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洲1号菌草的组培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9733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洲1号菌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培养材料选取,外植体处理及消毒,启动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驯化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菌草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对绿洲1号菌草对外植体灭菌、茎段腋芽诱导及增殖、生根及炼苗移栽方案进行优化,为绿洲1号种苗的快繁和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的绿洲1号菌草的组培快繁方法。的组培快繁方法。的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洲1号菌草的组培快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菌草生产
,具体是指一种绿洲1号菌草的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绿洲1号(Arundo donax cv.LvzhouNo.1)菌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禾本科(Poaceae)芦竹属(Arundo)。绿洲1号是由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培育,最初被用于栽培食药用菌。近些年菌草因特殊的生物学性质与丰富的价值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绿洲1号菌草粗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好,且速生丰产,在饲料方面价值极高,是畜牧养殖青料、贮料的新宠。绿洲1号菌草耐旱涝瘠薄,具有较强的覆盖性和分蘖再生能力,可作为生物沙障、水土保持植物品种在黄土丘陵地区种植。当前,绿洲1号用作牧草精饲料或是生态植物,国内国际市场巨大。但绿洲1号属无性繁殖植物,传统繁育途径即种植种芽、压枝繁殖或扦插,存在育苗效率低、种苗供应不足、苗木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缺点,显然无法为绿洲1号大规模的种植提供标准化种苗。近年来,绿洲1号在我国北方地区推广还面临着外调种苗、运输及贮存费用高昂等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3]目前关于绿洲1号组培苗再生途径鲜有公开报道。植物组织培养由于能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是种群扩繁的常用方法,也是唯一能利用较少的植物材料在短期内大量繁殖完整植株的技术,同时还具有种苗脱毒化、繁殖系数高、不受季节和环境条件限制等优势。因此将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绿洲1号的扩繁中,使其苗木产业化以解决作物紧缺问题、进行大规模推广利用则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绿洲1号菌草对外植体灭菌、茎段腋芽诱导及增殖、生根及炼苗移栽方案进行优化,为绿洲1号种苗的快繁和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的绿洲1号菌草的组培快繁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绿洲1号菌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5)培养材料选取:
[0007]选取菌草绿洲1号优株,采集生长旺盛部位的嫩枝前端的带节茎段(直径0.4~0.6cm)作为培养材料;
[0008](6)外植体处理及消毒:
[0009]将培养材料剥离表皮、去除叶片,自来水冲洗10min去掉表面污渍,用解剖刀切分成2~3cm的带节茎段,转入超净工作台,在2%NaClO(次氯酸钠溶液)中振荡消毒4

12min,用无菌水漂洗5次,每次30s,随后在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用解剖刀切除两端0.3~0.5cm,并在茎节膨起处螺旋切割使其出现新创面,后立即用镊子接种;
[0010](7)启动培养:
[0011]在基本培养基中均附加配备比为6

BA5.0mg/L+0.2mg/L,4

D+NAA0.2mg/L的诱导
腋芽激素制成启动培养基,将经消毒处理的外植体接种于启动培养基中进行腋芽诱导;
[0012](8)增殖培养:
[0013]将启动培养中生长健壮、长势一致的无菌单芽(切割时带少量基部组织)转接到以MS为基本培养基含有激素的增殖培养基中;
[0014](5)生根培养:
[0015]选取增殖培养中长势健壮的丛生芽(3~5cm),转接到添加添加剂的MS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基中添加30g/L蔗糖、6.5g/L琼脂粉,将pH值调至6.0,加入激素后配制分装,在121℃下高压蒸汽灭菌20min,接种后放置于培养箱中,温度:(25
±
3)℃,光照强度:2500~3000lx,光周期12h/d,相对空气湿度50%~60%;
[0016](6)驯化移栽:
[0017]将株高约10cm、根长1~4cm且生长健壮的绿洲1号组培苗在培养箱内拧松瓶盖1~2天,再全部开盖,移置自然光照下通风适应约5d,每天喷水3次保湿,移栽前用常温水(20~22℃)洗去根部残留培养基。在10%多菌灵溶液中浸泡组培苗根部10min,再次冲洗后分别栽入经0.1%高锰酸钾充分消毒的基质中移栽后置于小拱棚内养护,采用自动喷雾装置喷水保持空气湿度60~80%,同时适当通风。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茎节上下至少保留1cm。
[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启动培养包含1/2MS、MS、WPM、White 4种基本培养基中的一种。
[00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激素激素为6

