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设备的音频及视频插孔屏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028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等离子显示器背面设置的屏蔽由音频/视频插孔放出的电磁波的图像显示设备的音频及视频插孔的屏蔽装置。包括有音频/视频插孔的电路板及装有上述音频/视频插孔电路板的音频/视频插孔支架;音频/视频插孔屏蔽罩制成能覆盖音频/视频插孔电路板的同时,在音频/视频插孔屏蔽罩上还设有与上述音频/视频插孔外周面的接地部能以弹性力相接触的接地导电片,设有上述接地导电片的音频/视频插孔屏蔽罩装在上述的音频/视频插孔支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的阻断由等离子电视机背面的音频/视频插孔中放射出的有害电磁波,以此防止有害电磁波对人体的侵害,降低高频噪音的放射,进而提高了设备动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设备的音频及视频插孔屏蔽装置,特别是一种在等离子显示器背面设置的屏蔽由音频/视频插孔放出的电磁波的图像显示设备的音频及视频插孔屏蔽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电器、通讯设备之中产生的电磁波,对电路内部的信号处理系统产生干扰导致错误动作和性能下降的同时,又因过量的电磁波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从而引起各种疾病,所以,应严格加以限制。考虑到这一点,在电子、电器、通讯设备之中,为了把电磁波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内。因此为了降低电磁波的放射量,在本
里仍然继续进行着多项的研究。电磁波的放射,尤其是在处理高频信号的消磁高频信号处理系统之中的电磁波的放射,为了减少电磁波的放射,必须改善消磁电路本身的性能,但是,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利用电磁屏蔽的结构件,也就是说把处理高频信号的消磁电路和外部隔离的方法两者兼用。举例说明的话,利用导电屏蔽件将放射电磁波的消磁电路完全覆盖起来,然后,把导电屏蔽件通过电线与底盘进行接地,这是使用这种方式降低电磁波放射的方法。如此的电磁波放射问题,以及为了屏蔽电磁波而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对长期在家庭使用的家用电器,特别是对电视机类的必要性不必再论述了。即使,对等离子电视机而言,作为大画面薄形显示器,目前正在以将调谐器装在等离子电视机内部的方式进行开发或者生产,如此的把调谐器装在等离子电视机内部的情况下,高频放射问题就成为更加突出要考虑的问题了。在等离子电视机的情况下,播送电磁波电视就不必说,视听数字电视播送也有可能,如同电子游戏机、凸轮编码器、数码显示器等外部设备连接来显示大画面的影像。如此,为了连接外部设备,从外部设备输入音频及视频(A/V)信号,而设置了接口,作为它的例子就是设置了音频及视频(A/V)插孔(Audio/Video Jack)。音频/视频(A/V)插孔,有时可设置在PDP-电视(等离子显示器)的背面,但是,为了确保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方便,在PDP-电视(等离子显示器)的前面设置音频及视频(A/V)插孔的情况也有。无论音频及视频(A/V)插孔设置在PDP-电视(等离子显示器)的前面或者背面,都是在音频及视频(A/V)插孔使用连接音频及视频(A/V)电缆,所以这个音频及视频(A/V)电缆就起到一种天线的作用,于是从音频及视频(A/V)插孔放射出相当数量的有害电磁波。在此,观察一下PDP-电视(等离子显示器)的特殊的构造和放电原理。通过调节构成PDP-电视(等离子显示器)象素的元器件的接地极和扫描集电极及共用集电极之间所加的电压而获得放电,其放电的光量是靠调节元器件内的放电时间显示画面。PDP-电视(等离子显示器)的全部画面是为了输入到各自元器件的接地极和扫描集电极及共用集电极的数字影像信号的光脉冲,为了扫描的扫描脉冲,为了维持放电的维持脉冲及为了终止放电的元器件的放电量的消除脉冲,上述所输入的各种脉冲等形成矩阵(matrix)形态来驱动而获得全部画面的。而且,为了图像的显示所必须的阶段性的灰度而且为了显示全部图像,必须在给定的时间之内(在正交平衡调幅制电视机信号时为1/30秒),将使各个元器件放电时间各不相同。此时画面的灰度是由各自的元器件驱动最大时的亮度来决定的,而为了增加灰度,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使元器件维持最的放电时间来设计驱动电路。