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光苗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119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培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阳光苗的培育方法,利用培养基培养植株,培养基为透明罐型玻璃瓶,培养基内成分含有MS基础培养基、基础添加剂、大蒜油,黄芩提取物、洋葱和螃蟹壳粉,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基础添加剂包括有萘乙酸、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光苗的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培育
,具体为一种阳光苗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阳光苗,指的是在自然光照的条件下,在标准温室里面生产的组织培养苗。目前组织培养苗的生长环境有两种,一种是在室内无光照的条件下,采用日光灯的苗;另外一种就是阳光苗。植物的生长,光照是一个重要的条件,不同的植物,最佳的生长光照强度是不一样的。
[0003]目前,多种植株的人工繁殖主要依靠组织培养育苗后然后进行大田移栽,利用现有技术培育出的阳光苗的成活率普遍偏低,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提出一种阳光苗的培育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阳光苗的培育方法,主要为解决利用现有技术培育出的金线莲阳光苗的成活率普遍偏低,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阳光苗的培育方法,利用培养基培养植株,培养基为透明罐型玻璃瓶,培养基内成分含有MS基础培养基、基础添加剂、大蒜油,黄芩提取物、洋葱和螃蟹壳粉。
[0009]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基础添加剂包括有萘乙酸、6

苄基腺嘌呤、活性炭、蔗糖和琼脂。
[0010]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使用以下方法调配:
[0011]S1:培养容器消毒,对培养基、瓶盖及接种用的塑料盘进行消毒,保存备用;
[0012]S2:配置培养基,在M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萘乙酸、6

苄基腺嘌呤、活性炭、蔗糖、琼脂、大蒜油,黄芩提取物、洋葱和螃蟹壳粉进行搅拌混合,并将培养基的PH值调节至5.5

5.8;
[0013]S3:分装培养基,将配制后的培养基加热至琼脂完全溶解,趁热均匀地分装于消毒好的培养基中,稍凉后加盖;
[0014]S4:接种外植体,选择6

8月份生长的金线莲为种源,除去根和叶并进行清洗和无菌处理后,剪成带茎节的金线莲小段组织,将金线莲的小段组织培养于培养基的培养基内;
[0015]S5:外植体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基移入培养室进行组培培养;
[0016]S6:移栽,将植株从培养基里取出来,洗净培养基进行移栽。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中将100

110mg/L次氯酸钠、5

10mg/L环丝氨酸、0.5

0.8mg/L和二烷基磺酸钠导入搅拌容器内搅拌混合,得到消毒溶液,之后,将培养基、瓶盖及接种用的塑料盘放入消毒溶液中浸泡10

15h。
[0018]进一步的,所述S2依次在M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5

0.6毫克萘乙酸、2

2.5毫克6

苄基腺嘌呤、0.5

1克活性炭、15

25克蔗糖、琼脂6

8克、0.5

1克大蒜油,2

5克黄芩提取物、40

60g洋葱和10

20g/螃蟹壳粉,以60转/分的转速对其进行充分搅拌混合,搅拌时间为50

80分钟。
[0019]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S3中将加入培养基的培养基及时放入高压灭菌锅内灭菌,灭菌条件为:121

125℃、105

115kPa下灭菌15

30分钟,灭菌后及时取出培养基,冷却备用。
[0020]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S4之前还需要设置培养室,在培养室内设置若干培养架,培养架分为上中下三层,并配备遮阳设备、保温设备以及保湿设备进行使用,且采用艾叶和雷公藤对培养室进行熏蒸消毒。
[0021]进一步的,所述S5中的培养环境:控制温度为23

28℃,光照为5000

10000LX,湿度为85%

90%。
[0022]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S5中对外植体进行组织诱导培养丛生芽,培养周期为30

60天,再对丛生芽进行壮苗培养,培养周期为20

60天,最后得到可移栽的植株。
[0023]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6中将生根培养获得的完整植株取出,洗净根部的培养基,栽入由泥炭土和松树皮按照1:3比例混合成的基质中。
[0024](三)有益效果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阳光苗的培育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M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大蒜油、黄芩提取物、洋葱和螃蟹粉的设置能够对金线莲阳光苗的培养起到灭菌驱虫的作用,从而有利于金线莲阳光苗成活率的提高,且避免了化学灭菌剂的残留。
[0027]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培养容器和培养基进行消毒设置能够杀除培养容器和培养基中含有的细菌,从而去除污染源,有利于后期对金线莲的培养,从而促进对金线莲的培养。
[0028]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遮阳设备、保温设备以及保湿设备的配合使用能够保证金线莲阳光苗始终处于适宜的温湿度和阳光率,从而促进金线莲的成长,提高金线莲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阳光苗的培育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参照图1,一种阳光苗的培育方法,利用培养基培养植株,培养基为透明罐型玻璃瓶,培养基内成分含有MS基础培养基、基础添加剂、大蒜油,黄芩提取物、洋葱和螃蟹壳粉,在M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大蒜油、黄芩提取物、洋葱和螃蟹粉的设置能够对金线莲阳光苗的培养起到灭菌驱虫的作用,从而有利于金线莲阳光苗成活率的提高,且避免了化学灭菌剂的残留。
[0032]基础添加剂包括有萘乙酸、6

苄基腺嘌呤、活性炭、蔗糖和琼脂。
[0033]S1:培养容器消毒,对培养基、瓶盖及接种用的塑料盘进行消毒,保存备用;
[0034]S2:配置培养基,在M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萘乙酸、6

苄基腺嘌呤、活性炭、蔗糖、琼脂、大蒜油,黄芩提取物、洋葱和螃蟹壳粉进行搅拌混合,并将培养基的PH值调节至5.5

5.8;
[0035]S3:分装培养基,将配制后的培养基加热至琼脂完全溶解,趁热均匀地分装于消毒好的培养基中,稍凉后加盖;
[0036]S4:接种外植体,选择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光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培养基培养植株,培养基为透明罐型玻璃瓶,培养基内成分含有MS基础培养基、基础添加剂、大蒜油,黄芩提取物、洋葱和螃蟹壳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光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添加剂包括有萘乙酸、6

苄基腺嘌呤、活性炭、蔗糖和琼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阳光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以下方法调配:S1:培养容器消毒,对培养基、瓶盖及接种用的塑料盘进行消毒,保存备用;S2:配置培养基,在M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萘乙酸、6

苄基腺嘌呤、活性炭、蔗糖、琼脂、大蒜油,黄芩提取物、洋葱和螃蟹壳粉进行搅拌混合,并将培养基的PH值调节至5.5

5.8;S3:分装培养基,将配制后的培养基加热至琼脂完全溶解,趁热均匀地分装于消毒好的培养基中,稍凉后加盖;S4:接种外植体,选择6

8月份生长的金线莲为种源,除去根和叶并进行清洗和无菌处理后,剪成带茎节的金线莲小段组织,将金线莲的小段组织培养于培养基的培养基内;S5:外植体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基移入培养室进行组培培养;S6:移栽,将植株从培养基里取出来,洗净培养基进行移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阳光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将100

110mg/L次氯酸钠、5

10mg/L环丝氨酸、0.5

0.8mg/L和二烷基磺酸钠导入搅拌容器内搅拌混合,得到消毒溶液,之后,将培养基、瓶盖及接种用的塑料盘放入消毒溶液中浸泡10

15h。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阳光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依次在M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5

0.6毫克萘乙酸、2

2.5毫克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秀建郑东照吴清云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景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