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型闪烁体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11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型闪烁体面板,包括基板,基板上安装有隔壁,基板与隔壁之间设置有光电转换层,隔壁包括与基板上表面固定的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横向隔板与纵向隔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横向隔板与纵向隔板之间形成隔离单元,隔离单元内填充有由荧光体形成的闪烁体层,横向隔板与纵向隔板上表面共同设置有射线阻挡层,基板两侧的侧壁均固定有用于防止渗透的防水板,防水板内壁与横向隔板一侧的侧壁抵紧,防水板外壁固定有用于保护防水板的保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防水板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本原料制成的一种防渗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渗透性能,使得横向隔板的两侧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从而增强了闪烁体面板的防水性能。从而增强了闪烁体面板的防水性能。从而增强了闪烁体面板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型闪烁体面板


[0001]本技术涉及放射线检测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型闪烁体面板。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在医疗现场广泛使用了利用膜的X射线图像。但是,由于利用了膜的X射线图像是模拟图像信息,因此在近年来开发了计算机照射术(computedradiography:CR)、平板型放射线探测器 (flatpaneldetector:FPD)等数字方式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平板X 射线检测装置(FPD)中,为了将放射线转换成可见光而使用了闪烁体面板。闪烁体面板包含碘化铯(CsI)等X射线荧光体,根据所照射的 X射线,该X射线荧光体放射出可见光,该光线通过TFT (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CCD(charge

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器件)而转换成电信号,由此将X射线的信息转换成数字图像信息。
[0003]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4781889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闪烁体面板,其具有闪烁体层,所述闪烁体层包含平板状的基板、设置在该基板上的隔壁、以及填充在被上述隔壁间隔出的单元内的荧光体,上述隔壁的仅一个侧面形成有反射层。
[0004]但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闪烁体面板的隔壁两侧没有做出有效的防水措施,而用作闪烁体的CsI对水分非常脆弱,具有因稍稍透湿而潮解的性质,从而不利于闪烁体面板的保存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增强闪烁体面板的防潮防水性能,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型闪烁体面板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水型闪烁体面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水型闪烁体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安装有隔壁,所述基板与隔壁之间设置有光电转换层,所述隔壁包括与基板上表面固定的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与纵向隔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横向隔板与纵向隔板之间形成隔离单元,所述隔离单元内填充有由荧光体形成的闪烁体层,所述横向隔板与纵向隔板上表面共同设置有射线阻挡层,所述基板两侧的侧壁均固定有用于防止渗透的防水板,所述防水板内壁与横向隔板一侧的侧壁抵紧,所述防水板外壁固定有用于保护防水板的保护板。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板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本原料制成的一种防渗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渗透性能,使得横向隔板的两侧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从而增强了闪烁体面板的防水性能。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与防水板相邻的所述横向隔板远离纵向隔板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一防水膜。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防水膜是一种具有抗水性能的防水膜,薄且不会改变减反射膜的光学性能,使得横向隔板外壁具有良好的防渗透功能,以此增强了闪烁体面板的防水性能。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射线阻挡层底面固定有第二防水膜,所述第二防
水膜底面与纵向隔板上表面抵紧,所述第二防水膜底面与横向隔板上表面抵紧。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防水膜由PP聚丙烯加强层、PE聚乙烯透气膜和PP聚丙烯保护层复合而成,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使得横向隔板与纵向隔板上表面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以此增强了闪烁体面板的防水性能。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板与横向隔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使防水板与横向隔板之间粘合的第一粘合层。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粘合层使得防水板与横向隔板粘合固定,以此有利于提高防水板与横向隔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降低了防水板脱落导致闪烁体面板防水性能降低的概率。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水膜与横向隔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使第一防水膜与横向隔板粘合的第二粘合层。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粘合层使得第一防水膜与横向隔板粘合固定,以此有利于提高第一防水膜与横向隔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降低了第一防水膜脱落导致闪烁体面板防水性能降低的概率。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防水膜与横向隔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使第二防水膜与横向隔板粘合的第三粘合层。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粘合层使得第二防水膜与横向隔板粘合固定,以此有利于提高第二防水膜与横向隔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降低了第二防水膜脱落导致闪烁体面板防水性能降低的概率。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板两侧的侧壁均一体成型有侧板,所述侧板靠近横向隔板一侧的侧壁与第二防水膜外壁抵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保护板上均一体成型有侧板,两个保护板相同一侧的侧板相互靠近的侧壁相抵接,使得侧板将第二防水膜外壁包覆,以此降低了第二防水膜受外界作用力损坏的概率。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水膜两侧的侧壁分别与两个防水板相互靠近一侧的侧壁抵紧,所述第一防水膜上表面与第二防水膜底面抵紧,所述第二防水膜底面两侧的侧壁分别与两个防水板相互靠近一侧的侧壁抵紧。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板、第一防水膜以及第二防水膜相互抵紧并通过第一粘合层、第二粘合层以及第三粘合层粘合固定,以此使得闪烁体面板上表面以及四周侧壁形成密闭的防水层,以此增强了闪烁体面板的防水性能。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本技术中,防水板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本原料制成的一种防渗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渗透性能,使得横向隔板的两侧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从而增强了闪烁体面板的防水性能;
[0025]2、本技术中,第一防水膜是一种具有抗水性能的防水膜,薄且不会改变减反射膜的光学性能,使得横向隔板外壁具有良好的防渗透功能,以此增强了闪烁体面板的防水性能;
[0026]3、本技术中,防水板、第一防水膜以及第二防水膜相互抵紧并通过第一粘合层、第二粘合层以及第三粘合层粘合固定,以此使得闪烁体面板上表面以及四周侧壁形成
密闭的防水层,以此增强了闪烁体面板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基板;2、隔壁;21、横向隔板;22、纵向隔板;23、隔离单元;3、光电转换层;4、闪烁体层;5、射线阻挡层; 6、防水板;61、保护板;611、侧板;62、第一粘合层;7、第一防水膜;71、第二粘合层;8、第二防水膜;81、第三粘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如图1

图3所示,一种防水型闪烁体面板,包括基板1、隔壁2、光电转换层3、闪烁体层4、射线阻挡层5、防水板6、第一防水膜7、第二防水膜8。
[0033]基板1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状结构,基板1用于安装闪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型闪烁体面板,其特征是: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上安装有隔壁(2),所述基板(1)与隔壁(2)之间设置有光电转换层(3),所述隔壁(2)包括与基板(1)上表面固定的横向隔板(21)和纵向隔板(22),所述横向隔板(21)与纵向隔板(2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横向隔板(21)与纵向隔板(22)之间形成隔离单元(23),所述隔离单元(23)内填充有由荧光体形成的闪烁体层(4),所述横向隔板(21)与纵向隔板(22)上表面共同设置有射线阻挡层(5),所述基板(1)两侧的侧壁均固定有用于防止渗透的防水板(6),所述防水板(6)内壁与横向隔板(21)一侧的侧壁抵紧,所述防水板(6)外壁固定有用于保护防水板(6)的保护板(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闪烁体面板,其特征是:与防水板(6)相邻的所述横向隔板(21)远离纵向隔板(22)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一防水膜(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型闪烁体面板,其特征是:所述射线阻挡层(5)底面固定有第二防水膜(8),所述第二防水膜(8)底面与纵向隔板(22)上表面抵紧,所述第二防水膜(8)底面与横向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超群蒲燕张静焦启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烁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