一方面,表示明暗差的对比度是由背景的亮度和灰度决定,为了增加对比度,将背景变暗的同时,还必须增加灰度。对高清晰度电视的平面显示装置来说,必须是256个色阶,清晰度得达到1280×1024以上,在照度200勒克斯的条件下,对比度必须100∶1以上。而且,为了显示具有256个色阶的影像所必须的数字信号,RGB-红、绿、蓝3色各个必须是8个脉冲信号,为了获得所需的灰度和对比度,必须将元器件的放电时间增加到最大。为了显现色阶的方法,有以下两种既扫描行线方式和子场方式。其中,在3个电极的交流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器上所普遍使用的是子场方式。这种等离子显示器上,交流电压驱动3个电极交流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器就是个代表。在3个电极交流面放电型的等离子显示器的上部板上制成的扫描/集电极和共用集电极,而在其下部板上制成接地电极。并排制成的扫描/集电极和共用集电极的上部板上,铺上绝缘体层和保护膜。这样就使各电极的放电区域进行分离,所以,可以延长元器件的寿命的同时,致使元器件内还可存储电荷,因此,只要利用放电元器件内的电荷,就降低加到外部电极上的放电电压。在上部绝缘体层上放等离子电时,产生的壁电荷就被储存了。而且,此保护膜在等离子放电时,可以防止打火现象损害上部的绝缘体层的同时,提高二次放出电子效率,作为保护膜常使用氧化锰(MgO)。做成接地电极的下部板上,制成下部绝缘体层和隔膜壁,而在绝缘体层和隔膜壁的表面上涂覆萤光体层。接地电极是与扫描集电极和共用集电极交叉设置。在相互连接的放电元器件上形成的电极之间形成黑色矩阵形式。上述的隔膜壁与接地电极并排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放电所产生的紫外线和可视光通过元器件泄漏。荧光体层是在等离子放电时发出的紫外线的激发生红色(R)、绿色(G)、蓝色(B)之中的一个可视光线。在上板、下板与隔膜壁之间制成的放电空间,是为了气体放电而注入了惰性气体。对具有这种构造的电极的3个电极交流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器来讲,为了维持其放电,使其极性继续逆转的交流电压加到上述各电极上。也就是说,首先使上述的扫描/集电极及共同集电极与接地电极(X1~Xn)之间相互形成垂直的一个交叉点上放置了各自元器件。扫描/集电极是用于画面的扫描,而共用集电极是用于维持放电,接地电极是主要用于数据的传输。具有这种构造电极的等离子显示器的驱动是靠包括复位期间、寻址期间、持续期间的周期性的循环来实现的。在复位期间,其初期允许O(V)零电压加到扫描/集电极上,而共用集电极上允许加全面光脉冲信号,从而,使所有共用集电极和扫描/集电极之间产生初期放电,而后,在扫描/集电极上加上复位脉冲信号,使其产生复位放电,最后,在共用集电极上加全面消除脉冲,消除所有元器件的放电。然后,在寻址期间的初期,给扫描/集电极和共用集电极接到正电压之后,与下一个寻址期间进行比较,而扫描脉冲按着顺序加到扫描/集电极上。而且,只要加入扫描脉冲,扫描/集电极和共用集电极所属的元器件的两极就得到数据脉冲,靠放电形成壁电荷之后的持续期间,发生集电放电。最后,在持续期间,扫描/集电极和共用集电极上,交替的加同样的集电脉冲,从而,在持续期间,维持等离子显示器元器件的规定状态。也就是说,等离子显示器的驱动是由初始化壁电荷的复位器,选择打开元器件的接地器,有选择的元器件所维持放电的集电器等依此顺序驱动,这种交流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器为了显示画面的色阶(Gray Level),将一个帧数分成放电次数不同的几个子场而驱动。而为使各子场分成再次均匀放电的复位期间,为选择放电元器件的寻址期间,及按放电次数不同表示色阶的持续期间。举个例子说明的话,画面是以256个色阶显示的,1/60秒的帧数期间(16.67ms)分为8个子场。而且,这8个子场又分成寻址期间和持续期间。在此,各子场的复位期间及寻址期间,除这些各子场相同之外,持续期间是在各子场以2n(n=0,1,2,3,4,5,6,7)的比率增加。如此,因在各子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显示设备的音频及视频插孔屏蔽装置,其特征是由下述部分构成:包括有音频/视频插孔的电路板及装有上述音频/视频插孔电路板的音频/视频插孔支架;音频/视频插孔屏蔽罩上还制成与上述音频/视频插孔外周面的接地部能以弹性力相接触 的接地导电片,设有上述接地导电片的音频/视频插孔屏蔽罩装在上述的音频视频插孔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由容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沈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