸辅助件为螺母,其焊接在连接环板的内周壁上。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拆卸辅助件为螺母,其同时焊接在封堵板朝向逆止阀阀腔一侧的表面和连接环板的内周壁上。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螺母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螺母在封堵件上对称分布。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封堵板、连接环板、止推环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环为O环,其安装在封堵件的外周壁开设的O环槽内,对封堵件的外周壁与逆止阀的出口管道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环板在其与封堵板连接的一端内凹形成台阶形外周壁,连接环板的台阶形外周壁与封堵板共同围成所述O环槽。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安装方便且没有活动部件,能够有效降低异物风险,且不存在延误工期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及其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0023]图1为核电站安注管线示意图。
[0024]图2为对图1中安全壳隔离阀V2的泄漏率测量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的正面视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的剖视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为了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9]请参阅图3至图5,本专利技术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由一个封堵件10和安装于封堵件10的密封环20组成。封堵件10包括封堵板12、连接环板14和止推环16。其中,封堵板12封堵在逆止阀的出口管道30中;止推环16卡在逆止阀阀腔32与出口管道30的连接位置,防止封堵件10被全部压入出口管道30中;连接环板14连接在止推环16和封堵板12之间。
[0030]为便于拆卸,封堵件10还包括拆卸辅助件18,拆卸辅助件18以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封堵板12或连接环板14上。拆卸辅助件18上设有便于与拆卸工具配合的外接结构(螺纹或卡槽等),以便于利用拆卸工具对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进行拆卸。
[0031]封堵板12、连接环板14和止推环16优选为一体成型结构,拆卸辅助件18则是焊接固定在封堵板12或连接环板14上。
[003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拆卸辅助件18为螺母,其焊接在封堵板12朝向逆止阀阀腔32一侧的表面上,或是焊接在连接环板14的内周壁上,或是同时焊接在封堵板12朝向逆止阀阀腔32一侧的表面和连接环板14的内周壁上。优选地,螺母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螺母在封堵件10上对称分布。拆卸时,可将一个螺杆拧入任一螺母中并向外拉,即可从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由一个封堵件和安装于封堵件的密封环组成,所述封堵件包括封堵板、连接环板和止推环;所述封堵板封堵在逆止阀的出口管道中,止推环卡在逆止阀阀腔与出口管道的连接位置,连接环板连接在止推环和封堵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还包括设有外接结构的拆卸辅助件,拆卸辅助件以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封堵板或连接环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辅助件焊接固定在封堵板或连接环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辅助件为螺母,其焊接在封堵板朝向逆止阀阀腔一侧的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站逆止阀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辅助件为螺母,其焊接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锐赵健沈东明张波陈威张国军李少纯张复彬许国良黄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