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湾佛甲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9757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台湾佛甲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采样前预防性杀菌消毒手段,使外植体带菌率降低50%左右,大大提高了外植体的消毒效果;所用试剂均为低成本试剂,生根培养基无需添加任何植物激素,同样达到其他组培技术一样的生根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配制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接种外植体用培养基配方,可以使外植体不经过愈伤阶段直接再生出新芽,缩短了增殖时间,提高了增殖效率,为工厂化生产极大降低了时间成本。为工厂化生产极大降低了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台湾佛甲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台湾佛甲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台湾佛甲草(学名:Sedum formosanum N.E.Br.),为景天科佛甲草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该种四季常绿,冠幅较大,适合做花镜、地被,也可盆栽家养。花叶俱美,观赏效果极佳。然而台湾佛甲草种子细小,播种发芽率较低,扦插繁殖成活率不高且容易传播病害,严重制约了其在园林市场的应用。利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开展台湾佛甲草的繁育,不仅能大幅提高繁殖系数,还能替代占用大量土地面积的资源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繁殖新型地被植物台湾佛甲草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低成本、高效率获得大量组培苗,供应市场。
[0004]一种台湾佛甲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材料选择与预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优选的,于采样前一周,隔天使用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对取样母株进行喷洒,以减少母株体内携带的内生菌,从而优化外植体的消毒效果。取样时,剪取顶端幼嫩茎段,去除残叶,湿布包裹备用。
[0006]S2、外植体消毒处理:将取回的幼嫩茎段放入含有10%洗衣粉的水中浸泡5分钟,过程中轻轻搓揉,以去除茎段上的杂物。随后将外植体放入1L玻璃烧杯中,置于自来水下流水冲洗30min,随后采用10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10min,蒸馏水冲洗5

10次,将清洗过的外植体转移到已预灭菌30min的超净工作台上。置于70

75%酒精中,晃动30秒,立即倒掉酒精,并用灭菌水清洗1遍;然后将外植体置于0.1%升汞溶液中,摇动7

8分钟,倒掉升汞溶液,用灭菌水冲洗3遍,倒掉灭菌水,用无菌滤纸吸干备用。
[0007]S3、诱导培养基的配制: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6BA1.0mg/L+蔗糖30g/L+琼脂8g/L。
[0008]S4、外植体接种:将B步骤处理完毕的外植体剪成长约2厘米左右的茎段,然后按照生长极性接种入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密封。
[0009]S5、继代和生根培养:外植体在初代培养基上经过30

40天会从基部不经过愈伤,直接分化出新芽群,待新芽长至2厘米左右,就可以将新芽剥离,置于新的培养基上进行二次增殖,每30天更换一次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6BA1.5mg/L+NAA0.1mg/L+蔗糖30g/L+琼脂8g/L。将地上部分形态健全,高为2

3厘米左右的小芽转移入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平均25天左右发育完成,形成完整植株,即可炼苗移栽。生根培养基配方是1/2MS+蔗糖30g/L+琼脂8g/L。
[0010]S6、炼苗移栽:生根完成的无菌苗,移入温室大棚,松开瓶盖,使瓶苗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三天后可进行移栽。移栽时,将苗子连同培养基取出放入配有1000倍多菌灵的盆中,
洗去培养基,随后用流水冲洗干净。适当修剪苗子基部叶片,准备移栽。移栽基质采用细泥炭和珍珠岩、蛭石按照体积比3:1:1混合,先将含水量质量百分比80%左右的基质装填入穴盘,然后用镊子将洗净的苗子移入基质,种植完毕喷淋浇水,塑料薄膜覆盖保湿,20