苄氨基嘌呤(6

BA),并添加2,4

二氯苯氧乙酸(2,4

D)、吲哚
‑3‑
乙酸(IAA)或萘乙酸(NAA)中的一种。
[00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所述添加剂为NAA、IBA、IBA+NAA或土豆滤液中的一种。
[0022]进一步地,所述土豆滤液制备方式为选用无病毒侵害、表面完整且无发芽迹象市售土豆,切片煮熟后用纱布过滤,滤液备用。
[002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基质为下列组分中的一种:

河沙:蛭石=1:1;

草炭土:蛭石=1:1;

蛭石:珍珠岩=1:1;

河沙:草炭土:珍珠岩=2:1:1;

河沙:蛭石:珍珠岩=2:1:1。
[0024]本专利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绿洲1号菌草的组培快繁方法,操作简单,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以绿洲1号带节茎段为材料,对外植体消毒方式、腋芽诱导、继代增殖,生根培养及炼苗移栽方案进行改进,建立一套从绿洲1号生产至炼苗移栽的完整方案,为绿洲1号菌草产业化、高质量育苗提供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2%NaClO消毒时间对绿洲1号外植体污染率和萌发率的影响(30d)图;
[0026]图2为四种生长素对绿洲1号不定根的诱导效果(30d);
[0027]图3不同基质对移栽苗成活率和株高的影响(20d)。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1
[0030]该实施例为研究过程的实施例,具体的
[0031]试验材料来源于2021年3月至5月下旬选取菌草绿洲1号优株,采集生长旺盛部位的嫩枝前端的带节茎段(直径0.4~0.6cm)作为供试材料。试材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创新创业科技孵化园区温室。
[0032]试验方法包括:
[0033]1、外植体处理及消毒
[0034]将新采嫩枝剥离表皮、去除叶片,自来水冲洗10min去掉表面污渍,用解剖刀切分成2~3cm的带节茎段(茎节上下至少保留1cm),转入超净工作台,在2%NaClO(次氯酸钠溶液)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洲1号菌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材料选取:选取菌草绿洲1号优株,采集生长旺盛部位的嫩枝前端的带节茎段作为培养材料;(2)外植体处理及消毒:将培养材料剥离表皮、去除叶片,自来水冲洗10min去掉表面污渍,用解剖刀切分成2~3cm的带节茎段,转入超净工作台,在2%NaClO中振荡消毒4

12min,用无菌水漂洗5次,每次30s,随后在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用解剖刀切除两端0.3~0.5cm,并在茎节膨起处螺旋切割使其出现新创面,后立即用镊子接种;(3)启动培养:在基本培养基中均附加配备比为6

BA5.0mg/L+0.2mg/L2,4

D+NAA0.2mg/L的诱导腋芽激素制成启动培养基,将经消毒处理的外植体接种于启动培养基中进行腋芽诱导;(4)增殖培养:将启动培养中生长健壮、长势一致的无菌单芽转接到以MS为基本培养基含有激素的增殖培养基中;(5)生根培养:选取增殖培养中长势健壮的丛生芽3~5cm,转接到添加添加剂的MS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基中添加30g/L蔗糖、6.5g/L琼脂粉,将pH值调至6.0,加入激素后配制分装,在121℃下高压蒸汽灭菌20min,接种后放置于培养箱中,温度:22

28℃,光照强度:2500~3000lx,光周期12h/d,相对空气湿度50%~60%;(6)驯化移栽:将株高约10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蒙麻云霞王桂华李钢铁刘龙赵国芬杨霞云耀石俊庭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乌兰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