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段阻尼可调油压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93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其具有多段阻尼可调结构,且每一段可以独立或关联调节阻尼效果,从而实现更宽泛的调整范围。其包括外套、内缸体、端盖、密封衬套、活塞杆、活塞以及中套组件;所述外套的内腔内设置有所述内缸体、中套组件,所述内缸体、中套组件的外周和所述外套的内环壁间形成蓄压腔;所述外套、内缸体的长度方向一端固套有所述端盖,所述外套和内缸体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固套有密封衬套;所述活塞杆的内端贯穿所述密封衬套的中心孔后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活塞杆的外端外凸于所述密封衬套布置;所述中套组件包括有至少两个间隔排列的中套,每个中套分别间隔套装于所述内缸体的外环壁。别间隔套装于所述内缸体的外环壁。别间隔套装于所述内缸体的外环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段阻尼可调油压缓冲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压缓冲器结构的
,具体为多段阻尼可调油压缓冲器。

技术介绍

[0002]油压缓冲器是一种简便和可靠的动能吸收装置,在汽车、自动化设备、港口、铁路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可减少机械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及噪音,使机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产能,有效延长机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其工作原理是将移动物体所产生的动能转换为热能并释放于大气中。
[0003]现有的油压缓冲器一般不能进行多段调节阻尼,调整效果有局限性。在一些碰撞或跌落实验中,测试设备速度一般可以达到8米每秒以上,如果不安装缓冲器测试设备就会撞击损坏。另外,在测试过程中,试验的质量和速度均不相同,产生的冲击能量也不相同,此时就需要根据需求来改变缓冲器的阻尼效果,以实现理想的能量吸收特性,这就要求缓冲器具有多段阻尼可调的方式,以实现更宽泛的调整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多段阻尼可调油压缓冲器,其具有多段阻尼可调结构,且每一段可以独立或关联调节阻尼效果,从而实现更宽泛的调整范围。
[0005]多段阻尼可调油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0006]外套;
[0007]内缸体;
[0008]端盖;
[0009]密封衬套;
[0010]活塞杆;
[0011]活塞;
[0012]以及中套组件;
[0013]所述外套的内腔内设置有所述内缸体、中套组件,所述内缸体、中套组件的外周和所述外套的内环壁间形成蓄压腔;所述外套、内缸体的长度方向一端固套有所述端盖,所述外套和内缸体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固套有密封衬套;
[0014]所述活塞杆的内端贯穿所述密封衬套的中心孔后连接所述活塞;
[0015]所述活塞杆的外端外凸于所述密封衬套布置;
[0016]所述中套组件包括有至少两个间隔排列的中套,每个中套分别间隔套装于所述内缸体的外环壁,所述内缸体上排布有若干第一溢流孔,每个中套对应于第一溢流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溢流孔,所述第二溢流孔仿形于所述第一溢流孔设置,所述第一溢流孔、第二溢流孔的重叠区域形成有效溢流腔,所述内缸体的内腔通过有效溢流腔连通至所述蓄压腔;
[0017]每个中套分别对应连接有一调整旋钮,所述调整旋钮插装于所述外套的对应位置后、插装端插装于对应中套外表面的导向弧槽,所述调整旋钮的插装端为偏心柱,所述偏心
柱具备轴向移动,所述偏心柱带动导向弧槽沿着轴向移动、进而带动对应的中套轴向移动。
[0018]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19]每个中套通过凹凸结构连接所述内缸体的轴向导向结构,确保中套仅能进行轴向移动,而不发生偏转;
[0020]所述中套组件具体包括三个中套、具体为第一中套、第二中套、第三中套,三个中套所对应的第二溢流孔覆盖所有的第一溢流孔的位置;
[0021]所述第一中套对应设置有第一调整旋钮,所述第二中套对应设置有第二调整旋钮,所述第三中套对应设置有第三调整旋钮;
[0022]所述第一调整旋钮、第二调整旋钮、第三调整旋钮布置于所述外套的长度方向中段位置,确保调整位置集中、保证调整方便操作;
[0023]所述活塞杆的外端固接有撞击头,所述撞击头的外端面固设有消音套,所述撞击套和所述密封衬套的外端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装于所述活塞杆的对应外周布置;
[0024]所述外套上还设置有一注油孔,所述注油孔连通所述蓄压腔,所述注油孔上设置有注油螺丝。
[0025]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后,沿着内缸体的轴向方向布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中套,每个中套对应于其所在的第一溢流孔的位置设置有仿形的第二溢流孔,相邻的中套之间设置有轴向间隔,每个中套分别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轴向移动的调整旋钮,调整旋钮的偏心柱通过中套外表面的导向弧槽带动中套进行轴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一溢流孔、第二溢流孔的重叠区域形成有效溢流腔增大或缩小,其具有多段阻尼可调结构,且每一段可以独立或关联调节阻尼效果,从而实现更宽泛的调整范围。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2的A

