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手套密封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188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手套密封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旋转支架,旋转支架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手套固持组件,每个手套固持组件包括:固定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一个手套固定装置或者至少两个上下布置的手套固定装置;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测工位、以及与检测工位相对应的辅助夹持工位,所述的机架上在每个检测工位上设置有朝向固定板一侧敞口的气密性检测箱,气密性检测箱中设置有与该检测工位上的手套固定装置一一对应的气密性检测室,每个气密性检测室中设置有与检测气体相对应的气体浓度感应装置,机架上设置有气密检测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柔性手套密封性检测装置尤其适用于乳胶手套的检测。乳胶手套的检测。乳胶手套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手套密封性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手套密封性检测装置,具体涉及到一种柔性手套密封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乳胶手套等一些柔性手套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时,通常采取对手套充气,然后,检测手套中的气压是否有变化判定手套是否有破损,或者,对手套充气后进行摄像,将成像与已有的样本进行比较来判定手套是否有破损。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这两种检测方法所需的时间较长,检测效率较低,而且,由于进入手指的气体较少,当手套的漏点较小时,并且,漏点位于手指部时,检测的准确度将大打折扣。当然,还有一种通过往手套中注水,然后通过目测来观测其是否漏水来判定手套是否有破损的检测方法,虽说这种方法的准确率不成问题,但增加了用工成本,而且,灌水后的手套不能作为成品销售,造成了浪费;因此,这种检测方法只适用于抽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时间短、并可大幅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的柔性手套密封性检测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柔性手套密封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水平布置即在水平面中转动的旋转支架,所述的转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旋转接头、至少一个填充气体旋转接头和至少一个检测气体旋转接头,所述的填充气体旋转接头的进气口与填充用压缩气源相连,所述的检测气体旋转接头的进气口与检测用压缩气源相连;所述的旋转支架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手套固持组件,每个手套固持组件包括:固定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一个手套固定装置或者至少两个上下布置的手套固定装置,该手套固定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背面的固定套、以及同心设置在固定套中的固定座,固定座中沿轴向开设有贯穿固定座的进气孔和排气孔,固定座的外端伸出所述的旋转支架、并设置有膨胀环,固定座中设置有与所述的膨胀环相通的膨胀用气路,所述的固定套通过环形连接部与固定座的底部相连,从而在所述的固定座与固定套之间形成环形滑槽,环形滑槽中滑动设置有限位移动座,限位移动座上设置有与固定套同心的移动环,移动环的内径大于膨胀环的外径,所述的固定板上开设有与移动环相配合的移动环过孔,使得固定座活动穿设在移动环过孔中、移动环可在移动环过孔中移动,所述的移动环上沿周向开设有至少三个导向槽,导向槽中设置有压气杆,压气杆位于旋转支架外侧的一端向外弯、形成导引部,所述的旋转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压气杆同步伸缩的压气杆驱动机构,压气杆驱动机构的驱动杆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压气杆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的旋转支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环伸缩的移动环驱动机构、或者在所述的压气杆与移动环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环伸缩的移动环驱动结构;所述的进气孔通过填充气体管路以及设置在填充气体管路上的填充气体控制阀与所述填充气体旋
转接头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的进气孔还通过检测气体管路以及设置在检测气体管路上的检测气体控制阀与所述检测气体旋转接头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测工位、以及与所述的检测工位相对应的辅助夹持工位,所述的机架上在每个辅助夹持工位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手套固定装置相对应的夹辊组件,每个夹辊组件包括有一对夹辊,所述的机架在每个成品输出工位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夹辊开合的夹辊驱动机构;所述的机架上在每个检测工位上设置有可沿着垂直于相应的固定板的方向移动的气密性检测箱,气密性检测箱朝向固定板的一侧敞口,气密性检测箱中设置有与该检测工位上的手套固定装置一一对应的气密性检测室,当气密性检测箱罩设在固定板上时,每个气密性检测室与该固定板形成一个独立的密闭空间,每个气密性检测室中设置有与检测气体相对应的气体浓度感应装置,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驱动气密性检测箱移动的气密检测驱动机构。
