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钻井孔中互连电缆导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954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在地下钻井孔中利用自清洁井下电插件互连电缆导管的方法,井下电插件带有静止插件部分和可动插件部分(4,3),该方法包括:将静止插件部分(4)安装在钻井孔内,这样,静止部分(4)内的中心通孔(7)为流体和碎屑的通过以及为可动插件部分(3)收回之后通向静止部分下面的部分提供了一个通道;和将可动插件部分(3)下放至静止插件部分(4)的顶部,这样,静止和可动插件部分(4,3)的成对的电触点(8和11A-C)互相啮合,流体和碎屑通过中心通孔排放至静止插件部分下方的钻井孔部分内。当收回ESP系统(2)以进行检查、检修或更换时,插件可用来将可用缆绳收回的潜油电泵(ESP)系统(2)连接到保留在钻井孔中的供电线(5)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地下钻井孔中互连电缆导管的方法以及一种利用该方法在井下场合连接到供电导管上的潜油电泵(ESP)系统。
技术介绍
已知的是,国际专利申请WO01/02699提供了一种可用缆绳收回的潜油电泵(ESP)系统,其具有可湿接的电插件,所述电插件允许将ESP系统和相连的电动机收回到地表上进行维护、检查或更换,而不需要将供电电缆同时拉到地表上,这种潜油电泵系统在收回期间经常损坏供电电缆,于是经常需要更换新的电缆。从该现有技术文献中可知的可湿接电插件包括轴向间隔的成对电触点环,电触点环在钻井孔中是同心的,在收回ESP系统后,该电插件不允许进入下方的钻井孔,而且容易受到井眼固体碎屑的淤塞的影响,这些固体碎屑将被从插件部分之间的环形空间冲洗出来,当电触点环相连时,电触点环设置在该环形空间中。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湿接的电插件,其不易于聚集碎屑,且不需要从插件部分之间的空间冲洗碎屑。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湿接的电插件,其包括静止部分和可动插件部分,可动插件部分可连接于ESP系统,其中的静止插件部分配置成在收回ESP系统和相连的可动插件部分之后允许进入插件下方的井眼。
技术实现思路
依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地下钻井孔中利用电插件互连电缆导管的方法,所述电插件包括静止插件部分和可动插件部分,两个部分包括成对的互相啮合的电触点,电触点绕静止插件部分内的中心通孔的外周周向间隔开,该方法包括-将静止插件部分大体上同轴地安装在钻井孔或钻井管内,这样,中心通孔为流体和碎屑的通过以及为可动插件部分收回之后进入静止插件部分下面的钻井孔部分提供了一个通道;以及-将可动插件部分下放至静止插件部分的顶上的钻井孔中,这样,成对的电触点互相啮合,流体和碎屑通过所述中心通孔排放至静止插件部分下方的钻井孔部分中。因而,在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碎屑和井内流体可以容易地从插件部分之间的空间流入中心通孔,电触点周向间隔地或非同心设置,优选邻近中心通孔设置,这进一步促使碎屑从相接合的插件部分之间的空间被冲洗出来。静止插件部分可安装在大体上直立或倾斜的钻井孔中的生产油管内部,其包括-通孔,其配置成允许碎屑和井内流体通过而进入静止插件部分下方的钻井孔内;和-一组至少两个的电触点,其相对于中心通孔的中心轴线以等角度间隔安装。因此,如果插件配置有两对互相啮合的电触点,那么触点可相对于中心轴线以180度的角度间隔相间隔开,如果插件安装有三对电触点,那么触点可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以120度的角度间隔相间隔开。优选地,至少一个插件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电触点,所述至少一个电触点设置在密封腔中,所述密封腔包括有介电流体和入口,所述入口配置成容纳一个相配合的电触点,且所述入口包括密封件,该密封件配置成防止介电流体和井内流体之间的接触、且配置成配合时环绕电触点,并当插件已经建立电连接后保持与相配合的电触点的密封接触。静止插件部分可收回地固定在采油井和/或天然气开采井的生产油管内,静止插件部分可包含多个电触点,所述电触点围绕通孔和/或生产油管的中心轴线以等角度间隔排列,这样,静止插件部分的电触点限定了纵向轴线,沿所述纵向轴线,可动插件部分的配合触点滑入密封腔内,所述纵向轴线大体上平行于中心轴线。可动插件部分可连接于潜油电泵(ESP)系统或其他电动组件,例如井下气体压缩机。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可用缆绳收回的潜油电泵(ESP)系统,其连接于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井下电插件的可动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可动电插件部分可设置有多个可缩进的电触点,在将泵系统下放至生产油管内期间,所述电触点缩进可动电插件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密封部分中,所述电触点配置成从可动电插件部分的所述密封部分滑出,并接触静止电插件部分中密封腔内的相应电触点。