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雨水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0807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雨水收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新型雨水收集器、雨水收集池与泥沙沉淀池;泥沙沉淀池、灌溉水池与灌溉管道依次连接,同时泥沙沉淀池、絮凝沉淀池、斜管沉淀池、清水池与回用管道依次连接;新型雨水收集器包括收集伞,收集伞中部设有基台,基台侧部设有若干根延伸至收集伞外围的收集杆,收集杆开设有若干个水孔,收集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雨水收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雨水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人们设计了多种雨水收集系统。现有技术的雨水收集系统,往往对雨水进行统一处理,出水水质相同,一般都是按照工业或者城市回用水的标准进行处理的。但是,如果雨水回收后用于农田或者城市绿化灌溉,对于水质的要求并不高,对这些水体过多的处理,会提高用水成本,占用处理设施资源,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雨水收集系统,既解决了雨水回收利用问题,又降低了回收利用的成本,同时提供新型雨水收集器。
[0004]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新型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新型雨水收集器、雨水收集池与泥沙沉淀池;所述泥沙沉淀池、灌溉水池与灌溉管道依次连接,同时泥沙沉淀池、絮凝沉淀池、斜管沉淀池、清水池与回用管道依次连接;所述新型雨水收集器包括收集伞,收集伞中部设有基台,基台侧部设有若干根延伸至收集伞外围的收集杆,收集杆开设有若干个水孔,收集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0
°‑
30
°
;所述基台顶部与隔物器连接,基台底部与支撑管杆连接;所述隔物器为上窄下宽的圆台结构,隔物器侧部由若干根隔物杆组成。
[0005]其中,所述的基台顶部设有第一内螺纹段;所述隔物器底部设有第一外螺纹段,隔物器与基台之间通过第一外螺纹段与第一内螺纹段活动连接,第一外螺纹段与第一内螺纹段之间设有隔物网。
[0006]其中,所述的基台底部设有第二外螺纹段;所述支撑管杆顶部设有第二内螺纹段,支撑管杆与基台之间通过第二内螺纹段与第二外螺纹段活动连接。
[0007]其中,所述的隔物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60
°‑
85
°

[0008]其中,所述的隔物网外部为环形的橡胶圈,隔物网内部为隔网。
[0009]其中,所述的支撑管杆与雨水收集池连接。
[0010]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技术设有多个水池增加了雨水的收集量,对于不用用途的水体分别储存处理。用于农田或者城市绿化灌溉的水体对水质要求较低,可以直接使用泥沙沉淀后的水体,节约了用水成本。用于工业或城市用水的水体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经过多重处理后再回用,提高了雨水处理的效率,避免农田或者城市绿化灌溉用水占用大量的处理设施资源,既解决了雨水回收利用问题,又降低了回收利用的成本。
[0011]同时,本技术提供新型雨水收集器,雨水进入收集伞,一方面顺着伞面滑至隔物器,进而进入基台与支撑管杆;另一方面通过水孔进入收集杆,进而进入基台与支撑管杆,对雨水进行快速收集,防止雨水积压甚至溢出。而且,本技术的隔物杆对掉落收集
伞的大型杂物进行阻隔,防止进入水管堵塞水管。隔物网对小型杂物进行阻隔,防止进入水管积压进而堵塞水管。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新型雨水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新型雨水收集器的基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为收集伞、2为收集杆、3为水孔、4为隔物器、5为基台、6为隔物杆、7为第一外螺纹段、8为隔物网、9为第一内螺纹段、10为第二外螺纹段、11为支撑管杆、12为第二内螺纹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7]本技术的新型雨水收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新型雨水收集器、雨水收集池与泥沙沉淀池;泥沙沉淀池、灌溉水池与灌溉管道依次连接,同时泥沙沉淀池、絮凝沉淀池、斜管沉淀池、清水池与回用管道依次连接;新型雨水收集器包括收集伞1,收集伞1中部设有基台5,基台5侧部设有若干根延伸至收集伞1外围的收集杆2,收集杆2开设有若干个水孔3,收集杆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0