30℃之间缓苗,15天左右即可成活并撤掉覆盖物。
[0011]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台湾佛甲草目前尚未有成功的组培快繁报道,本方法为首次公开;本专利技术采用采样前预防性杀菌消毒手段,使外植体带菌率降低50%左右,大大提高了外植体的消毒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接种外植体用培养基配方,可以使外植体不经过愈伤阶段直接再生出新芽,缩短了增殖时间,提高了增殖效率,为工厂化生产极大降低了时间成本。本专利技术所用试剂均为低成本试剂,生根培养基无需添加任何植物激素,同样达到其他组培技术一样的生根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配制难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4]实施例
[0015]一种台湾佛甲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材料选择与预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于采样前一周,隔天使用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对取样母株进行喷洒,以减少母株体内携带的内生菌,从而优化外植体的消毒效果。取样时,剪取顶端幼嫩茎段,去除残叶,湿布包裹备用。
[0017]S2、外植体消毒处理:将取回的幼嫩茎段放入含有10%洗衣粉的水中浸泡5分钟,过程中轻轻搓揉,以去除茎段上的杂物。随后将外植体放入1L玻璃烧杯中,置于自来水下流水冲洗30min,随后采用10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10min,蒸馏水冲洗5

10次,将清洗过的外植体转移到已预灭菌30min的超净工作台上。置于70

75%酒精中,晃动30秒,立即倒掉酒精,并用灭菌水清洗1遍;然后将外植体置于0.1%升汞溶液中,摇动7

8分钟,倒掉升汞溶液,用灭菌水冲洗3遍,倒掉灭菌水,用无菌滤纸吸干备用。
[0018]S3、诱导培养基的配制: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6BA1.0mg/L+蔗糖30g/L+琼脂8g/L。
[0019]S4、外植体接种:将B步骤处理完毕的外植体剪成长约2厘米左右的茎段,然后按照生长极性接种入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密封。
[0020]S5、继代和生根培养:外植体在初代培养基上经过30

40天会从基部不经过愈伤,直接分化出新芽群,待新芽长至2厘米左右,就可以将新芽剥离,置于新的培养基上进行二次增殖,每30天更换一次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6BA1.5mg/L+NAA0.1mg/L+蔗糖30g/L+琼脂8g/L。将地上部分形态健全,高为2

3厘米左右的小芽转移入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平均25天左右发育完成,形成完整植株,即可炼苗移栽。生根培养基配方是1/2MS+蔗糖30g/L+琼脂8g/L。
[0021]S6、炼苗移栽:生根完成的无菌苗,移入温室大棚,松开瓶盖,使瓶苗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三天后可进行移栽。移栽时,将苗子连同培养基取出放入配有1000倍多菌灵的盆中,洗去培养基,随后用流水冲洗干净。适当修剪苗子基部叶片,准备移栽。移栽基质采用细泥
炭和珍珠岩、蛭石按照体积比3:1:1混合,先将含水量质量百分比80%左右的基质装填入穴盘,然后用镊子将洗净的苗子移入基质,种植完毕喷淋浇水,塑料薄膜覆盖保湿,20

30℃之间缓苗,15天左右即可成活并撤掉覆盖物。
[0022]预防性杀菌消毒处理对比实验:
[0023]取40盆健壮、无病虫害的台湾佛甲草作为组培工厂化生产母本苗,其中20盆母株于采样前一周,隔天使用50%的甲基托布津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台湾佛甲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选择与预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采样前一周,预防性杀菌消毒,取样时,剪取顶端幼嫩茎段,去除残叶,湿布包裹备用;S2、外植体消毒处理:将取回的幼嫩茎段放入含有洗衣粉的水中浸泡,过程中轻轻搓揉,以去除茎段上的杂物,随后将外植体放入玻璃烧杯中,置于自来水下流水冲洗一段时间,随后采用多菌灵溶液浸泡,蒸馏水冲洗5

10次,将清洗过的外植体转移到超净工作台上,置于70

75%酒精中,晃动30秒,立即倒掉酒精,并用灭菌水清洗1遍;然后将外植体置于0.1%升汞溶液中,摇动7

8分钟,倒掉升汞溶液,用灭菌水冲洗3遍,倒掉灭菌水,用无菌滤纸吸干备用;S3、诱导培养基的配制;S4、外植体接种:将S2处理完毕的外植体剪成长段,然后按照生长极性接种入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密封;S5、继代和生根培养:外植体在初代培养基上分化出新芽群,新芽剥离,置于新的培养基上进行二次增殖,将地上部分形态健全,高为2

3厘米的小芽转移入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成完整植株,即可炼苗移栽;S6、炼苗移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菁马广莹何林夫何颖丽李四明陈聪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技师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