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碳小车可调节式轴支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989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碳小车可调节式轴支承装置,包括下支承、上支承、轴、齿轮、螺栓、两个紧定螺钉、轴承和小车底板;上支承和下支承厚度相同,属于拼接式结构;上支承根部为外凸状,其可插入下支承,上支承头部为开口圆孔凸片形状,通过螺栓拧紧或旋松实现上支承对轴承的箍紧或放松,达到调整两者配合关系的目的;下支承顶部为凹槽形状,凹槽两侧有凸台和贯通螺纹孔,通过紧定螺钉旋入螺纹孔可推动上支承根部绕下支承凸台微量摆动,实现上支承承载的轴和齿轮位置微量移动,具有对啮合齿轮对的中心距微量调整作用。本装置不仅结构设计简单、操作简单、拆卸简单,还具有提高小车精度和运行轨迹准确性的功能。运行轨迹准确性的功能。运行轨迹准确性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碳小车可调节式轴支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大学生科技竞赛项目中使用的一种无碳小车可调节式轴支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碳小车作为一种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项目,随着参赛学生和学校的数量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无碳小车必须非常准确的按预定轨迹前进,而设计、装配、调试过程是尤为重要的环节。对于精度要求极高的无碳小车来说要尽可能消除制造过程产生的精度误差,在后期调试环节中消除传动机构之间误差是一种优选方案,既能提高精度又能减少能量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无碳小车可调节式轴支承装置,包括下支承1、上支承2、轴3、齿轮4、螺栓5、两个紧定螺钉6、轴承7和小车底板8;所述上支承2和下支承1厚度相同,上支承2根部插入下支承1中间,上支承2头部内嵌轴承7;所述轴3一端固定连接在轴承7内孔中,轴3上固定连接齿轮4;所述下支承1底部通过螺栓连接在小车底板8上,下支承1顶部通过两个紧定螺钉6连接上支承2。
[0005]所述上支承2头部的开口圆孔两侧有一对形状大小一致的凸片2

1,在两个凸片2

1上有孔2

2,螺栓5穿过孔2

2可对两个凸片2

1之间距离调整,实现上支承2对轴承7箍紧或放松。
[0006]所述下支承1顶部自上而下为一凹槽形状,下支承1凹槽内侧宽度略大于上支承2根部,凹槽一侧有凸台1
>‑
1,另一侧有两个贯通螺纹孔1

2,紧定螺钉6可旋入螺纹孔1

2中,分别旋转两个紧定螺钉6可推动上支承2根部紧靠在下支承1凹槽凸台1

1位置。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无碳小车可调节式轴支承装置,具有对传动部件所属的轴具有支承和位置微量调节作用。在完成小车部件安装后,通过使两个紧定螺钉分别挤压和放松上支承根部,使上支承绕着下支承凸台微量摆动,从而实现上支承顶部铰接的轴微量摆动,达到轴上安装的齿轮相对另一个齿轮中心距微量变大或者变小。该装置避免了齿轮对中心距太大产生传动比误差和中心距太小导致齿轮“咬死”而转动困难等问题。上支承凸片结构可以通过螺栓拧紧或放松使开口圆孔直径微量变小或变大,实现其与轴承之间配合关系改变。本装置不仅结构设计简单、操作简单、拆卸简单,还具有提高精度和保证运行轨迹精确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一种无碳小车可调节式轴支承装置示意图。
[0009]图2是一种无碳小车可调节式轴支承装置上支承。
[0010]图3是一种无碳小车可调节式轴支承装置下支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过程进行描述。
[0012]如图1、图2和图3,一种无碳小车可调节式轴支承装置,包括下支承1、上支承2、轴3、齿轮4、螺栓5、两个紧定螺钉6、轴承7和小车底板8;所述上支承2和下支承1厚度相同,上支承2根部插入下支承1中间,上支承2头部内嵌轴承7;所述轴3一端固定连接在轴承7内孔中,轴3上固定连接齿轮4;所述下支承1底部通过螺栓连接在小车底板8上,下支承1顶部通过两个紧定螺钉6连接上支承2。
[0013]所述上支承2头部的开口圆孔两侧有一对形状大小一致的凸片2

1,在两个凸片2

1上有孔2

2,螺栓5穿过孔2

2可对两个凸片2

1之间距离调整,实现上支承2对轴承7箍紧或放松。
[0014]所述下支承1顶部自上而下为一凹槽形状,下支承1凹槽内侧宽度略大于上支承2根部,凹槽一侧有凸台1

1,另一侧有两个贯通螺纹孔1

2,紧定螺钉6可旋入螺纹孔1

2中,分别旋转两个紧定螺钉6可推动上支承2根部紧靠在下支承1凹槽凸台1

1位置。
[0015]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安装好各零部件,然后对部分零件进行微量调整。轴3一端轴承7内嵌进上支承2轴承孔中,拧紧或旋松螺栓5调节轴承孔直径大小,使上支承2与轴承7达到合适配合关系。连接在小车底板8上的下支承1侧面有两个紧定螺钉6,分别对两个紧定螺钉6微量旋入和旋出使上支承2绕着下支承1的凸台1

1微量角度摆动,从而使轴3带动齿轮4前后微量移动,实现啮合的齿轮对之间中心距微量改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碳小车可调节式轴支承装置,包括下支承(1)、上支承(2)、轴(3)、齿轮(4)、螺栓(5)、两个紧定螺钉(6)、轴承(7)和小车底板(8);所述上支承(2)和下支承(1)厚度相同,上支承(2)根部插入下支承(1)中间,上支承(2)头部内嵌轴承(7);所述轴(3)一端固定连接在轴承(7)内孔中,轴(3)上固定连接齿轮(4);所述下支承(1)底部通过螺栓连接在小车底板(8)上,下支承(1)顶部通过两个紧定螺钉(6)连接上支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碳小车可调节式轴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承(2)头部的开口圆孔两侧有一对形状大小一致的凸片(2

1),在两个凸片(2

1)上有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博峰宋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