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技术改进的高速电缆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109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速电缆连接器,包括固定到电缆端部的电缆架,用来把电缆定位和固定在连接位置,还包括接线端,被连接到伸出电缆架的电缆的导线的一端。接线端包括连接到电缆的接地端的一个接地端子。连接器具有一个外壳,该外壳具有一个上主体和一个下主体,电缆架和接线端固定在两主体部分之间,上主体有一个贯通上主体的上接地孔,下主体有一个贯通下主体的下接地孔,并形成在上接地孔的下方。连接器外壳具有许多对应于电缆线数目的配对孔,配对孔通过下主体的前端形成,所以配对连接器通过配对孔和接线端相连。连接器有一个覆盖外壳上下表面的接地外壳,接地外壳有一个前端,该前端具有对应于配对开口的开口,接地外壳连接到接地端,从而将连接器组件接地。(*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地技术改进的高速电缆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总的来说涉及一种高速通信电缆的连接器组件,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高速通信电缆的连接器组件,该组件的元件在单独制造后被集体组装,然后能够被堆叠并和具有同样结构的其他连接器组件组装。
技术介绍
如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在开始阶段,例如交换机的装置仅传递声音信号,而现在,不仅仅传递声音信号而且传递包括图像信息的二进制数据。为了传递多个用户的声音和数据,每一个这种装置都具有包含了许多印制电路板组件(下文中简称PBA)的多个电路块。进而,随着传递信息的规模增大,要求该装置以更高速度传输数据,适应尽可能多的用户,并且超高速的处理数据。结果,该装置的电路块和PBA之间传输的信号具有预定的频率,例如超过240MHz的频带,为了减少装置的占地面积,装置的体积现在正在减小。进一步,在上面描述的装置中,电路块和PBA通过传输电缆相互电连接,其中传输电缆通过电缆组件与电路块或者PBA连接或者断开。也就是说,电缆组件位于传输电缆的末端,使得传输电缆能够容易地与装置的电路块或者PBA连接或者断开。当传输装置的体积减小时,上述电缆组件的体积被尽可能的减小,同时要使得电缆组件能够传输超过240MHz的高频信号,该高频信号由电路块或者PBA处理,不会失真。-->根据上述对体积的限制,有2mm的间距的无屏蔽型电缆组件,以及能传输高频信号且不产生失真的屏蔽型电缆组件被提出。尽管如此,在制造这些电缆组件时,和电缆连接的节点被插入到由第一次注射成型制造的元件中,然后经受第二次注射成型。因此,传统电缆组件的问题在于,制造方法复杂,并且电缆次品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此,本专利技术致力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高速通信电缆的连接器组件,该组件的元件在单独制造后被集体组装,然后能够被堆叠并和具有同样结构的其他连接器组件组装。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速通信电缆的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在该方法中,传统的最终插入注模步骤被组装步骤代替,从而减少了制造的费用,简化了制造过程,提高了产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速通信电缆的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它能够使用于高速操作的电信领域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用于高速通信的电缆至另一通信装置的相应连接器,该连接器组件具有:固定在电缆一端的电缆架,用来将接入电缆定位且固定在常规的位置;接线端,其一端连接到电缆的单管线导线,该单管线导线伸出电缆架,接线端包括一个连接到接地导线的接地接线端;绝缘外壳,包括上下主体部分,电缆架和接线端固定在两主体部分之间,上主体有一个贯通的上接地孔,下主体有一个贯通的下接地孔,上下主体接地孔较好的配合,下主体具有配对开口,该开口对应于电缆线的数目,并在下主体的前端形成,从而配对连接器可以通过配对开口连接到连接器的接线端;接地外壳,覆盖上下主体部分的上下表面,接地外壳有一个前端,该前端具有对应于配对开口的开口,接地外壳连接到接-->地接线端,从而将连接器组件接地。外壳下主体进一步包括多个在外壳上纵向延伸的隔板,接线端被布置在这些隔板之间。上主体和下主体通过超声波相互熔合。上主体和下主体各自具有装配孔,电缆架具有从上下表面伸出的装配接线片,以便装配接线片被插入到装配孔中,从而在上下主体被装配到一起后,可以防止电缆架相对于外壳移动,接线端和导线被相互点焊在一起。接地外壳包括具有上接地臂的上外壳板,其中上接地臂形成在上外壳板的中心区域中并向下弯曲。上接地臂通过上接地孔与接地接线端接触。接地壳进一步包括具有下接地臂的下外壳板,其中下接地臂在下外壳板中央形成,并通过下接地孔向上延伸与接地接线端接触。最后,接地外壳包括连接桥,当配对开口定义在连接桥和板之间时,连接桥将上下外壳板的前端连接在一起。上下接地臂按三层布置方式点焊至接地接线端。连接器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堆叠装置,用于将连接器组件堆叠起来,并将其装配到和该连接器组件相同结构的另一个连接器组件。堆叠装置包括:堆叠突起,从下主体横向突出;外壳附件片,从接地外壳的上下板横向伸出,其向下和向外弯曲,并连接到堆叠突起的上下表面;堆叠部分,包括至少一个接线夹,该接线夹具有水平伸出的夹孔,堆叠突起和外壳附件片插入到该孔。堆叠部件包括多个具有相同结构的接线夹,通过接线夹上下表面之间的连接,接线夹堆叠起来并相互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速通信电缆的连接-->器组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除去电缆组件的每一电缆的表层,露出导线,然后,通过模具将所述每一电缆固定到电缆架;点焊连接节点的第一端至所述每一电缆的导线;将连接节点的第二端定位于外壳下主体的连接孔,然后,将外壳的上主体装配到下主体;将接地外壳装配到外壳,从而接地外壳覆盖外壳的上下表面。