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液着色再生有色阻燃涤纶短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18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液着色再生有色阻燃涤纶短纤维,包括涤纶短纤维,还包括保温机构,所述涤纶短纤维的底部交织连接有保温机构,所述保温机构由透气层、保温层和亲肤层组合构成,所述涤纶短纤维的底部交织连接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底部交织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底部交织连接有亲肤层。通过保温机构能够对增加涤纶短纤维的保温性,增加涤纶短纤维的实用性;再通过防水机构能够增加涤纶短纤维的防水性,避免涤纶短纤维受潮渗透。避免涤纶短纤维受潮渗透。避免涤纶短纤维受潮渗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液着色再生有色阻燃涤纶短纤维


[0001]本技术涉及涤纶短纤维
,特别涉及一种原液着色再生有色阻燃涤纶短纤维。

技术介绍

[0002]原液着色纤维也叫色纺纤维,纺前染色纤维,是化学纤维生产中在聚合中或在纺丝时加入适当的着色剂而制得的纤维。原液着色这样一种纤维品种被纳入“绿色纤维”大家庭的主要考虑是从生产工艺的角度:由于原液着色纤维本身在生产过程中给纤维赋予了各种颜色,因此下游生产的过程中就省去了印染环节,大大提高了制得纺织品“绿”的程度。具有突出的环境友好特征。
[0003]专利号202011267966.3公布了一种原液着色再生有色阻燃涤纶短纤维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将原色涤纶废丝作为主原料,去除金属、破碎、脱水,保证原料的含水率≤40ppm;b、将环保染料与溶剂、分散剂、润湿剂调配成液态色浆;c、在步骤b得到的液态色浆中加入环保阻燃剂,搅拌均匀,制备得到阻燃液态色浆;所述环保阻燃剂选自溴化环氧树脂或溴化聚苯乙烯;d、将破碎后的原色涤纶废丝熔融后与阻燃液态色浆进行充分混合,并静置1~2h,得到纺丝原料;e、对混合后的进行熔融纺丝制得有色涤纶纤维。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原液着色再生有色阻燃涤纶短纤维的方法工艺过程相对较为简单,易操作,成品率较高。
[0004]该一种原液着色再生有色阻燃涤纶短纤维存在以下弊端:1、该涤纶短纤维的保温性较差导致涤纶短纤维实用性降低;2、该涤纶短纤维的防水性较差导致涤纶短纤维淋湿时容易渗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原液着色再生有色阻燃涤纶短纤维。
技术内容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液着色再生有色阻燃涤纶短纤维,通过保温机构能够对增加涤纶短纤维的保温性,增加涤纶短纤维的实用性;再通过防水机构能够增加涤纶短纤维的防水性,避免涤纶短纤维受潮渗透,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原液着色再生有色阻燃涤纶短纤维,包括涤纶短纤维,还包括保温机构,所述涤纶短纤维的底部交织连接有保温机构,所述保温机构由透气层、保温层和亲肤层组合构成,所述涤纶短纤维的底部交织连接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底部交织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底部交织连接有亲肤层。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水机构,所述涤纶短纤维的顶部交织连接有防水机构,防水机构能够增加涤纶短纤维的防水性。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机构由加强层和防水层组合构成,所述涤纶短纤维的顶部交织连接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顶部交织连接有防水层,所述涤纶短纤维的顶部染附有阻燃液,防水层能够有效的避免雨水渗透。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层的材质为尼龙编织层,所述防水层的材质为高分子防水布,尼龙编织层具有良好的强度,高分子防水布具有良好的防水性。
[0011]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层的材质为竹炭纤维面料,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羽绒编织层,所述亲肤层的材质为纯棉面料,纯棉面料具有良好的亲肤性和保温性。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涤纶短纤维的底部交织连接有保温机构,保温机构由透气层、保温层和亲肤层组合构成,涤纶短纤维的底部交织连接有透气层,透气层的材质为竹炭纤维面料,竹炭纤维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够避免涤纶短纤维内滋生细菌,透气层的底部交织连接有保温层,保温层的材质为羽绒编织层,羽绒编织层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够对涤纶短纤维进行保温,保温层的底部交织连接有亲肤层,亲肤层的材质为纯棉面料,纯棉面料具有良好的柔性与亲肤性,从而能够增加人员舒适性;
[0013]2、涤纶短纤维的顶部交织连接有防水机构,防水机构由加强层和防水层组合构成,涤纶短纤维的顶部交织连接有加强层,加强层的材质为尼龙编织层,尼龙编织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够增加涤纶短纤维的耐磨性,提高涤纶短纤维的使用寿命,加强层的顶部交织连接有防水层,防水层的材质为高分子防水布,高分子防水布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够避免雨水落入到涤纶短纤维使得涤纶短纤维渗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原液着色再生有色阻燃涤纶短纤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原液着色再生有色阻燃涤纶短纤维的涤纶短纤维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涤纶短纤维;2、防水机构;201、加强层;202、防水层;3、阻燃液;4、保温机构;401、透气层;402、保温层;403、亲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如图1

