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食用沙棘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8196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沙棘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食品技术领域。所述食用沙棘酵素以沙棘、玫瑰花瓣或橙肉、红糖、水为原料,利用微生物自然发酵六个月后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沙棘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价值,并通过测定脂肪酶活性测试、胆固醇酯酶的活性抑制率及溶解度抑制率等指标,进一步确定该酵素饮品降脂效果,为以后降脂酵素的研究提供可行性思路,并可为沙棘酵素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相应技术支持。支持。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沙棘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沙棘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下,多数人生活作息紊乱、饮食不健康,使人体内由氧化胁迫肠道菌群紊乱所导致的消化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病频繁。
[0003]食用果蔬酵素是一种以多种新鲜水果与蔬菜为原料,利用果蔬自身含有的有益微生物,通过自然发酵而产生的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的酵素产品,属于功能性食品。酵素在发酵过程中既保持了果蔬自身营养成分,又产生新的生物活性成分,如各种有机酸、多酚、糖类以及多种生物功能性成分,可以改善肠胃功能、保持体内营养平衡、预防疾病等,同时其含有独特的口感与风味,是一种高质量、高营养的饮品。
[0004]近年来,食用果蔬酵素因其健康性和天然性,已经成为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的一类功能食品,主要被用于营养保健等领域。目前相关研究中,酵素在降脂性能方面的研究较少,经资料查询得知沙棘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实验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降血脂、抗氧化等功能。
[0005]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为胡颓子科沙棘属的落叶性灌木或小乔木,又名沙枣、酸柳和黑刺等,属于“药食同源”植物,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均较高,被称为“维生素C之王”,维生素C含量极高,每100g果汁中含量可达825mg~1100mg,含糖7.5%~10%,含酸3%~5%。并且,我国沙棘产量巨大,种植面积占世界沙棘总面积的95%,沙棘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0006]在良好的市场前景下,研发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酵素饮品具有重大意义,故从食品安全性、保健功效以及经济效益方面来考虑,沙棘是开发食用植物酵素的优良植物资源。
[0007]目前,对于食用沙棘酵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体外抗氧化性上,而沙棘酵素的降脂功能相关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降油脂作用的食用沙棘酵素。
[0009]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食用沙棘酵素,原料包括:沙棘,玫瑰花瓣或橙肉,红糖,水;
[0011]所述原料的用量为:沙棘180

360g,玫瑰花瓣90g或橙肉90g,红糖55

60g,水550

600g。
[0012]进一步地,所述食用沙棘酵素原料包括:沙棘180g,玫瑰花瓣90g,红糖57g,水570g。
[0013]上述食用沙棘酵素的制备方法,是将原料混合后,利用微生物自然发酵六个月制成。
[0014]上述食用沙棘酵素在制备降脂食品中的应用。
[0015]本专利技术以沙棘为主要原料,配合加入橙肉或食用玫瑰,通过微生物自然发酵制备具有一定降脂肪作用的食用沙棘酵素以及沙棘混合酵素,开发降脂功能的保健功能饮料,提高了沙棘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价值,并通过测定脂肪酶活性测试、胆固醇酯酶的活性抑制率及溶解度抑制率等指标,进一步确定该酵素饮品降脂效果,为以后降脂酵素的研究提供可行性思路,并可为沙棘酵素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相应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不同含量纯沙棘酵素中总糖含量的测定结果。
[0017]图2为不同含量纯沙棘酵素中总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
[0018]图3为脂肪酶活性对比图的测定结果。
[0019]图4为胆固醇酯酶活性抑制率对比结果。
[0020]图5为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对比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专利技术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及未说明配方的试剂均为按照本领域常规条件。
[0022]本专利技术主要以沙棘果实为原料,采用乐素昆博士制作酵素的方法,调整红糖、沙棘、水的比例,利用微生物自然发酵六个月。共设计了五种不同配方的沙棘酵素,其中三种为沙棘浓度不同的纯沙棘酵素,另外两种是分别添加了橙肉和玫瑰花瓣的混合酵素。
[0023]实施例1

实施例5的沙棘酵素的发酵原材料配方如表1所示。
[0024]表1 不同配方沙棘酵素的发酵原材料
[0025][0026]下面对制得的沙棘酵素进行脂肪酶活性、胆固醇酯酶的活性抑制率及溶解度抑制率相关测试。
[0027]1.总糖含量测定
[0028](1)标准曲线建立
[0029]试管中分别加入浓度为8、16、24、32、40、48、56、64、72μg/mL的葡萄糖溶液,再加入3mL蒽酮试剂,震荡摇匀后立刻沸水浴加热5min,取出后放入冰水中迅速冷却(不断晃动),以1mL蒸馏水为空白重复上述操作。所得试管内溶液在6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葡萄糖含量(μg/mL)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0030](2)样品测定
[0031]吸取酵素稀释液1mL于试管中,加入3mL蒽酮试剂,摇匀后立刻放置在沸水中水浴加热5min,取出后放入冰水中迅速冷却(不断晃动),于6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将测得的吸光度值代入标准曲线方程,算出每毫升酵素所含葡萄糖含量。
[0032]本专利技术总糖含量以葡萄糖计,采用蒽酮比色法,得标准曲线为y=0.0074x+0.0029,y为640nm处的吸光度,x为葡萄糖溶液浓度,相关系数R2=0.9951。三种纯沙棘酵素发酵过程中总糖含量测得如图1所示。
[0033]发酵过程中,总糖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发酵初始,原料中的糖类物质溶出,多糖类物质经过水解变成单糖和其它小分子物质,此时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较慢,所利用的糖类物质较少,整个发酵系统中含糖量逐渐达到最大值。随着发酵的继续进行,糖类作为主要营养物质被微生物逐渐消耗,直至发酵基本完成。由图1可见,实施例1(1号)和实施例2(2号)的酵素中总糖含量在发酵后期趋于稳定,而沙棘浓度最高的实施例3酵素总糖含量始终最高,且发酵六个月后测得发酵体系中残糖含量较高,发酵周期应随之延长。
[0034]2.总蛋白含量测定
[0035](1)标准曲线建立
[0036]分别精密移取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0.1mg/mL)0、0.1、0.2、0.4、0.6、0.8mL于试管中,补加蒸馏水至1.0mL,混匀,加入5.0mL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摇匀后静置5min,59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蛋白溶液浓度(μg/mL)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0037](2)样品测定
[0038]精密称取5组酵素稀释液1mL加入5mL考马斯亮蓝染液混匀,室温静置5min,于波长595nm处比色,读取吸光度值,查标准曲线得浓度。
[0039]蛋白质是维持人体正常机能的重要存在,本专利技术采用考马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沙棘酵素,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沙棘,玫瑰花瓣或橙肉,红糖,水;原料的用量为:沙棘180

360g,玫瑰花瓣90g或橙肉90g,红糖55

60g,水550

600g。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曰玲范莹欣宇王笃军李凤伟余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