[000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柔性手套密封性检测装置中,所述的气密检测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气密检测用气缸、垂直于相应的固定板设置在气密性检测箱上的气密检测用导轨,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导向槽,气密检测用导轨滑动设置在导向槽中,气密检测用气缸的缸体活动铰接在机架上,气密检测用气缸的活塞杆活动铰接在气密性检测箱上。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柔性手套密封性检测装置中,所述移动环驱动结构的一种具体设置方式为:所述的压气杆弹性抵靠在所述移动环上的导向槽的底壁上,使得移动环在其可移动范围内被压气杆拖拽着移动。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柔性手套密封性检测装置中,所述的移动环驱动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的移动环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滑动长槽,所述的压气杆上设置有与滑动长槽相配合的拖拽滑块,拖拽滑块活动设置在相应的滑动长槽中。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柔性手套密封性检测装置中,所述的固定座包括:固定柱和设置在固定柱外端上的固定盖,与之相对应,所述的进气孔包括:开设在固定柱上的内侧进气孔、以及开设在固定盖上的外侧进气孔,所述的排气孔包括:开设在固定柱上的内侧排气孔、以及开设在固定盖上的外侧排气孔。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柔性手套密封性检测装置中,所述膨胀环的具体设置方式为:所述的固定柱在靠近固定盖处设置有环形安装凸台,所述的膨胀环设置在环形安装凸台上;与之相对应,所述的膨胀用气路包括:沿轴向开设在固定柱中的轴向膨胀用气路和若干个沿周向开设在环形安装凸台上、与轴向膨胀用气路相通的径向膨胀用气路。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柔性手套密封性检测装置中,所述的径向膨胀用气路均匀地开设在所述的环形安装凸台上。
[0011]所述的压气杆驱动机构包括:压缩驱动气缸,压缩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作为压气杆驱动机构的驱动杆与所述的连接板相连。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柔性手套密封性检测装置中,所述的填充用压缩气源为压缩空气,所述的检测用压缩气源为含有二氧化碳的压缩空气,与之相对应,所述的气体浓度感应装置为二氧化碳气体浓度感应装置。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气密性检测箱、在气密性检测箱中设置与手套固定装置一一对应的气密性检测室、在每个气密性检测室中设置与检测气体相对应的气体浓度感应装置、以及将固定座中的进气孔通过检测气体控制阀与所述检测气体旋转接头的出气口相连,使得本技术可以通过检测气密性检测室中的检测气体的浓
度来判断套设在固定座上的手套是否漏气,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率;由于本技术所述固定座中的进气孔还通过填充气体控制阀与所述填充气体旋转接头的出气口相连,从而可以通过预先填充压缩空气的方式来减小检测气体的用量,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当采用的检测用压缩气源为含有二氧化碳的压缩空气时,还降低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另外,压气杆使得在给手套充气时,不会过多地囤积在手套的腕部,而会被赶至手指处,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所述柔性手套密封性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所述柔性手套密封性检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手套密封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旋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旋转接头、至少一个填充气体旋转接头和至少一个检测气体旋转接头,所述的填充气体旋转接头的进气口与填充用压缩气源相连,所述的检测气体旋转接头的进气口与检测用压缩气源相连;所述的旋转支架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手套固持组件,每个手套固持组件包括:固定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一个手套固定装置或者至少两个上下布置的手套固定装置,该手套固定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背面的固定套、以及同心设置在固定套中的固定座,固定座中沿轴向开设有贯穿固定座的进气孔和排气孔,固定座的外端伸出所述的旋转支架、并设置有膨胀环,固定座中设置有与膨胀环相通的膨胀用气路,所述的固定套通过环形连接部与固定座的底部相连,从而在所述的固定座与固定套之间形成环形滑槽,环形滑槽中滑动设置有限位移动座,限位移动座上设置有与固定套同心的移动环,移动环的内径大于膨胀环的外径,所述的固定板上开设有与移动环相配合的移动环过孔,使得所述的固定座活动穿设在所述的移动环过孔中、移动环可在所述的移动环过孔中移动,所述的移动环上沿周向开设有至少三个导向槽,导向槽中设置有压气杆,压气杆的位于旋转支架外侧的一端向外弯、形成导引部,所述的旋转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压气杆同步伸缩的压气杆驱动机构,压气杆驱动机构的驱动杆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压气杆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的旋转支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环伸缩的移动环驱动机构,或者在所述的压气杆与移动环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环伸缩的移动环驱动结构;所述的进气孔通过填充气体管路以及设置在填充气体管路上的填充气体控制阀与所述填充气体旋转接头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的进气孔还通过检测气体管路以及设置在检测气体管路上的检测气体控制阀与所述检测气体旋转接头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测工位、以及与检测工位相对应的辅助夹持工位,所述的机架上在每个辅助夹持工位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手套固定装置相对应的夹辊组件,每个夹辊组件包括有一对夹辊,所述的机架在每个成品输出工位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夹辊开合的夹辊驱动机构;所述的机架上在每个检测工位上设置有可沿着垂直于相应的固定板的方向移动的气密性检测箱,气密性检测箱朝向固定板的一侧敞口,气密性检测箱中设置有与该检测工位上的手套固定装置一一对应的气密性检测室,当气密性检测箱罩设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凯陆新华姜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先锋自动化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