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烯基硼酯制备烷基硼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9746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烯基硼酯制备烷基硼酯的方法,以烷烃或硅氢化合物和烯基硼酸频哪醇酯为原料,在催化剂和添加剂的存在下,通过紫外光光照下实现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烯基硼酯制备烷基硼酯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烯基硼酯制备烷基硼酯的方法,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硼化合物不仅是有机合成化学中的重要合成子,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药物分子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1]。传统的碳

硼键构建方法是通过高活性格氏试剂或有机锂试剂和相应的硼前体直接反应,再进行酯交换
[2]。但是,由于有机金属试剂的敏感性和条件苛刻性而限制了该反应的应用。为了克服上述缺陷,人们开发了一系列新颖的硼化反应,包括过渡金属催化硼化、光诱导硼化以及电催化硼化
[3],从而在底物范围和官能团兼容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最近,以烯基硼为原料合成烷基硼酯类化合物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实现了烯基硼酸酯的可见光介导的脱羧自由基加成
[4]。本专利技术提出以烷烃或硅氢化合物和烯基硼的光化学自由基加成方法,该方法具有原子经济性高、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绿色安全等优势。
[0003]【参考文献】
[0004][1](a)Neeve,E.C.;Geier,S.J.;Mkhalid,I.A.I.;Westcott,S.A.;Marder,T.B.Chem.Rev.2016,116,9091

9161.;(b)Cuenca,A.B.;Shishido,R.;Ito,H.;Fern
á
ndez,E.Chem.Soc.Rev.2017,46,415

430.
[0005][2]Letsinger,R.L.;Skoog,I.H.J.Org.Chem.1953,18,895

897.
[0006][3](a)akale,B.S.;Thakore,R.R.;Etemadi

Davan,E.;Lipshutz,B.H.Beilstein J.Org.Chem.2020,16,691

737.;(b)Yan,G.B.;Huang,D.Y.;Wu,X.M.Adv.Synth.Catal.2018,360,1040

1053.;(c)Pollok,D.;Waldvogel,S.R.Chem.Sci.2020,11(46),12386

12400.
[0007][4]A.Noble.;R.S.Mega.;D.Pflasterer.;Varinder K.Aggarwal.Angew.Chem.,Int.Ed.2018,57(8):2155

2159.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由烯基硼酯制备烷基硼酯的方法,具有步骤简单和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
[0009]本专利技术由烯基硼酯制备烷基硼酯的方法,是以烷烃或硅氢化合物和烯基硼酸频哪醇酯为原料,CuCl2作为催化剂,LiCl作为添加剂,通过365

395nm波长的紫外光光照实现C

C键和C

Si键的偶联,分离提纯后得到烷基硼酸酯类化合物。以2

环己基乙基硼酸频哪醇酯(3a)的制备为例,在上述标准条件下产率65%;不添加CuCl2催化剂,产率为0;在没有紫外光照射时,产率为0;不添加LiCl,产率为54%;在反应波长不在365

395nm时,产率为10%。
[0010]具体是将烷烃或硅氢化合物、烯基硼酸频哪醇酯、催化剂和添加剂在室温、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溶于溶剂中,在紫外光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提纯得到目标化合物。
[0011]所述烷烃或硅氢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其中,R1、R2、R3、R4分别表示烷基或氢。
[0012]本专利技术合成方法的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24

72h。
[0013]所述紫外光光照是指在波长为365

395nm紫外光照射下反应。
[0014]所述催化剂为CuCl2。
[0015]所述添加剂为LiCl。
[0016]所述烷烃或硅氢化合物、烯基硼酸频哪醇酯、催化剂和添加剂的摩尔比为10:1:0.2:0.5。
[0017]所述溶剂为乙腈。
[0018]所述分离提纯是将反应液加入适量的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最后利用旋蒸除去溶剂,通过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10:1~100:1,v/v)纯化,即可得到目标产物。
[0019]反应路线如下所示:
[0020][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2]1、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条件温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绿色安全、工艺简单;
[0023]2、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底物适用性广,能兼容多种烷烃或硅氢化合物,制备多种烷基硼酯类化合物。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化合物3a的1H

NMR谱图。
[0025]图2为化合物3a的
13
C

NMR谱图。
[0026]图3为化合物3a的
11
B

NMR谱图。
[0027]图4为化合物3b的1H

NMR谱图。
[0028]图5为化合物3b的
13
C

NMR谱图。
[0029]图6为化合物3b的
11
B

NMR谱图。
[0030]图7为化合物3c的1H

NMR谱图。
[0031]图8为化合物3c的
13
C

NMR谱图。
[0032]图9为化合物3c的
11
B

NMR谱图。
[0033]图10为化合物3d的1H

NMR谱图。
[0034]图11为化合物3d的
13
C

NMR谱图。
[0035]图12为化合物3d的
11
B

NMR谱图。
[0036]图13为化合物3e的1H

NMR谱图。
[0037]图14为化合物3e的
13
C

NMR谱图。
[0038]图15为化合物3e的
11
B

NMR谱图。
[0039]图16为化合物3f的1H

NMR谱图。
[0040]图17为化合物3f的
13
C

NMR谱图。
[0041]图18为化合物3f的
11
B

NMR谱图。
[0042]图19为化合物3g的1H

NMR谱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烯基硼酯制备烷基硼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烷烃或硅氢化合物和烯基硼酸频哪醇酯为原料,在催化剂和添加剂的存在下,通过紫外光光照实现C

C键和C

Si键的偶联,分离提纯后得到烷基硼酸酯类化合物;反应路线如下所示:其中,R1、R2、R3、R4分别独立地表示烷基或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烷烃或硅氢化合物、烯基硼酸频哪醇酯、催化剂和添加剂在室温、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溶于溶剂中,在紫外光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提纯得到目标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24

72h。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军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