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潜油电泵系统和自清洁井下电插件的三维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显示了采油井的生产油管1,包括ESP和电动机组件的潜油电泵(ESP)系统2从缆绳(未显示)悬垂下来。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井下电插件的可动部分3连接于ESP系统2的电动机(未显示),且正好位于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井下电插件的静止部分4的正上方。静止插件部分4安装在生产油管1内,且固定到供电电缆线5上,该供电电缆线5悬吊在生产油管1中,可通过地表上的电源(未显示)向供电电缆线5供给电力。静止插件部分4包括环形壳体6,在环形壳体6内设置了中心通孔7,一组三个的套管部分8A、8B和8C从环形壳体向上延伸。每个套管部分8A-C都设置在密封腔9A-C内,密封腔9A-C包括入口10A-C,在入口10A-C中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防止腔9A-C内的介电流体与生产油管1中的井内流体之间的接触。可动插件部分3包括一组三个的销部分11A-C,销部分11A-C配置成穿过密封件进入套管部分8A-C,这样,当插件部分3和4已经连接时,销部分11A-C的任何导电部分都布置在密封腔9A-C内而不与任何井内流体接触。销部分11A-C可设置在保护套12A-C或保护壳体中,保护套12A-C防止下放至井眼内期间销部分11A-C的淤积,这样,保护套12A-C或保护壳体在下面的插件部分4的作用下缩进,从而使销部分11A-C对井内流体的暴露减到最小。可动和静止插件部分3和4安装有对准组件15,对准组件15带有互相啮合的轴向凹槽和导销(未显示),用于插件部分接合时将销11A-C与相应的套管11A-C精确对准,这样,销11A-C沿纵向轴线13A-C滑入套管8A-C中,轴线13A-C基本平行于中心通孔7和生产油管1的中心轴线14。可动和静止插件部分3和4的销和套管组件可根据国际专利申请WO2002/082590所披露的内容进行配置。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井下电插件的优点是,其是自清洁的,碎屑不会聚集在插件部分3和4之间,这样,不需要在销和套管组件8和11A-C周围冲洗介电流体以从中除去任何淤积的碎屑和/或井内流体。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在地下钻井孔中利用电插件互连电缆导管的方法,电插件包括静止插件部分和可动插件部分,这两个部分包括成对的互相啮合的电触点,电触点绕静止插件部分内的中心通孔的外周周向地间隔开,该方法包括-将静止插件部分基本上同轴地安装在钻井孔或钻井管内,这样,中心通孔为流体和碎屑的通过以及为可动插件部分收回之后通向静止插件部分下面的钻井孔部分提供了通道;以及-将可动插件部分下放至静止插件部分的顶上的钻井孔内,这样,成对的电触点互相啮合,流体和碎屑通过中心通孔排放至静止插件部分下方的钻井孔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静止插件部分安装在基本上直立或倾斜的钻井孔中的生产油管内,其包括-通孔,该通孔配置成允许碎屑和井内流体通过而进入静止插件部分下方的钻井孔内;和-一组至少两个的电触点,其相对于中心通孔的中心轴线以等角度间隔安装。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插件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电触点,所述至少一个电触点设置在密封腔中,所述密封腔包括有介电流体和入口,所述入口配置成容纳相配合的电触点,所述入口包括有密封件,该密封件配置成防止介电流体和井内流体之间的接触且配置成在配合时环绕电触点,并在插件已经建立电连接后保持与相配合的电触点的密封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静止插件部分可收回地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地下钻井孔中利用电插件互连电缆导管的方法,电插件包括静止插件部分和可动插件部分,这两个部分包括成对的互相啮合的电触点,电触点绕静止插件部分内的中心通孔的外周周向地间隔开,该方法包括:-将静止插件部分基本上同轴地安装在钻井孔或钻井管内,这样,中心通孔为流体和碎屑的通过以及为可动插件部分收回之后通向静止插件部分下面的钻井孔部分提供了通道;以及-将可动插件部分下放至静止插件部分的顶上的钻井孔内,这样,成对的电触点互相啮合,流体和碎屑通过中心通孔排放至静止插件部分下方的钻井孔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格里菲斯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