此时,上下主体通过超声波相互熔合。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及其他目的、特性和优点,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将被清楚地理解。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性和优点,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加清楚。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构造的高速通信电缆连接器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处于已装配状态下的图1所示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图3是图2所示连接器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示从连接器组件分离的堆叠部件接线夹。图4是图3的相同视图,但图示的是装配到连接器组件的堆叠部件接线夹。图5是图4的截面图,依A-A线截面;图6是图4所示连接器组件的侧视图。图7是图4的截面图,依B-B线截面;图8是由几部分组成的连接器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其中单独连接器组件通过堆叠部件堆叠并装配一体;图9是图8的相同视图,但图示的是通过堆叠部件堆叠并装配一体的连接器组件。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被详细描述。图1和图2示出了-->组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高速通信电缆的连接器组件的过程,图3和图4示出了组装堆叠部件到图2所示的连接器组件的过程。进而,图5、6和7是图4所示连接器组件内部的截面图和侧视图。图8和图9是示出了通过六对堆叠部件来堆叠和组装用于高速通信电缆的多个连接器组件的方法的透视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高速传输电缆的连接器组件包括电缆(或电线)架100,接线端组件110,具有上主体210和下主体250的外壳,接地外壳300,和堆叠装置。在固定电缆12至保持电缆12在外壳中的常规位置的电缆架100时,导线12a通过剥掉其绝缘覆盖层的末端部分而暴露在外,电缆12在电缆架100中位于常规位置,然后通过模制固定到电缆架100上,从而,导线12a部分伸出电缆架100。电缆架100具有多个(最好是4个)装配接线片102,该片从上下表面伸出。接线片102插入到上主体210和下主体250的装配孔214,从而电缆架100能够确保位于并保持在外壳210和250中。各部分可以进一步通过塑料或者超声波焊接紧固一体,或者通过其他合适的本领域熟知并能在这种连接器组件中使用的固定方法。导线12a从电缆架100的前端向前伸出,并按以下所述连接到接线端组件110。接线端组件110是电连接到相应外部通信装置的连接器的部件。接线端组件110在一个末端具有平的终端部分,导线12a点焊到该部分,在其他末端,两个弯曲的金属臂相互对立,从而外部配对连接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连接器,用于连接至少一条电缆至配对连接器,所述电缆具有多个信号导线以及至少一根接地导线,所述高速连接器包括:保持架,用来保持电缆自由端在预选定位置;多个传导信号接线端及一根接地接线端,每一信号和接地接线端在接线端的相反端包括用于终结所述电缆信号和接地导线的终端和连接末端;绝缘外壳,由上下主体部分互相接合形成,外壳具有用于匹配配对连接器的配对面和用于接合所述电缆的电缆面,上下主体部分共同支承电缆架和位于外壳内的所述接线端,上主体部分具有贯通所述上主体部分的上接地孔,下主体部分具有贯通所述下主体部分的下接地孔;所述外壳进一步包括沿配对面形成的多个配对开口,每一配对开口连接到所述连接器的单独一个接线端;接地外壳,覆盖所述外壳的上下表面,包括对应和匹配所述外壳配对开口的多个开口,所述接地外壳进一步包括接地臂,接地臂连接所述接地接线端至所述外壳,从而使得连接器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2-3-26 2002-163361.一种高速连接器,用于连接至少一条电缆至配对连接器,所述电缆具有多个信号导线以及至少一根接地导线,所述高速连接器包括:保持架,用来保持电缆自由端在预选定位置;多个传导信号接线端及一根接地接线端,每一信号和接地接线端在接线端的相反端包括用于终结所述电缆信号和接地导线的终端和连接末端;绝缘外壳,由上下主体部分互相接合形成,外壳具有用于匹配配对连接器的配对面和用于接合所述电缆的电缆面,上下主体部分共同支承电缆架和位于外壳内的所述接线端,上主体部分具有贯通所述上主体部分的上接地孔,下主体部分具有贯通所述下主体部分的下接地孔;所述外壳进一步包括沿配对面形成的多个配对开口,每一配对开口连接到所述连接器的单独一个接线端;接地外壳,覆盖所述外壳的上下表面,包括对应和匹配所述外壳配对开口的多个开口,所述接地外壳进一步包括接地臂,接地臂连接所述接地接线端至所述外壳,从而使得连接器接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下主体包括多个在所述外壳上纵向延伸的隔板,从而定义多个接线端-接收空间,所述接线端被布置在这些隔板之间的接线端-接收空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上主体和下主体部分通过超声波焊接相互熔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上主体和下主体部分包括多个装配孔,所述电缆架包括多个伸出的装配接线柱,装配接线柱接入到所述装配孔中,从而在所述外壳中固定所述电缆架。-->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政勋
申请(专利权)人:莫莱克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