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聚氨酯测试片的新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74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作聚氨酯测试片的新型模具,包括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表面铰接有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的表面通过螺纹对称贯穿插设有锁定杆,所述第一模板的表面对称开设有与锁定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一模板的表面开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的开口处插设有橡胶塞,所述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的表面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模板的表面安装有引导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该聚氨酯测试片所用的模具摆脱以往的使用方式,操作时更为便捷,保证塑模溶液填充模具内部密实,同时在向模具内注入液态聚氨酯时,能够保证其开口竖直向下,且液态聚氨酯能够得到缓冲顺滑的进入模具内。顺滑的进入模具内。顺滑的进入模具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作聚氨酯测试片的新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制作聚氨酯测试片的新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1937年由奥托
·
拜耳等制出此物。聚氨酯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二大类。他们可制成聚氨酯塑料、聚氨酯纤维、聚氨酯橡胶及弹性体,软质聚氨酯主要是具有热塑性的线性结构,它比PVC发泡材料有更好的稳定性、耐化学性、回弹性和力学性能,具有更小的压缩变型性。隔热、隔音、抗震、防毒性能良好。
[0003]但聚氨酯测试片所用的模具大都结构简单有两片模具对拼而成,因而密封性较差,制作出的聚氨酯测试片边缘不平滑、不密实,在应对后续聚氨酯测试片的拉力等测试无法真正的检测出该品性的聚氨酯性能,同时老式的聚氨酯测试片模具因其灌注液态聚氨酯方式为倾倒易形成气泡或留有空隙同样也会影响聚氨酯测试片的实际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作聚氨酯测试片的新型模具,解决了老式聚氨酯测试片模具结构简单,不能很好地使模具中的聚氨酯成型,密封性较差,测试片边缘不平滑、不密实,向模具内倾倒液态聚氨酯的方式易产生气泡,凝固后可能会影响聚氨酯实际性能检测的测试结果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制作聚氨酯测试片的新型模具,包括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表面铰接有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的表面通过螺纹对称贯穿插设有锁定杆,所述第一模板的表面对称开设有与锁定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一模板的表面开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的开口处插设有橡胶塞,所述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的表面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模板的表面安装有引导机构。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胶合有空心密封圈,所述空心密封圈均呈环形胶合在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相互靠近一侧的开口处边缘。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板的内部等距对称焊接有阴开孔件,所述第二模板的内部等距对称焊接有阳开孔件,所述阴开孔件靠近阳开孔件的一端呈圆弧形内凹状,所述阳开孔件靠近阴开孔件的一端呈圆弧形外突状。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注液孔的纵截面呈梯形,所述注液孔开口直径小的一端朝向第一模板的内部。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注液孔的内表面等距焊接有缝隙条,所述缝隙条在注液孔的内表面呈环形排列。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仓,所述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相互远离的一
侧均对称开设有支撑仓,所述支撑仓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仓通过内部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有轴件,所述轴件的表面铰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仓的表面插设有插销,所述插销的一端穿过支撑腿延伸至支撑腿的内部,所述支撑仓与支撑腿的表面均开设有与插销相适配的圆孔。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与轴件相铰接的铰接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轴件、支撑腿相连接。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垫片,所述第一模板的表面胶合有垫片,所述第一模板的表面对称焊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导槽,所述滑轨通过相互靠近一侧开设的导槽滑动连接有滑动件。
[0016]有益效果
[0017]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使得该聚氨酯测试片所用的模具摆脱以往的使用方式,该模具为一整体,操作时更为便捷,保证塑模溶液填充模具内部密实,制作出的聚氨酯测试片更加平滑,整体性更好使其能够更好的展示该批聚氨酯的实际性能;
[0019]同时在向模具内注入液态聚氨酯时,能够保证其开口竖直向下,且液态聚氨酯能够得到缓冲顺滑的进入模具内,减少气泡的产生,且一定程度的避免了聚氨酯内部的少许气体,应冷却而在聚氨酯测试片表面形成气泡致使聚氨酯测试片表面出现坑洼,影响后续的聚氨酯测试片的测试性能。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一种制作聚氨酯测试片的新型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部件的独立分解状态示意图;
[0025]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空心密封圈;4、阴开孔件;5、阳开孔件;6、锁定杆;7、注液孔;8、缝隙条;9、橡胶塞;10、支撑仓;11、轴件;12、支撑腿;13、插销;14、垫片;15、滑轨;16、滑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8]实施例
[0029]本实施例的一种制作聚氨酯测试片的新型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模板1,第一模板1的表面铰接有第二模板2,第二模板2的表面通过螺纹对称贯穿插设有锁定杆6,第一模板1的表面对称开设有与锁定杆6相适配的螺纹孔,第一模板1的表面开设有注液孔7,注液孔7的开口处插设有橡胶塞9,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的表面安装有支撑机构,第一模板1的表面安装有引导机构。
[0030]在本实施例使用时,用户可通过螺纹作用旋动锁定杆6,使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相贴,随后打开支撑机构使该模具立与放置面,再将橡胶塞9从缝隙条8内拔出,再将盛装有液态聚氨酯的漏斗插于注液孔7,向第一模板1内部注入液态的聚氨酯,最后再用橡胶塞9填塞,带模具中的聚氨酯冷却成型后即可重新旋开锁定杆6,将成型的测试片从其内部取出;
[0031]如此设置,由此种方法浇筑,避免了以往老式浇筑出现未充模的情况出现,防止因液态聚氨酯溶液不足,导致测试片出现缺边缺角的情况。
[0032]如图1所示,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胶合有空心密封圈3,空心密封圈3均呈环形胶合在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相互靠近一侧的开口处边缘。
[0033]通过锁定杆6旋动使得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紧贴,在二者紧贴的过程中空心密封圈3会被压缩发生形变,通过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作聚氨酯测试片的新型模具,包括第一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的表面铰接有第二模板(2),所述第二模板(2)的表面通过螺纹对称贯穿插设有锁定杆(6),所述第一模板(1)的表面对称开设有与锁定杆(6)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一模板(1)的表面开设有注液孔(7),所述注液孔(7)的开口处插设有橡胶塞(9),所述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的表面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模板(1)的表面安装有引导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聚氨酯测试片的新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胶合有空心密封圈(3),所述空心密封圈(3)均呈环形胶合在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相互靠近一侧的开口处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聚氨酯测试片的新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的内部等距对称焊接有阴开孔件(4),所述第二模板(2)的内部等距对称焊接有阳开孔件(5),所述阴开孔件(4)靠近阳开孔件(5)的一端呈圆弧形内凹状,所述阳开孔件(5)靠近阴开孔件(4)的一端呈圆弧形外突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聚氨酯测试片的新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7)的纵截面呈梯形,所述注液孔(7)开口直径小的一端朝向第一模板(1)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聚氨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雨磊张毅靳祥娟伏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鹤城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