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配件及其连接器和制造该端子配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2294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设置有主体部分(31)的端子配件(30),其通过基本沿纵向弯曲基本元件而将该主体部分形成为基本矩形管的形状,其中: 至少一个保持片(50)至少从主体部分(31)的一端突出,以便至少局部形成邻接,并且可与保持片(50)配合的保持凹槽(51)形成在另一端,由此,可以防止具有保持片(50)和保持凹槽(51)的主体部分(31)的壁(34,37)沿纵向松动地移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子配件及其连接器和制造该端子配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端子配件及其连接器,以及一种制造这样的端子配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从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布4-209471号中,可以得知端子配件的一个示例,其设置有矩形管的形式的主体部分。如图14所示,该端子配件包括主体部分6,该部分由在前后方向上窄长的底壁1,从底壁1的相对横向端立起的一对侧壁2和3,从图14中的右侧壁2的上端伸出以面对底壁1的顶壁4,以及从左侧壁3伸出、置于顶壁4的外侧上且其伸出端抵靠右侧壁2的上端的外壁5所组成。该外壁5从左侧壁3悬伸。于是,如果一定的外力作用在外壁5上,外壁5例如会变形而向外张开。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主体部分6就不能保持矩形管的形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研发了本专利技术,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将主体部分保持在特定的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根据权利要求1的端子配件、权利要求9的连接器和根据权利要求11的制造端子配件的方法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是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端子配件,其设置有通过基本沿纵向弯曲基本元件而基本形成为矩形管的形状的主体部分,其中:至少一个保持片从主体部分的至少一端伸出以便至少部分形成邻接,而可与保持片配合的保持凹槽形成在另一端,由此,可以防止具有保持片和保持凹槽的主体部分沿纵向松动地移动。即使一定的外力作用在主体部分上,通过保持片和保持凹槽的配合来保-->持具有保持片和保持凹槽的壁,同时防止它们彼此之间沿纵向松动地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保持片包括至少一个可约束部分,而保持凹槽包括至少一个约束部分,该约束部分通过与可约束部分配合来阻止具有保持片的壁的扩张变形(opening deformation)。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通过了一种端子配件,其设置有通过沿纵向弯曲基本元件而基本形成为矩形管形状的主体部分,其中:保持片或凸起从主体部分的一端突出,以形成邻接,而可与保持片配合的保持凹槽或凹陷形成在另一端内,由此,可以防止具有保持片和保持凹槽的主体部分的壁沿纵向松动地移动,以及该保持片包括可约束部分,而保持凹槽包括约束部分,该约束部分通过与可约束部分配合来阻止具有保持片的壁的扩张变形。即使有一定的外力作用在主体部分上,通过保持片和保持凹槽的配合能够保持具有保持片和保持凹槽的壁,同时防止这些壁彼此沿纵向松动地移动,通过约束部分和可约束部分的配合可以阻止具有保持片的壁扩张变形。所以,能够把主体部分保持为基本矩形管形状。优选地,当端子配件优选地从后面至少局部插入连接器外壳,且/或可约束部分和约束部分分别设置在保持片和保持凹槽的后端时,具有保持片的壁可以通过与设置在连接器壳体内的紧固部分相配合来锁定端子配件。如果力作用在端子配件上并将其与设置在和具有保持片的壁配合的连接器外壳内紧固部分一起向后拉,力作用在壁上而以其前端作为支撑点使壁的后端扭曲。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约束部分和约束部分设置在保持片和保持凹槽的后端,故可以有效地限制壁的扭曲移动。更为优选地,具有保持片的壁形成有切掉部分,以便允许紧固部分进入,该紧固部分优选地在切掉部分的前侧可以与切割端面配合,该壁被切掉部分分为前部和后部,且/或保持片和可约束部分设置在紧固部分可以配合的壁的前部处。通过已经进入切掉部分的紧固部分与切掉部分的前切割端面配合可以锁定端子配件。由于切掉部分形成在可以把壁分成前部和后部的范围内,故可以确保与紧固部分配合的区域较大。所以,即使端子配件具有小的尺寸,仍可获取足够的锁定力。在其中壁被切掉部分分成前部和后部的端子配件中,与紧固部分配合的-->前部有可能沿径向进行松动移动,并由于缺乏强度而发生扭曲移动。但是,通过保持片和可约束部分可以避免这种不希望的事件。换言之,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适于小型化的端子配件。更为优选地,在保持片的前端设置有辅助可约束部分,并且,在保持凹槽处、优选地在保持凹槽的前端处设置有辅助约束部分,该部分通过与辅助可约束部分配合可以约束具有保持片的壁的扩张变形。即使力作用在具有保持片的壁上而以其前端为支撑点使壁的后端扭曲,可通过辅助约束部分与前端处设置的辅助可约束部分的配合以及约束部分和可约束部分的配合来可靠地限定壁的扭曲移动。最为优选地,具有保持凹槽和约束部分的壁通过模压形成有加强用的卷边(bead)。