2所示,一种原液着色再生有色阻燃涤纶短纤维1,包括涤纶短纤维1,还包括保温机构4,所述涤纶短纤维1的底部交织连接有保温机构4,所述保温机构4由透气层401、保温层402和亲肤层403组合构成,所述涤纶短纤维1的底部交织连接有透气层401,所述透气层401的底部交织连接有保温层402,所述保温层402的底部交织连接有亲肤层403。
[0019]其中,还包括防水机构2,所述涤纶短纤维1的顶部交织连接有防水机构2,防水机构2能够增加涤纶短纤维1的防水性。
[0020]其中,所述防水机构2由加强层201和防水层202组合构成,所述涤纶短纤维1的顶部交织连接有加强层201,所述加强层201的顶部交织连接有防水层202,所述涤纶短纤维1的顶部染附有阻燃液3,防水层202能够有效的避免雨水渗透。
[0021]其中,所述加强层201的材质为尼龙编织层,所述防水层202的材质为高分子防水布,尼龙编织层具有良好的强度,高分子防水布具有良好的防水性。
[0022]其中,所述透气层401的材质为竹炭纤维面料,所述保温层402的材质为羽绒编织层,所述亲肤层403的材质为纯棉面料,纯棉面料具有良好的亲肤性和保温性。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原液着色再生有色阻燃涤纶短纤维,工作时,涤纶短纤维1的底部交织连接有保温机构4,保温机构4由透气层401、保温层402和亲肤层403组合构成,涤纶短纤维1的底部交织连接有透气层401,透气层401的材质为竹炭纤维面料,竹炭纤维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够避免涤纶短纤维1内滋生细菌,透气层401的底部交织连接有保温层402,保温层402的材质为羽绒编织层,羽绒编织层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够对涤纶短纤维1进行保温,保温层402的底部交织连接有亲肤层403,亲肤层403的材质为纯棉面料,纯棉面料具有良好的柔性与亲肤性,从而能够增加人员舒适性,涤纶短纤维1的顶部交织连接有防水机构2,防水机构2由加强层201和防水层202组合构成,涤纶短纤维1的顶部交织连接有加强层201,加强层201的材质为尼龙编织层,尼龙编织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够增加涤纶短纤维1的耐磨性,提高涤纶短纤维1的使用寿命,加强层201的顶部交织连接有防水层202,防水层202的材质为高分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液着色再生有色阻燃涤纶短纤维,包括涤纶短纤维(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机构(4),所述涤纶短纤维(1)的底部交织连接有保温机构(4),所述保温机构(4)由透气层(401)、保温层(402)和亲肤层(403)组合构成,所述涤纶短纤维(1)的底部交织连接有透气层(401),所述透气层(401)的底部交织连接有保温层(402),所述保温层(402)的底部交织连接有亲肤层(4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液着色再生有色阻燃涤纶短纤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机构(2),所述涤纶短纤维(1)的顶部交织连接有防水机构(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液着色再生有色阻燃涤纶短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佑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