A剖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去除外套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0031]外套10、注油孔11、内缸体20、第一溢流孔21、内腔22、端盖30、密封衬套40、活塞杆50、活塞60、中套组件70、第二溢流孔71、第一中套72、第二中套73、避让凹槽731、第三中套74、前凸段741、蓄压腔80、调整旋钮90、偏心柱91、第一调整旋钮92、第二调整旋钮93、第三调整旋钮94、撞击头100、消音套110、复位弹簧120、注油螺丝130、蓄压棉140。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多段阻尼可调油压缓冲器,见图1

图4,其包括外套10、内缸体20、端盖30、密封衬套40、活塞杆50、活塞60以及中套组件70;
[0033]外套10的内腔内设置有内缸体20、中套组件70,内缸体20、中套组件70的外周和外套10的内环壁间形成蓄压腔80;外套10、内缸体20的长度方向一端固套有端盖30,外套10和内缸体20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固套有密封衬套40;
[0034]活塞杆50的内端贯穿密封衬套40的中心孔后连接活塞60;
[0035]活塞杆50的外端外凸于密封衬套40布置;
[0036]中套组件70包括有至少两个间隔排列的中套,每个中套分别间隔套装于内缸体20的外环壁,内缸体20上排布有若干第一溢流孔21,每个中套对应于第一溢流孔2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溢流孔71,第二溢流孔71仿形于第一溢流孔21设置,第一溢流孔21、第二溢流孔71的重叠区域形成有效溢流腔,内缸体20的内腔22通过有效溢流腔连通至蓄压腔80;
[0037]每个中套分别对应连接有一调整旋钮90,调整旋钮90插装于外套10的对应位置后、插装端插装于对应中套外表面的导向弧槽(图中未画出、属于现有成熟轴向驱动结构),调整旋钮90的插装端为偏心柱91,偏心柱91具备轴向移动,偏心柱91带动导向弧槽沿着轴向移动、进而带动对应的中套轴向移动。
[0038]每个中套通过凹凸结构连接内缸体的轴向导向结构(图中未画出、属于常规轴向驱动不跑偏的技术),确保中套仅能进行轴向移动,而不发生偏转。
[0039]具体实施例中:中套组件70具体包括三个中套、具体为自前而后或自上而下布置的第一中套72、第二中套73、第三中套74,三个中套所对应的第二溢流孔71覆盖所有的第一溢流孔21的位置;
[0040]第一中套72对应设置有第一调整旋钮92,第二中套73对应设置有第二调整旋钮93,第三中套74对应设置有第三调整旋钮94;
[0041]第一调整旋钮92、第二调整旋钮93、第三调整旋钮94布置于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段阻尼可调油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套;内缸体;端盖;密封衬套;活塞杆;活塞;以及中套组件;所述外套的内腔内设置有所述内缸体、中套组件,所述内缸体、中套组件的外周和所述外套的内环壁间形成蓄压腔;所述外套、内缸体的长度方向一端固套有所述端盖,所述外套和内缸体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固套有密封衬套;所述活塞杆的内端贯穿所述密封衬套的中心孔后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活塞杆的外端外凸于所述密封衬套布置;所述中套组件包括有至少两个间隔排列的中套,每个中套分别间隔套装于所述内缸体的外环壁,所述内缸体上排布有若干第一溢流孔,每个中套对应于第一溢流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溢流孔,所述第二溢流孔仿形于所述第一溢流孔设置,所述第一溢流孔、第二溢流孔的重叠区域形成有效溢流腔,所述内缸体的内腔通过有效溢流腔连通至所述蓄压腔;每个中套分别对应连接有一调整旋钮,所述调整旋钮插装于所述外套的对应位置后、插装端插装于对应中套外表面的导向弧槽,所述调整旋钮的插装端为偏心柱,所述偏心柱具备轴向移动,所述偏心柱带动导向弧槽沿着轴向移动、进而带动对应的中套轴向移动。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西捷克缓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