尽管由于在壁内形成保持凹槽而减小了壁的强度,但是通过提供卷边可提高该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空腔的连接器外壳的的连接器,其中,一个或多个根据本专利技术或其实施例的端子配件至少部分地分别插入空腔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当端子配件优选地从后面至少局部插入连接器外壳时,具有保持片的端子配件的壁通过与设置在连接器外壳内的紧固部分配合可以锁定端子配件。根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造端子配件的方法,特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或其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具有特定(预定的或可预定的)形状的基本元件;通过基本沿纵向弯曲基本元件而将主体部分形成为基本矩形管形状,其中,至少一个保持片或凸起从主体部分的至少一端伸出以便至少部分地形成邻接,而可以与保持片配合的保持凹槽或凹陷形成在另一端内,由此,可以防止具有保持片和保持凹槽的主体部分的壁沿纵向松动地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保持片形成为包括至少一个可约束部分,而保持凹槽形成为包括至少一个约束部分,其中,约束部分与可约束部分形成配合,从而约束具有保持片的壁的扩张变形。优选地,将可约束部分和约束部分分别设置在保持片和保持凹槽的后部。-->附图说明当阅读了下面的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后,本专利技术这些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了。应该明白,尽管这些实施例是分开描述的,但其单独的特征可以与附加的实施例结合。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凹壳(female housing)的正视图;图2是凹端子配件(female terminal fitting)的正视图;图3是该凹端子配件的底视图;图4是侧剖视图,(通过沿图1中A-A的截面示出凹壳并且通过右侧视图示出凹端子配件)示出了凹端子配件插入凹壳前的状态;图5是侧剖视图,(通过沿图1中A-A的截面示出凹壳并且通过沿图2中D-D的截面示出凹端子配件)示出了凹端子配件插入凹壳前的状态;图6是侧剖视图,(通过沿图1中B-B的截面示出凹壳并且通过左侧视图示出凹端子配件)示出了凹端子配件插入凹壳前的状态;图7是侧剖视图,(通过沿图1中C-C的截面示出了凹壳并且通过平面图示出了凹端子配件)示出了凹端子配件插入凹壳前的状态;图8是侧剖视图,(通过沿图1中A-A的截面示出了凹壳并且通过右侧视图示出凹端子配件)示出了凹端子配件插入凹壳的中间阶段;图9是侧剖视图,(通过沿图1中A-A的截面示出凹壳并且通过右侧视图示出了凹端子配件)示出了凹端子配件插入凹壳的状态;图10是侧剖视图,(通过沿图1中A-A的截面示出了凹壳并且通过沿图2中D-D的截面示出凹端子配件)示出了凹端子配件插入凹壳的状态;图11是侧剖视图,(通过沿图1中B-B的截面示出凹壳并且通过左侧视图示出凹端子配件)示出了凹端子配件插入凹壳的状态;图12是侧剖视图,(通过沿图1中C-C的截面示出凹壳并且通过平面图示出凹端子配件)示出了凹端子配件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有主体部分(31)的端子配件(30),其通过基本沿纵向弯曲基本元件而将该主体部分形成为基本矩形管的形状,其中:至少一个保持片(50)至少从主体部分(31)的一端突出,以便至少局部形成邻接,并且可与保持片(50)配合的保持凹槽(51)形成在另一端,由此,可以防止具有保持片(50)和保持凹槽(51)的主体部分(31)的壁(34,37)沿纵向松动地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配件,其特征在于,保持片(50)包括至少一个可约束部分(70),而保持凹槽(51)包括至少一个约束部分(71),用以通过与可约束部分(70)配合来限制具有保持片(50)的壁的扩张变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配件,其特征在于,可约束部分(70)和约束部分(71)分别布置在保持片(50)和保持凹槽(51)的后端。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端子配件,其特征在于,当端子配件(30)优选地从后面至少局部插入连接器外壳(10)内时,具有保持片(50)的壁(37)可以通过与设置在连接器外壳(10)内的紧固部分(13)配合来锁定端子配件(3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配件,其特征在于,具有保持片(50)的壁(37)形成有切掉部分(44),以允许紧固部分(13)进入,紧固部分(13)与优选地在切掉部分(44)的前侧的切割端面(44a)配合,壁(37)被切掉部分(44)分成前部和后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配件,其特征在于,保持片(50)和可约束部分(70)设置在壁(37)的可以与紧固部分(13)配合的前部。7.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端子配件,其特征在于,辅助可约束部分(72)设置在保持片(50)的前端,而辅助约束部分(73)设置在保持凹槽(51)处,优选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光勇一石川亮太郎川濑治栗本直哉藤田伸也深津幸弘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