°‑
30
°
;基台5顶部与隔物器4连接,基台5底部与支撑管杆11连接;隔物器4为上窄下宽的圆台结构,隔物器4侧部由若干根隔物杆6组成。其中,基台5顶部设有第一内螺纹段9;隔物器4底部设有第一外螺纹段7,隔物器4与基台5之间通过第一外螺纹段7与第一内螺纹段9活动连接,第一外螺纹段7与第一内螺纹段9之间设有隔物网8。基台5底部设有第二外螺纹段10;支撑管杆11顶部设有第二内螺纹段12,支撑管杆11与基台5之间通过第二内螺纹段12与第二外螺纹段10活动连接。隔物杆6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60
°‑
85
°
。隔物网8外部为环形的橡胶圈,隔物网8内部为隔网。支撑管杆11与雨水收集池连接。
[0018]使用时,新型雨水收集器对雨水进行收集,然后进入雨水收集池中暂存,再进入泥沙沉淀池中进行沉淀,上清液分为两路流出,一路进入灌溉水池储存,然后进入灌溉管道,用于农田或者城市绿化的灌溉;另一路进入絮凝沉淀池进行絮凝沉淀,进入斜管沉淀池进行反应沉淀,进入清水池储存,然后进入回用管道,用于工业或城市用水的回用。这样的设计结构,设有多个水池增加了雨水的收集量,对于不用用途的水体分别储存处理。用于农田或者城市绿化灌溉的水体对水质要求较低,可以直接使用泥沙沉淀后的水体,节约了用水成本。用于工业或城市用水的水体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经过多重处理后再回用,提高了雨水处理的效率,避免农田或者城市绿化灌溉用水占用大量的处理资源,既解决了雨水回收利用问题,又降低了回收利用的成本。
[0019]同时,本技术提供新型雨水收集器,使用时,基台5与支撑管杆11之间通过第二内螺纹段12与第二外螺纹段10活动连接,基台5与隔物器4之间通过第一外螺纹段7与第一内螺纹段9活动连接,以此固定隔物器4、基台5与支撑管杆11,进而对收集伞1进行位置固定。收集伞1通过若干根延伸至收集伞1外围的收集杆2进行支撑,收集杆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0
°‑
30
°
,以此形成伞状的雨水收集装置,雨水进入收集伞1,一方面顺着伞面滑
至隔物器4,进而进入基台5与支撑管杆11;另一方面通过水孔3进入收集杆2,进而进入基台5与支撑管杆11,对雨水进行快速收集,防止雨水积压甚至溢出。
[0020]本技术的隔物器4为上窄下宽的圆台结构,隔物器4侧部由若干根隔物杆6组成,对掉落收集伞1的大型杂物进行阻隔,防止进入水管堵塞水管。而且,第一外螺纹段7与第一内螺纹段9之间设有隔物网8,隔物网8外部为环形的橡胶圈,隔物网8内部为隔网,一方面增加了密封性,另一方面对小型杂物进行阻隔,防止进入水管积压进而堵塞水管。隔物网8的孔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新型雨水收集器、雨水收集池与泥沙沉淀池;所述泥沙沉淀池、灌溉水池与灌溉管道依次连接,同时泥沙沉淀池、絮凝沉淀池、斜管沉淀池、清水池与回用管道依次连接;所述新型雨水收集器包括收集伞(1),收集伞(1)中部设有基台(5),基台(5)侧部设有若干根延伸至收集伞(1)外围的收集杆(2),收集杆(2)开设有若干个水孔(3),收集杆(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0
°‑
30
°
;所述基台(5)顶部与隔物器(4)连接,基台(5)底部与支撑管杆(11)连接;所述隔物器(4)为上窄下宽的圆台结构,隔物器(4)侧部由若干根隔物杆(6)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台(5)顶部设有第一内螺纹段(9);所述隔物器(4)底部设有第一外螺纹段(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元振高兆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众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